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做一名共產黨員意味着什麼?

中鐵二局在國道318林拉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隧道施工現場舉行“米拉山上黨旗紅,建功西藏當先鋒”黨建主題活動。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題:在中國,做一名共產黨員意味着什麼?

新華社記者

邵東珂2016年到福建寧化縣履職時,同事們藉着迎新的熱鬧勁兒,和他攀談起來。有人忍不住問:你一個清華畢業博士,爲什麼不留在大城市

“我學了十一年公共管理,到基層工作,更接地氣也更對口。”邵東珂答道。但他沒說的是,自己到寧化當副縣長,也“聽從了內心的聲音”:做點實事、做些奉獻。

他在201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也是同樣原因。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政黨96歲了。無論時代怎樣變化,它一直凝聚着這個國家最具奉獻精神的人。

今年剛滿30歲的邵東珂認爲自己的經歷太普通了”,但他的身上折射出數以千萬計的中共黨員正在經歷着什麼。目前,中國共產黨的8900萬黨員中,有15%在30歲以下,可以預見,成長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的年輕一代將逐漸佔大多數。

新時代的中共黨員如何看待自己的使命和目標?

2016年11月26日,邵東珂(右四)在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方田鄉陪村裡老人家們烤火。(受訪者本人供圖

心繫人民

在邵東珂的辦公桌上,一本名爲《擺脫貧困》的書就放在手邊,微微發皺的書頁邊顯示已被翻閱多次。“它不僅給我很多工作上的啓發,還帶給我精神上的鼓舞。”他說。

《擺脫貧困》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擔任中共寧德地委書記期間的重要講話、文章合集,反映了他當時對該地減貧和發展的思考與實踐。

“總書記通過言傳身教,告訴廣大黨員做人做事的宗旨就是心繫人民,崇尚實幹。”邵東珂說,投身脫貧攻堅戰是一名共產黨員“最大的擔當”。

寧化,地處閩贛交界的武夷山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村莊”,是福建的省級貧困縣。擺在“縣官”邵東珂面前的難題是:沒有傳統的交通和區位優勢,怎麼發展經濟和脫貧?

聽說曾任政和縣委書記的廖俊波因車禍去世時,邵東珂的第一感受是“並不意外”,因爲“閩北與閩西有些相似,地處山區,距離福州廈門等中心城市較爲遙遠。要爲老百姓幹實事,就得每天奔波在路上,一着急趕路,若遇到暴雨天氣,路上一滑,很容易出事”。

到寧化一年間,邵東珂走遍了大山深處的每一個鄉鎮和多個村莊,路遇不少險情。這個知名學府畢業的年輕博士變黑、變瘦了,眉宇間褪去了“書生意氣”,多了“公僕”的操心樣子。

2016年12月3日,邵東珂(中)在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曹坊鄉調研村民草莓種植基地。(受訪者供圖)

寧化山水秀美,是革命老區--上世紀30年代中央蘇區和閩西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邵東珂正在推動當地數字城市建設電子商務發展:“數字城市建設幫助老區人民加速邁入信息化道路,電子商務可以削弱山區地理劣勢,較爲符合縣情,脫貧見效也比較快。”

《中國共產黨章程》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列爲根本宗旨,也是對黨員的首要要求。當邵東珂來到寧化革命紀念館時,看到長長的犧牲名冊,他理解了這個要求。

“當年,寧化縣每10人中就有1人蔘加紅軍,”他說,“是人民讓我們黨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先鋒模範

6月24日,四川阿壩州茂縣疊溪鎮新磨村山體突發高位垮塌,平靜的村莊化爲廢墟。

在搜救現場,黨員馮志彥忙碌的身影已經挺立了70多個小時。他是茂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教導員,是第一時間趕到的救援人員之一。

“特別累,沒有力氣,腿全麻木了……”他用嘶啞的聲音大聲指揮着隊伍,確保一條條“生命通道”暢通無阻。泥土和汗水在他臉上交橫流下,“只有一個念頭,不要停……”

在每一個搶險救災的現場,黨員這個身份意味着更多責任和擔當。黨章規定,中共黨員要“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

各行各業的黨員榜樣,猶如磁石一樣,吸引着衆多年輕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一家知名外企工作的李佳回憶,她在大學三年級時,看到身邊很多優秀的同學都是黨員,就“非常希望能加入他們的行列”。

李佳所在的外企黨支部,凝聚了公司裡的“明星員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着積極的作用,企業也樂見其成。目前,外企黨支部的數量在不斷增加。

陝西楊凌電視臺主播高宇在大學三年級時入了黨。“越早入黨,你就越可能被鞭策着變得更好。”他說。

但對一個擁有8900萬黨員、在一個13億人口大國長期執政的黨來說,保持黨的先鋒模範地位絕非易事。

“我們加強黨的建設,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鬥爭,祛病療傷,激濁揚清。”習近平強調。

十八大以來,中共全面從嚴治黨,其大邏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

“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從嚴治黨,提升了黨員的質量,確保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邵東珂認爲,作爲基層黨員幹部,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嚴明的紀律“缺一不可”。

4月16日,外企入黨積極分子在外服公司內上黨課。上海外服公司主要爲國內外企業和外商駐華代表機構提供人力資源綜合服務,在它代替外企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64萬名僱員中,在崗黨員已逾萬名。新華社記者劉穎

不忘初心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十次提到了“不忘初心”。他告誡全黨:“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到底是什麼?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認爲,“初心”就是自建黨之初就樹立的奮鬥精神和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30歲的高宇出生在陝西延安。這裡被譽爲中國革命的“聖地”,經歷長征的共產黨人在1937年到達延安。

年少時,高宇無數次路過、瞻仰過那些革命遺蹟,但那段歷史對他來說,更像是一個傳奇。直到在一次工作採訪中,他遇到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退休教授王輝

王輝是一位小麥育種專家,44年來主持培育出11個小麥新品種。“很少有人知道,育種工作有多麼艱辛、繁重,培育出一個相對穩定的優良品種需要5到8年,還要進行區域種植的實驗,”高宇回憶,但老先生“退而不休”,依然頂着風霜寒暑,奮戰在育種一線。

高宇說:“王老先生是我最崇敬的黨員。他讓我在現實中感受到了理想和信念的力量。”2012年,高宇也來到中國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楊凌擔任記者工作。

“這裡有太多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可愛的人,我希望把他們的故事傳播到外邊的世界。”他說。

對於邵東珂來說,他的偶像是自己的祖母--一位默默奉獻了一輩子的老黨員。這位識大體、心地善良的女性生前是一所爲聾啞學生開設的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終生都在“幫助困境中的人們”。

“ 共產黨員 意味着無聲的責任,也是沉甸甸的榮耀,更是畢生的情懷。”邵東珂說。(採寫記者:屈婷 薛豔雯 孟昭麗 肖林 姚友明 朱翃)

(原標題:在中國,做一名共產黨員意味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