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車禍案姊姊突水腦症 醫:恐需終生裝設體內引流

被撞的彰化縣伸港兩姊妹,其中在彰化秀傳醫院治療的姊姊,本月初突因急性水腦症,陷入昏迷,昏迷指數從11回降到3,有生命危險。資料照片/秀傳醫院提供

彰化縣伸港鄉陳姓3姊弟在路口被撞飛,命危兩姊妹醫院搶救進入第76天,在彰化秀傳醫院救治的姊姊治療後,昏迷指數從3提升到11,近日卻因急性水腦症,導致昏迷指數下降,有生命危險。神經外科醫師表示,水腦症通常透過引流方式治療,若腦外引流一段時間情況並未好轉,即必須終生裝設體內引流管線。

新光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志達表示,大腦每個小時都會產生15至30毫升水分,自腦部流至脊髓再回流,最後由大腦吸收;腦損傷患者因腦部發炎反應,導致水分吸收功能變差,多出的水分停留在腦中,就會囤積形成水腦,以外傷病人爲例,有時要經過一個月、半年或一年纔會發生。

水腦症分爲急性水腦症與一般水腦症。林志達解釋,急性水腦症通常發生在外傷當下,因蜘蛛網膜或腦室出血,阻塞腦髓循環;非急性水腦症多爲慢性積水所致,大腦中累積的水分壓迫腦神經例如額葉處,對一般病人來說會出現失智的典型症狀,或出現步態不穩、尿失禁等;對於已經昏迷的病患來說,水腦症造成的影響難以從外顯表現判斷,但會出現昏迷指數下降的情況。

「治療水腦症最直接的方法是引流。」林志達表示,臨牀上多會以腦室外引流,將腦中水分引流至體外,不過裝設外來管線太久,容易導致感染等併發症,通常引流2周、1個月之後,若水腦狀況仍持續,就會以體內引流方式,以腦室內水分引流至腹腔或肋膜等處。

林志達解釋,腦室腹腔引流術具有類似水壩功能,可設定若超過一定壓力就將水排出,若腦壓未超過就不會流出,考量患者不知何時腦壓升高,加上該術式後遺症不多,患者裝設引流管後通常終生不會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