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穩4%整數關口 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波動擴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在3月創下年內高點後,4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的佔比有所回調。

5月23日,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發佈最新報告指出,4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的佔比降至4.52%,較3月份的4.69%回落0.17個百分點,仍位列全球支付第四活躍貨幣。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着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佔比突破4%整數關口,今年以來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佔比上下波動幅度加大,儼然成爲一種“新常態”。

數據顯示,今年1月,人民幣在SWIFT全球支付佔比爲4.51%,較去年12月的4.15%顯著增長0.36個百分點,但到了2月份,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該佔比較前一個月回落0.51個百分點至4%。

3月份,隨着節後中國外貿穩健增長與海外資本爭相投資中國金融資產,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佔比創下年內新高4.69%,同比大漲0.69個百分點,一個月後,這個數值又回落至4.52%。

一位跨境支付研究機構人士向記者指出,相比以往每月平均波動幅度約在0.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佔比的上下波動幅度有所加大,主要受到四大因素影響,一是歐元在全球支付份額的佔比波動幅度增加,某種程度影響了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二是假期因素對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佔比的影響增加;三是全球貿易支付週期的影響日益顯著,比如3月全球企業與中國企業簽訂貿易合同迎來季節性高峰,帶動當月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規模增加;四是3月以來全球資本爭相投資中國境內股票債券,也推動人民幣在跨境證券投資領域的使用範疇擴大,對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波動的影響力也隨之增加。

“整體而言,由於美聯儲延續高利率政策導致全球美元結算的融資成本高企,加之越來越多國家積極推進跨境貿易本幣結算,令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上下波動幅度加大的同時,穩健趨漲的態勢不會改變。”他向記者分析說。如今,人民幣正受越來越多國家企業青睞,成爲全球跨境貿易結算領域的一大替代貨幣。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泰國央行簽署《關於促進雙邊本幣交易合作框架的諒解備忘錄》,將進一步擴大中泰兩國在跨境貿易投資領域的人民幣結算使用範疇。

一位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受西方國家將限制某些國家使用美元結算作爲金融制裁手段影響,越來越多新興市場國家推動跨境貿易投資本幣結算的步伐持續加快,正給人民幣在全球貿易投資結算領域的使用範疇擴大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在他看來,人民幣在全球貿易投資結算支付的實際佔比,可能高於SWIFT數據。原因是越來越多國際金融街機構與企業通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下稱CIPS)進行跨境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

一家外資銀行人士向記者指出,目前他們正積極爲更多新興市場國家當地銀行接入CIPS系統,並協助他們搭建跨境人民幣業務操作系統。

“未來,影響人民幣在全球貿易投資結算佔比持續提升的主要因素,一是美聯儲扣動降息扳機令美元融資成本趨降,或令一些海外企業重新考慮增加美元結算額度,二是某些新興市場國家政黨更替,或影響它們推進跨境貿易投資本幣結算的進程。”這位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經理指出。面對這些新挑戰,人民幣還需構建更完善的跨境貿易投資結算金融基礎設施,持續提升全球企業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意願與興趣。

匯率回落難阻跨境貿易項人民幣結算“穩步前行”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儘管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7.1回落至7.24附近,但絲毫不影響人民幣在跨境貿易結算領域的使用範疇穩步擴大,令今年前4個月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始終在4%上方波動。

“去年四季度起,越來越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企業使用人民幣開展貿易結算的意願一直在上升。”一家國內電子產品製造企業海外業務部主管向記者指出。

在他看來,這背後的一個重要推手,是去年三季度以來美聯儲持續維持較高利率,導致全球企業發現美元融資成本偏高,紛紛考慮在對華跨境貿易結算環節使用其他貨幣“替代”。

此外,部分美元頭寸短缺的國家也紛紛支持當地企業使用人民幣開展對外跨境貿易結算。

上述外資銀行向記者透露,爲了方便海外企業與中國企業海外業務機構更廣泛地使用人民幣開展跨境貿易投資,他們通過當地網點,向這些企業提供遠期結售匯、人民幣外匯期權、人民幣外匯掉期、新興市場貨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等外匯衍生品,協助他們有效規避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貶值風險。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海外企業不再擔心人民幣匯率貶值風險,紛紛儲備更多人民幣用於對華跨境貿易結算。”他告訴記者。甚至在西方國家對某些國家採取限制使用美元的金融制裁舉措後,這些國家企業與海外業務夥伴的跨境貿易結算也紛紛使用人民幣,正推動人民幣在更多跨境貿易場景得到使用,也帶來更大的人民幣匯率風險對衝需求。

前述國內電子產品製造企業海外業務部主管向記者直言,在人民幣匯率風險對衝工具日益豐富完善後,中資企業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拓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主要面臨三大新挑戰,一是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人民幣供給不足,導致當地企業缺乏足夠多的人民幣用於跨境貿易結算,二是受部分國家資本管制政策影響,當地企業的人民幣跨境貿易對外支付審批流程相對較長;三是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地區當地銀行存在跨境貿易交易結算時差、不知道如何使用CIPS開展跨境業務人民幣結算等問題。

