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貴 總走在改變的路上

人工智能公司董事長張榮貴。圖/張榮貴提供

張榮貴小檔案

【編按】27年前,三位年輕小夥子看到電話傳呼商機,一股腦地投入創業,張榮貴是三人中負責技術,他拚命用三個月寫出「電話傳呼系統」,但賣不到二年,團隊毅然捨棄這個商機,轉進自動總機系統。「捨棄」然後「轉進」的循環,似乎是張榮貴1/4世紀創業人生寫照。

可稱爲臺灣電信資訊老兵的人工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榮貴,也是國內最大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整合商程曦資訊共同創辦人,從年輕創業至今27年來,隨着國內電信服務發展演變,可以說無役不與,更早在國內未投入人工智慧前,即率先佈局AI服務機器人(Chatbot)。

去(2019)年底,張榮貴與其它10位資訊人共同榮獲「傑出資訊人才獎」,並於今(2020)年2月被總統英文接見。熟悉張榮貴的創業歷程,這個榮耀似乎來的有一點晚。

打斷手臂義肢 擁抱未來改變自己

張榮貴自1993年創業至今,好多次都面臨「打斷手臂裝義肢」,毀掉原有產品架構大膽擁抱新技術與新策略。張榮貴回想,2000年前國內沒有可整合電腦數位交換機產品,就是具備CTI(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功能的交換機,大都採用國際公司產品,例如Nortel、IBM、西門子等,當時適逢工研院要自行發展CTI及VoIP技術,程曦利用這個機會爭取參與這政府科專計劃,成爲工研院共同開發廠商,發展出國內自行研發的「整合辦公室電話系統」(Integration Office Telephony System,簡稱IOTS)系統,這也是客服系統需要的交換機。

但隨着VoIP技術發展成熟,程曦與工研院的這套「整合辦公室電話系統」系統在整合VoIP技術及網路應用發展,仍無法滿足客戶需求,這時美國通訊公司Altigen也準備進入亞洲市場,程曦透過合作取得Altigen公司VoIP交換機產品代理。然而,代理的同時也意謂着丟掉自已投入經費苦心開發的交換機系統,這是張榮貴第一次「打斷手臂裝義肢」的決定。

程曦第二次「打斷手臂裝義肢」是在2010年時,當時看好雲端技術發展,要讓VOIP與雲端結合,就必須把系統移到雲端上。上雲就必須消滅交換機,全面雲端化,張榮貴說,那時也是一個痛苦決定,他很感謝合作伙伴黃士軍的果斷,若不是他的決斷,張榮貴還真捨不得丟掉原有的交換機系統。

2013年時,程曦也跟大部分企業一樣感受到數據將是未來發展重要力量,同時也觀察到,原是程曦大陸客戶的招商銀行啓用的AI服務機器人,提供客戶服務的一種選擇,也獲得很不錯的成效,這讓張榮貴看到「機器人要來了」,程曦不得不再打斷手臂一次,再一次用破壞式創新迎接新的未來。

張榮貴毅然籌組20人的語料建置團隊,並回去淡江大學攻博士學位深入研究人工智慧,於2015年再度與工研院合作開發AI服務機器人平臺(Chatbot Builder),可以發展各種產業需要的服務機器人(Chatbot),比2017臺灣AI元年還要早二年。

回望創業至今,詢問張榮貴最大挑戰是什麼?他說,一路走來,要一直去面對改變、認識改變,然後帶領同事轉變,發展符合新環境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