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鍋!徐翔即將回歸?澤熙投資"現身"豬茅交流會

人不在江湖,江湖卻一直有他的傳說。

徐翔出獄前夕,澤熙突然“現身”。5月26日盤中,有媒體報道,澤熙投資現身牧原股份電話交流會,隨後“徐翔概念股”更是出現一小波拉昇。不由讓人聯想到,徐翔、澤熙是否即將重出江湖

然而,券商中國記者從多方瞭解到,澤熙投資出現在牧原股份的調研名單中,是一則烏龍事件。26日晚間,希瓦私募發佈聲明網傳“澤熙投資洪俊驊現身牧原股份電話交流會”系誤讀,洪俊驊系希瓦私募正式員工

徐翔迴歸時點或許不遠了,據徐翔的妻子應瑩表示,徐翔判決書上的出獄日期是2021年7月9日。不過,A股早已不是五年前的A股,市場風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遊資力量日漸式微,公募機構外資的力量不斷壯大,大市值資金追捧的對象,小市值股票流動性愈發枯竭,如果徐翔迴歸,昔日的投資風格能否適應市場,尚存在一定的疑問。

鬧烏龍!澤熙投資調研牧原股份?

此前,3400億“豬茅”——牧原股份股價大跌引發市場關注,當日盤後,牧原股份緊急與一批機構進行電話交流,調研人員名單中罕見出現了“上海澤熙投資洪俊驊”。

5月26日盤中,有媒體報道,澤熙投資現身牧原股份電話交流會,隨後2只“徐翔概念股”大恆科技寧波中百出現一波拉昇,不由讓人聯想到,徐翔與澤熙是否即將重出江湖?

然而,券商中國記者從中國基金業協會了解到,澤熙投資早在2017年3月就因爲失聯而被註銷,澤熙和徐翔也被紀律處分,包括撤銷澤熙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取消會員資格,且協會將徐翔及其父母3人和澤熙投資加入黑名單

由此可見,牧原股份披露的調研名單中的上海澤熙投資大概率是一則“烏龍”。另外,“澤熙投資”的調研人員洪俊驊,早在2018年初便已加入私募希瓦資產,目前擔任該公司基金經理。

5月26日盤後,希瓦私募聲明,網傳“澤熙投資洪俊驊現身牧原股份電話交流會”系誤讀,洪俊驊已於2012年10月與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終止勞動關係,自2018年4月至今,洪俊驊與希瓦私募簽署書面勞動合同,系希瓦私募正式員工。

另外,也有分析人士表示,根據澤熙以往的投資風格,大概率不會對牧原股份感興趣,因爲市值太大,處於下跌趨勢,且牧原股份股價前期的漲幅過大,公募機構仍有不少的浮盈,按照徐翔的風格應該不會貿然接盤。

從牧原股份披露的調研名單也可以看出,頭部的公募機構幾乎都參與了此次調研,還有高瓴資本、景林投資等崇尚價值投資的大型私募機構。

再覆盤牧原股份的股價走勢,自2月22日創出131元/股的歷史新高後,股價便連續下行,截止最新收盤,已跌至91.98元/股,累計跌幅接近30%。而在這一輪大跌之前,牧原股份的最大漲幅接近10倍,長期持股的公募機構仍有豐厚的收益。

徐翔出獄倒計時

澤熙“復活”突然進入媒體視野,恰巧在徐翔出獄臨近的時點,瞬間在投資圈引發了激烈討論,徐翔何時出獄也成爲了當天的熱門話題

回顧徐翔案的時間線,2015年11月1日,徐翔因操縱證券市場罪被刑拘,最終判刑5年6個月,並罰沒203億元,在服刑期間,徐翔未有延長刑期。另外,今年3月,徐翔的妻子應瑩曾表示,徐翔判決書上的出獄日期是7月9日。由此可見,徐翔出獄時間點已經臨近。

值得一提的是,徐翔被捕入獄時,上證指數的收盤點位是3382.56,而五年後,徐翔即將出獄時,上證指數點位仍是3593.36,累計漲幅僅爲6.2%。儘管滬指表現平平,但徐翔系的6家上市公司幾乎“全軍覆沒”,總市值累計蒸發高達475億元。

數據顯示,彼時徐翔家族持有的6家上市公司分別爲大恆科技、寧波中百、東方金鈺文峰股份、華麗家族、長航油運。其中,除華麗家族是由澤熙投資旗下投資企業持有外,其他5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分別由徐翔的妻子、父母和徐翔朋友等代持。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徐翔家族持有的多家公司股價都曾在2015年中飆漲至過歷史最高位,且時間點均集中於2015上半年的大牛市期間。而如今6家公司的市值相較徐翔入獄時已累計蒸發475億元。

上述6家上市公司中,東方金鈺無疑最慘,其於今年3月10日正式退市,最終股價定格在0.16元/股,相較徐翔入獄時的累計跌幅99.8%,總市值蒸發169億元。

其實,從這6家上市公司可以窺得徐翔此前的投資風格,小市值、流通盤小,股價活躍度高,公募機構少等特點,是這6只個股共性,也幾乎是徐翔選票的主要標準。

“漲停敢死隊”、“一字斷魂刀”……都是徐翔早期的標籤,非常喜歡研究趨勢和盤面,擅長捕捉股價波動的機會,癡迷於技術分析,並通過資金優勢打板小市值個股,並迅速出貨,快進快出。

自從2009年轉變成陽光私募後,徐翔的投資風格有了明顯的轉變,從之前的純技術、追漲停板,變成更多通過參與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來賺錢,不過徐翔當時操盤的多隻股票現如今都已跌落谷底。

A股風格鉅變,徐翔還能愉快地“打板”嗎?

徐翔服刑的這五年多,A股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身草莽的遊資力量日漸式微,公募機構、外資的力量不斷壯大,如果徐翔迴歸,昔日的投資風格能否適應市場,尚存在一定的疑問。

徐翔時代,妖股不斷涌現,中小市值最爲活躍,造就了一大批所謂的“牛散”。曾幾何時,殼資源、ST股、小市值股的炒作風靡一時,因資金操盤、收購成本較低,便於借殼方獲得實際控制權,殼資源股普遍受追捧,如今註冊制下,A股超過4000家上市公司,小市值的上市公司正在失去昔日的光環。

從“30億市值不接待”刷屏,到葉飛爆料“18家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都在折射出A股中小市值的焦慮。

目前的A股生態:大市值、賽道好的龍頭公司受機構資金追捧,而小市值、傳統行業卻遭到“鄙視”,ST股更是無人問津,流動性愈發枯竭。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資金正越來越向頭部公司靠攏,總市值超1000億元的股票中,平均每隻個股的日均成交額達到20.04億元,是同期A股公司平均額的9倍,更是市值低於50億上市公司的39倍。

相比之下,中小市值則面臨流動性枯竭的窘境。其中,50億元市值以下的個股中,出現了大量日均成交額低於1000萬的股票,其中ST股的交投更爲慘淡,有的ST股在行情比較低迷時的日成交額僅有100萬元左右。

不能否認,徐翔是操盤的高手,用資金把一支票拉上五倍,其實不難,難的是如何派發自己的盈利籌碼,這在當下的A股市場更是難上加難。歸根結底,短期炒作是一場零和博弈,現如今被收割人少了、流動性枯竭了,收割者便很難玩下去,稍有不慎便“炒成股東”。

五年服刑,物是人非,徐翔能否真正地迴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