在他看來,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當地銀行能積極接入CIPS系統,將給當地企業使用人民幣開展跨境貿易結算提供更低費率、更高結算效率等好處。

記者獲悉,要解決上述新挑戰,相關部門仍需推動境外人民幣市場建設,完善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供給機制,豐富離岸人民幣風險管理工具,豐富離岸人民幣金融產品。

中國央行對此表示,將優化人民幣清算行佈局,加強國際間貨幣合作,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健康發展同時,加大跨境支付系統建設及拓展力度。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這或預示着中國將在更多國家地區建立清算行,與更多國家地區央行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此舉一方面較大程度改善某些國家地區的人民幣“供給”狀況,令當地企業能更便捷地獲取人民幣開展跨境業務結算,另一方面則通過優化人民幣清算行佈局,將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在當地的收付效率與使用範疇,吸引更多海外企業在對華貿易、海外企業之間業務合作等場景積極使用人民幣開展貿易投資結算。

他們認爲,人民幣在跨境貿易結算領域的使用範疇持續擴大,正給人民幣的全球支付佔比穩步提升起到“壓艙石”作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爲3.72萬億元,其中貨物貿易達到2.9萬億元,且當季中國所有的貨物貿易跨境結算,使用人民幣結算的佔比穩定維持在約30%。

證券投資項人民幣交易量影響力“趨漲”

另據記者多方瞭解到,今年以來人民幣在SWIFT全球支付佔比波動加大,與跨境證券投資項人民幣交易量變化也或有着緊密關係。

畢竟,衆多海外投資機構習慣通過SWIFT渠道將外幣兌換成人民幣的同時,通過債券通、陸股通、QFII/RQFII、銀行代理等渠道投資中國境內股票債券資產,因此他們的交易活躍度高低,對人民幣在SWIFT全球支付佔比波動產生不小影響。

“尤其在債券投資領域,海外資本交易活躍度對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的影響力,可能遠高於股票投資。”前述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經理指出。今年以來,海外資本每月淨買入境內債券的平均金額達到逾千億元,遠高於北向資金的平均200億元。

在他看來,今年以來人民幣在SWIFT全球支付佔比的波動加大,某種程度與海外資本投資交易境內債券活躍度呈現較高的正相關性。比如1月份人民幣在SWIFT全球支付佔比爲4.51%,環比大增0.36個百分點,與當月北向資金淨買入額逾2000億元、當月債券通“北向通”成交額突破10000億元人民幣,月度日均交易量創下歷史新高(487億元人民幣)有着密切關係。

2月人民幣在SWIFT全球支付佔比環比下降0.51個百分點,與當月境外資本淨買入境內債券約800億元人民幣,明顯低於1月份有着一定關聯。

3月人民幣在SWIFT全球支付佔比創下年內高點4.69%,則與當月境外資本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由2023年3月的617億元大幅提升至當月的885億元,有着密切關係。

“受3月境內債券價格高企(收益率走低)影響,當月境外資本淨買入額略高於500億元,但當月境外資本活躍的高拋低吸交易策略,令日均成交量驟增,無形間帶動跨境債券投資的人民幣交易量反而增加。”一位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認爲。儘管4月境外資本淨買入逾1200億境內債券,但他們在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成交總額共計18013.03億元,環比下降5.3%,拖累了當月人民幣在SWIFT全球支付佔比。

記者多方瞭解到,不同類型境外資本投資交易境內債券的活躍度也在分化,比如4月境內中長期國債收益率觸底回升期間,境外央行類機構仍在積極加倉中國國債與政金債,令其當月成交金額達到2821.47億元,環比增加1.3%,相比而言,受債券價格回落影響,境外商業銀行的買入意願有所回落,令其當月成交金額僅有10203.35億元,環比減少6.2%。

在這位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看來,隨着5月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互換通優化舉措,未來海外資本擁有更豐富的利率風險對衝工具,對境內債券的加倉熱情與交易活躍度將進一步升溫,帶動跨境債券項的人民幣交易量水漲船高。

此外,5月全球資本積極加倉中國股票資產令北向資金淨流入額再度突破200億元,也將推升跨境證券項的人民幣交易量“更上一層樓”。

多位外資銀行人士指出,爲方便更多境外投資機構投資境內股票債券,提升他們使用人民幣開展境內投資的便利感與體驗感,他們正結合金融市場最新的匯率利率風險對衝需求,積極創新人民幣國際使用的新工具新產品,持續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能力,增強對各類海外投資機構的人民幣跨境投資使用培訓,推動人民幣在跨境證券投資的使用範疇進一步擴大。

前述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經理認爲,未來人民幣在跨境證券投資領域的使用範疇持續擴大,或成爲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佔比穩步提升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