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皮勒號南海擱淺 兩岸可趁勢解決仁愛礁懸案

皮勒巡邏艦。(圖/達志影像美聯社,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菲律賓皮勒號巡邏艦8月29日在南沙羣島東南部的半月礁擱淺,引發中國高度關切。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投書媒體指稱,由於菲國曾在1999年上演「仁愛礁坐灘事件」,此次皮勒號擱淺正好提供兩岸新的契機,可以從「不得將南海島礁作爲廢棄物處置場所」的立場切入,各界應重視仁愛礁坐灘事件。

1999年5月,菲律賓的「馬德雷山號」(Sierra Madre)登陸艦在仁愛礁西北側礁坪擱淺,當時菲國宣稱會將船艦拖走,後來卻派遣陸戰隊員看守至今。鏽跡斑斑的馬德雷山號船體如今鏽蝕超過70%,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下去,預估2028年以前就會出現垮塌的情況。

張競投書媒體表示,多年以來,馬德雷山號的駐防人員生活環境欠佳,不僅亂丟垃圾廢棄物,污油廢水也排放至船艦外頭,造成仁愛礁周邊環境污染,加上艦體已經腐朽不堪,「若稱馬德雷山號登陸艦殘骸生態定時炸彈並不爲過。」

他還提到,菲律賓堅持派員在仁愛礁以馬德雷山號的殘骸作爲倚托,嚴格來說「對聲索主權並未產生任何實質助益」,甚至有關南海島礁主權歸屬之法理討論「也鮮少有學者援引這起事件」,幾乎沒有任何學者認同菲律賓的作法可以產生法理意義。

▼馬德雷山號自1999年坐灘仁愛礁至今。

張競指出,此時中國若是運用皮勒號擱淺事件,從此面向切入喚起各界重視仁愛礁坐灘事件,再以蒐集掌握環境生態指標、監控環境品質爲由,派員定期於仁愛礁周邊活動,更加能對菲國仁愛礁駐防人員產生壓力;中國可以順勢提出「將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納入南海行爲準則自律條款」,要求各方不得將南海島礁作爲廢棄物處置場所,其中自然包括艦船殘骸在內,因此可能損害環境生態者「自然必須加以移除」,可以藉機解決仁愛礁的懸案

文章還提到,當臺灣無法在南海協商找到切入點證明作爲時,應該考慮以環境保護爲由呼籲菲國移除仁愛礁上的廢棄艦船殘骸,如此「不僅師出有名,更能有利於運用南海議題,緩和兩岸關係」,因爲臺北最糟糕的政策選項「就是對皮勒號擱淺事件視而不見,並且毫不作聲袖手旁觀」,刻意在南海事件上默然不語「其實只會讓各方輕視」,絕對無法藉此討好菲律賓。

▼皮勒號在半月礁擱淺。(圖/翻攝自維基百科、google地圖

文章總結表示,如何運用皮勒號擱淺事件順勢將仁愛礁坐灘事件老案新炒,實際上「就是在考驗兩岸南海政策主政機關」,能否順勢出擊「亦可驗證兩岸各自官僚體系應變能力」,更會成爲面對南海維護主權歷史的成績單

據瞭解,菲律賓目前已將皮勒號拖離半月礁。菲律賓武裝部隊(Armed Forces of the Philippines)公關室主任迪託雅託(Noel Detoyato)表示,皮勒號巡邏艦已於3日晚間11時54分成功拖離,即將前往蘇比克灣碼頭進行修復。同屬武裝部隊的發言人阿雷巴洛(Edgard Arevalo)指出,拖離行動是在3日下午2點展開,整起行動「相當成功」。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