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愈是不願意從事的骯髒危險辛苦(日語:3K,美國:3D)工作,愈缺乏人手。圖爲塑膠廢棄物清理。(示意圖,非本報導當事人/美聯社資料照片)
早稻田大學畢業的獨立記者出井康博驚爆,由於大陸經濟成長,薪資水準提升,大陸民衆不再想去日本工作賺錢,日本職場的魅力已經逐漸消失,日本從「夢想之國」變成「便宜之國」。大陸民衆去日本不再是爲了賺錢,而是花錢。
出井康博,1965年生,早稻田大學畢業,現爲獨立記者,着有《何謂松下政經塾》、《虛構的長壽大國》等書。2016年完成其大着《絕望工廠 日本》,2018年在臺發行中文版。
出井康博在《絕望工廠 日本》一書中指出,由於日本法律不允許外籍人士以「體力勞動者」的名義前往日本,但是日本少子化造成勞動人口減少。因此,外籍勞工僞裝成「實習生」、「留學生」取得簽證,但實際上從事單純體力勞動工作。
他舉例,全日本帆立貝漁獲量最高的北海道猿払村(猿拂村),人口不滿3000人,卻僱用100多名大陸「實習生」,在作嘔的腥味中默默剝殼。
他表示,用「實習生」或「留學生」的名義吸引外國人到日本,把他們當搖錢樹,當發現真相時,這些人由親日變成反日,愈來愈厭惡日本。
即使是「日裔巴西人」,回到日本也是被當成「派遣工」,當金融海嘯爆發後,開始資遣日裔巴西人,雖然提供約新臺幣8萬元協助返回巴西,卻被批判是「把日裔巴西人趕回巴西的分手費」。
出井康博戳破國王的新衣,指出實習制度表面上是讓開發中國家年輕人到日本學習技術,再返回故鄉貢獻所學,但實際上就是開放外籍勞工到日本工作,但假裝是在實習。
出井康博強調,愈是日本人不願意從事的低薪勞動,愈缺乏人手。他指責日本政府,到底要欺騙外國人到什麼時候?又想利用外國人到什麼時候?根本是國家帶頭當黑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