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閃閃發亮之地》疼惜土地 守護我們的島嶼家園
這是一本關於原民現今生存的寫照,包括祖先留給後人的傳統領域、生活習俗,除了樂天知命的態度,遵循敬天的祭典儀式,不忘文化傳承。面對現實不斷的衝擊,當退無可退的時候,團結站出來爭取權益的目的不只是爲自己,還有後代的子子孫孫……。
▲ 以《閃閃發亮之地》反省強勢文化加諸的暴力 分享
投票日前夕的夜晚,陰雨綿綿有些煩躁,刻意遠離選戰之夜的激情,也暫別四年一次世界盃的電視足球迷身分。一壺熱騰騰的清茶,配上「閃閃發亮之地」漫畫文體,於飽滿之間的縫隙,填補精神食糧的匱乏。
餘裕間,反芻想像糧食與餐桌的足跡,反思土地住民先來後到的關聯演化,四百年前的福爾摩沙,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只有不到2%的人口,從濱海、平地被殖民者驅趕追擊往山裡跑,躲過武力征伐的殘酷,卻也避不開文化侵蝕的無奈。
回顧2003年開始美麗灣度假村爭議事件,臺東縣政府以BOT方式將杉原灣海岸(阿美族人名爲Fudafudak)出租給民間企業,刻意迴避環境影響評估程序,而引起後續的軒然大波。
2011年臺東蘭嶼達悟族人爲驅逐核廢惡靈,抗議長期漠視核安的核廢料貯存場,於總統府發起大型抗議活動;後來發想於臺東南田村的山區挖通隧道,將核廢料掩埋後再以回饋金補助封口,2014年臺東反核大遊行上直接訴求「如果核廢料真的像你們說的無害,那爲何不設置在臺北啊!」
Image from Pixabay 分享
我們不希望核電廠的大便放在我們部落
旅法漫畫家訪鄉於都蘭駐村的田野調查,親身參與原民部落與土地連動的日常,藉漫畫創作來書寫小農與自然環境共生,面對國家霸權和公部門輕率的決定,轉身探究文化傳承和經濟發展的矛盾。
這是出版書市罕見環境議題的報導性質漫畫,作者曾修讀插畫家陳璐茜課程,筆觸細膩,人物勾勒豐富,大自然的空景饒富深意和想像,願往後,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最近在讀書
【延伸閱讀】上堂「生命可貴」課!希望開啓女兒尊重生命觀念
【更多文章】NOWA 50+ 的風景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NOWA 50+ 的風景】的粉專與我互動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