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經典賽 「純中職」先發輪值大有看頭!

臺日交流賽延後舉辦,屆時若成爲經典賽的熱身賽也是不錯的選擇。中職在第5隊味全龍迴歸之後好手更多,由純中職球員來打國際賽讓球迷更爲期待。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受到疫情影響,臺日職棒交流賽延期,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延到今年球季結束再打是可行方案,展望明年WBC經典賽,屆時臺日賽將是許多中職年輕好手試煉舞臺,國家隊教練團也可藉此交流賽找出更多可用之兵。

原本經典賽在去年舉行,因爲疫情關係延到明年,經典賽是全球最頂級的棒球賽事,重要性無需贅言,2013年經典賽熱潮就是最佳例證,如今,許多老經驗的國手隨着年紀漸長或球技衰退,是該換血的時候了。

近年中職涌現許多年輕好手,好比說中信兄弟游擊手江坤宇、統一獅二壘手林靖凱,這對昔日平鎮青棒黃金二遊搭檔,已被許多職棒教練、球員點名,兩人是未來國家隊最佳二遊組合。

統一獅隊林靖凱(左)和中信兄弟隊江坤宇(右)可望成爲新一代中華隊的黃金二遊組合,傳承過去的陳鏞基+胡金龍、黃忠義+鄭昌明的中華隊優良二遊傳統。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江坤宇和林靖凱除了在平鎮攜手奮戰,三級棒球時期也多次在國際賽合作,默契絕佳,雖然打擊火力不像過去「金鏞連線」胡金龍、陳鏞基具中長程火砲,不過內野守備好、速度快、執行戰術能力佳,功能性不輸金鏞,如果明年旅美內野手鄭宗哲、林子偉、張育成無法參賽,吳念庭又能守內野多個守備位置,可擔任活棋角色,中華隊二遊防線可望交給江坤宇、林靖凱把守。

近十幾年一級國際賽事,包括奧運、12強賽、經典賽,先發投手多半交給旅外甚至業餘投手,中職投手幾乎遭邊緣化,這個現象在明年經典賽可望有所改變,在徐若熙、古林睿煬竄起後,讓球迷看到年輕世代先發投手新希望,如果身體狀況無恙、球團又願意放行,徐若熙和古林睿煬未來都有機會在國際賽登板先發。

球迷一定非常期待古林睿煬(右)、徐若熙(左)能接下潘威倫、王建民的棒子,成爲中華隊未來長期且可靠的王牌投手。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加上王維中、江少慶、胡智爲三大旅美投手迴歸,還有中信兄弟前旅日左投呂彥青,搭配徐若熙、古林睿煬,明年經典賽中華隊即使不靠旅外投手,也有本錢排出「純中職」先發投手羣應戰。

牛棚戰力也冒出不少新秀,2021年新人王曾峻嶽表現令人激賞,今年只要維持水準,可望獲國家隊徵召征戰經典賽,另外像是吳俊偉、劉軒荅也有機會獲選,再搭配幾名旅外投手和中職資深投手,後防可用之兵不少。

統一獅「外野三帥」陳杰憲、蘇智傑、林安可必定會在中華隊大名單內,還有旅日的王柏融、中信兄弟詹子賢也是外野手人選,不過也別忘了味全龍21歲小將郭天信,去年出賽112場,打擊率3成08,另有5轟、36分打點、22盜,身手全能,獲選外野手金手套和最佳十人獎,他也有機會打經典賽。

統一獅隊的外野三帥若能同時中華隊先發戰將,默契上絕對是傲視各國。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上一世代中華隊潘威倫、金鏞、林泓育、林哲瑄、蔣智賢、陳鴻文,已爲國征戰多年,下一世代中華隊輪到2000年以後出身的球員接棒,徐若熙、古林睿煬、曾峻嶽、江坤宇、林靖凱、郭天信在國內職棒各擁一片天,如果能在國際賽舞臺發光發熱,對選手個人或中職而言絕對是加分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