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政策產業風口 各路玩家競爭換電生態圈

站在全新的政策產業風口上,換電蛋糕”看上去很美,但如何瓜分依然待解。

“換電的產業鏈太長了!”崑山斯沃普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董事範方祝感慨,“也正是因爲這樣,前幾年換電總是給人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蔚來是佈局了兩三年纔有現在的成果,我們跟東風的合作前期也經歷了小一年,車型纔開始量產。”

目前,國內換電企業主要有三類,一是以奧動能源伯坦科技、玖行能源爲代表的第三方運營商;二是車企親自下場佈局換電,如蔚來旗下的Nio Power、北汽藍谷旗下的藍谷智慧能源、吉利旗下的易易換電等;三是能源供應商及充電運營商,如國網電動、星星充電、中石化以及新入局協鑫能科等。

多元化市場主體中,車企或許仍是核心角色。“換電還是跟着車企走,在標準尚未統一的情況下,一家車企就有一種電池類型,綁定了車企才具備優勢和機會。比如誰家做出租車市場,就給誰換電,或者誰家推廣迅猛,就給誰換電。”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斷試錯與探索中,換電已逐步從早期的純運營模式,向電池全生命週期管理過渡,後續有望邁向智能能源網絡時代

“換電模式實質上電池的全生命週期利用,如何在車端儲能端綜合利用打通是該商業模式關鍵。這裡麪包括電池的標準化問題,電池重資產持有問題,儲能商業價值等問題。”協鑫能科移動能源事業部總經理李玉軍表示,“換電產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將是一個國家級的戰略舉措,對國家的能源安全以及構建新型電力網絡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當前,“電池銀行”概念在換電領域頗爲盛行,與之相配套的商業閉環也在逐步形成:售車階段以“車電分離”降低車價,拉昇銷量;運營階段收取電池租賃、換電服務費後處理階段通過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在兩輪/三輪電動車、低速電動車、儲能站等領域釋放餘熱,降低運營成本。

在模式落地方面,繼蔚來與寧德時代、湖北科投、山東威達(參數丨圖片)等合資成立武漢蔚能電池資產有限公司後,今年5月,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朱軍表示,將很快推出車電分離的“電池銀行”;此前,哪吒汽車也曾透露將與寧德時代、華鼎國聯等,推出車電分離模式,內部項目暫定爲“電池銀行”。

範方祝認爲,隨着新能源車的大規模普及,換電的集中充放模式,能夠保證用電均勻,而換電站又是一個天然的儲能站,可以平滑電力輸出。相對來說,充電樁的用電範圍區間波動很大,可能會對電網造成較大沖擊。

不過,調動換電站做集中儲能的設想仍然處在早期。一位接近蔚來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換電站能夠服務的電動車數量仍然太少,對於電網調節來說微乎其微。“比如國家電網也在和蔚來合作一些反向充電的項目,這也並非意味着他們找到了商業模式,更多隻是試驗性質的,如果將來形成規模,他們就有先發優勢。在區域內能夠調動足夠數量的車或電池,才能真正做到智慧電網。”

對於後續的市場格局,一位動力電池廠商負責人認爲,集中換電實際上也是集中充電,這就帶來了場地問題、資金問題、配電問題,換電站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同時也是耗電大戶,要建立專門的配電站,得靠政策引導但並非簡單補貼,還需要車企和有實力的電池資產公司一同參與主導。

崔東樹也強調,土地資源是換電競爭的關鍵,率先拿到場地就具備了先發優勢。“第一家可以做,第二家就沒有地了,第三家就更不用想。所以‘頭號玩家’藉助這種土地資源優勢,可能希望後面的玩家都用同樣的換電電池,但互爲競爭對手,是不會幫助別人培育換電站的。”

“在換電規模起來以後,行業還是會向集中化發展。最終可能會由一些大的或者佈局較早的車企,主導行業的標準建設,形成3-5種標準化的換電平臺,後面進來的車企要不就是抱團,要不就站隊。”範方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