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煌隨筆/傳統漢字的融合和再興(1)

張炳煌

中國字的起源,從象形刻劃符號來表達意思,經過「六書」的六種造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來形成今天我們所使用的浩瀚的漢字。其間經過各種字形的改變而留存了許多字體;這些字體有的已不實用,有的仍然是我們日常使用的字體,最主要的是楷書及便於書寫行書草書(見上圖,作者提供)。

上古以來,文字記錄和流通,始終以書寫和藉由工具二種方式來呈現。

書寫文字留存下來的是筆跡的記錄,除了一般文書,少部分是具有藝術素養者所留下的墨跡。如果是專精書法藝術者,其作品就成了墨寶

而經由工具呈現的,則方法甚多,例如目前所知最古的甲骨文是刻畫於龜甲獸骨上的文字、鑄造於銅器上的金文、刻於碑石上的碑刻字跡、以木板刻制的拓印印刷字跡等等,都是後世得以探窺文字流傳的軌跡和字樣。這些傳承下來的文字,無論是書寫或是經由工具的呈現,都能將字形正確的表達,這就是中國文字的傳統

在不同時代的朝廷,爲着政令宣導和記錄,必然使用比較具有規矩的形體字形,例如自唐而下,幾乎各朝都是以楷書字作爲正體的的官方字使用。正體的字形,經由印刷或是工具的再呈現,由於字形工整正確,便於認識和了解,對統治者而言,有其必要。然而一般的書寫,顯然就不便捷,於是予以減省筆畫和連接運筆的行書就成爲日常使用的書體,如果再加學習,與行書同一系列的草書字,也能受大家喜愛。

於是漢字的使用就在這樣的需求下,歷經各朝各代,正體楷書與方便的書寫體,同時延傳下來。傳承的有書寫而成和藉由工具所製作的各種不同的字跡,有實用的、有藝術的、有工藝性的,可說是琳瑯滿目,各有不同的深度和美感

到了當代,在臺灣與中國大陸的文字字形使用有了不同的方向,爲着提生文字的方便和儘速解決文盲,大陸實行了文字的簡化,臺灣相對於文字的簡化,堅持正體的正統楷書字,早期互相批判,臺灣以正統的正體字,批評簡化字的胡亂作爲,大陸則認爲隨着時代需求,簡化是趨勢,而以繁體字稱傳統的楷書字,以顯現繁複不長進的正體楷書。兩岸剛交流的時期,在不同的場合中,只要談過這一逸提,一定是一來一往的激辯,甚至劍拔弩張幾近口角。隨着兩岸交流頻繁,互相有所體諒,現在幾乎不再爭辯,而是認清事實,朝向如何解決的途徑共同努力,畢竟文字的使用,關乎往後中國文字的傳承,在這時代搞得互不相讓,指又讓後視覺得不變和視爲笑話。

目前看來希望維護傳統正體楷書字的是臺灣,也較爲積極,採取消極應對的是大陸,因爲大陸目前仍是極權統治,自然不願見到只實施三十餘年的簡化字,馬上就要加以更改。臺灣的動作就顯得多些,民間及學者們幾乎是一面倒的和魏正體楷書字的使用和強調其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官方也是希望有所作爲,最積極的是馬英九總統,從他在臺北市長任內,就着令教育局必須發表正體字的手冊和設立網站,並且舉行漢字文化節。他也曾經親自向微軟高階人士提出,不宜在界面上標註「簡/繁」,而應是「正/簡」字的切換,可惜未竟功。

漢字文化節設立的時候標榜正體字的宣揚,內容多以相關內容進行,今年已是第八屆,規模越來越小,已經不見當年的氣勢。反而是中華文化總會因應漢字的傳揚,與大陸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舉行漢字藝術節,既是兩岸共同舉行,就不再只是宣揚正體字了,而是兩岸使用文字的融合,所以又設有中國語文知識庫網頁。希望兩岸使用者自我解讀,各取所需,文字自然有一天會因爲大家的認知,而能趨於一致的使用。

官方的文化部和教育部應是職司文字傳揚的主要單位,不過政府單位大慨覺得這種工作男有政績可表現,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煩惱,乾脆來個不理不睬,反正少作少錯、不作不錯,又影響不到考績薪水

至於大陸,一切以黨的意思爲依歸,記得早期去大陸,只要帶的物品上的文字有正體字,也就大陸說的繁體字,一定會被擋在海關,不準攜進。隨着兩岸關係越來越和緩,情況就越爲改善,例如自行塗掉就准予攜入,現在則是毫無限制。甚至在中國教育部今年所公佈的學生書法課程中的指導綱要明列小學四年以上學習軟(毛)筆書法,必須臨摹經典範帖,所謂經典範帖,就是古典的碑帖,裡面的字全是傳統的文字,沒有簡化字在內。

這些敘述,只是目前情況發展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去關注的內容,多有待日後逐步道來。

●作者張炳煌,字子靖,毛筆硬筆書法家,曾榮獲過中華民國教育部社會教育獎章、國立歷史博物館金質獎章,曾在華視社教節目《每日一字》書寫標準國字近20年,並獲選爲2010年中國書法十大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