砸大錢辦學 培育本土風電人才 重中之重

賴文祥砸大錢辦學,夫人問他:「喝牛奶非得把整座農場買回來?」圖/王德爲

培育人才不手軟!世紀風電董事長賴文祥說,他不僅要把逾百萬年薪工作機會留給國內年輕人,還想做整廠輸出長遠佈局。身爲國產化領頭羊,資金及技術都不是問題,最擔心是「缺工」,佔地80公頃偌大的臺北港製造園區,放眼望去,主力現場員工都是外勞,培育「本土」人才成賴文祥的重中之重。

去年賴文祥注資2億參與桃園老牌職校成功工商辦學,今年4月更名「世紀綠能工商」。親朋好友看他辦學辛苦,前後贊助已砸下3億,近期還要興建僑外生宿舍,連新光鋼董座都以個人身分贊助2千萬參與辦學。惟砸大錢辦學,老婆並不太贊成,開玩笑問他:「喝牛奶非得自己養頭牛,甚至把整座農場買回來?」

他說,臺北港主力現場有700位外勞,到年底超過千人,國產化歷練五年,技術已到位,資金水位充裕,「缺工」反成最大問題,包括油漆、測量、檢驗、環安衛、銲工,每一部門都缺,祭出高薪也找不到人到現場工作。

「談國產化,怎能長期仰賴外勞?」賴文祥心中早有培育本土人才念頭,因緣際會下,去年接手瀕臨停招的桃園成功工商。他認爲,從高一生培育銲接人才最適合,因一張白紙服從性高、訓練比老手快;若會念書還可栽培至國立海洋大學,鼓勵其考專業證照,例如銲接工程師等,月薪10幾萬元。

在少子化下,世紀綠能工商去年招生,向教育部申請引進200名緬甸僑外生。他說,他們很想來臺學習一技之長,並留臺工作,薪資比在緬甸平均月薪約100美元高,且僑外生在臺專注學習,約2個月就可銲至3G等級(風電銲接需到6G或6GR等級)。畢業後留在世紀風電,包括薪資、加班及獎金等福利,每名銲工年薪可逾百萬元。

「不僅保障就業,臺籍生入學給1萬獎勵金」,招生祭出誘因。賴文祥說,以今年來說,一年級僑外生招生約200多人,臺籍生300多人;明年僑外生倍增至500人,臺籍生400人,除緬甸外,還有印尼、越南、泰國等來源。若連續三年,每一個年級學生穩定達900人,學校就不會虧損,儘管辦學目的不在獲利,但不虧損可給學生更好環境及福利。

外來和尚會念經,世紀風電從丹麥、立陶宛請來種子教官指導水下基礎製造技術,爲符合開發商要求,前年及去年甚至請來立陶宛整團有經驗外籍兵團約50人,光外籍技師及顧問,每月燒錢高達3、4千萬元。「從來沒想過這麼貴!但撩落去,錢不花不行。」賴文祥苦笑着說。

他並說,海外佈局要導入「三流」,即人流、物流、金流,各地可相互支援打國際杯,也可考慮和日本合作,像立陶宛一樣「整廠輸出」。印尼技術移工在臺佔多數,學習2、3年技術成熟後,派回去印尼廠等於返鄉工作,國內外輪調對生產效率會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