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國際化”“多角化” 內外兼修助鋼企逆市突破

近日,由世界鋼鐵動態(WSD )和《美國金屬市場報》(A M M )評出的“世界鋼鐵業遠見獎”揭曉,擔任世界鋼鐵協會主席的中國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獲此殊榮,成爲第二位問鼎這一最高等級國際鋼鐵獎項的中國大陸鋼鐵業領袖。

本報記者爲此專訪張曉剛。面對今年以來鋼鐵行業陷入深度虧損的不利形勢,鞍鋼在內抓管理、外部開拓、國際化戰略多角化經營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舉措,對國內同行具有借鑑意義。

記者:首先,祝賀張總獲得國際鋼鐵業的這一很有分量的大獎。今年以來全國鋼鐵業陷入價格下滑、需求不旺的困境,一季度遭遇進入新世紀以來第一次全行業虧損。在這一不利形勢下,鞍鋼如何保持競爭力?

張曉剛:謝謝!衆所周知,中國鋼鐵業不僅在產量上連續16年世界第一,在質量上也可以與世界上著名鋼鐵企業競爭,產品和服務得到世界頂級品牌用戶的認可,這個獎項頒給我,是對中國鋼鐵在世界舞臺上日益崛起的認可。

但是,當前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對鋼鐵業十分不利,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對77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統計,今年一季度實現利潤爲-10.34億元,鞍鋼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出現這一狀況,既有市場原因,也與行業近10年高速發展積累了太多問題有關。我國鋼鐵業產能嚴重過剩,產業同質化和品種同質化突出,現在生存發展的唯一出路就是提升競爭力。

在當前市場形勢下,市場上原料和鋼鐵價格是相對剛性的,只有靠加強管理、技術創新、產業鏈整合和資源重新配置等方式來降低系統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爲適應鋼鐵業的新變化和鞍鋼發展的新要求,近幾年鞍鋼把推進變革創新、加速四個轉變,提高企業持續的國際競爭力爲主攻方向,此外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通過推進變革創新、實施全系統對標、開展管理提升活動等,圍繞降本增效、扭虧爲盈這一中心工作,充分挖掘潛力,5月份實現當月盈利。

記者:鞍鋼鮁魚圈項目投產3年多了,目前運轉情況如何?新工廠給鞍鋼帶來了哪些變化?

張曉剛:鞍鋼鮁魚圈基地是中國落實鋼鐵產業發展規劃,批准建設的首個沿海佈局鋼鐵基地。新廠坐落於東北第二大港營口鮁魚圈,打破我國長期在內陸佈局鋼鐵企業的瓶頸,藉助物流優勢打造原料、成品兩頭在外發展模式。在工藝流程上遵循短流程、低熱損原則,提高能源和生產效率。新廠年產鋼650萬噸,噸鋼產能佔地面積、綜合投資成本均處於世界最低水平,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年產1600噸鋼,高居全國第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鮁魚圈工廠的裝備技術水平是世界一流的。

新廠自2008年9月建成就連續遭遇全球金融危機、世界經濟二次低迷等不利因素,鞍鋼通過推行精細化管理,提升了它的運行效能。鮁魚圈分公司採取一級管理事業部自主負責制,摒棄金字塔式組織架構,採取扁平化管理,最大限度減少管理層級。今年以來,鞍鋼率先在鮁魚圈分公司實施成本模擬市場覈算機制,根據市場成品價格,模擬倒推出鍊鐵鍊鋼軋鋼等生產環節成本,分攤到每個作業區、班組頭上,這讓職工的節本增效意識大大增強。

鮁魚圈基地投產3年多來,從生產磨合期、穩定期進入提升期,目前絕大多數生產技術指標在全國同行中高居前列,而且鍊鐵、鍊鋼、軋鋼等生產成本均處於全國最好水平。今年3、4、5月份,新廠投產以來首次實現扭虧爲盈,在逆市中保持強大競爭力,成爲全國同類產品結構鋼廠中唯一的盈利者。

鞍鋼力求借助鮁魚圈新廠,在節能減排、綠色製造等全球鋼鐵發展方向上作出表率。目前新廠通過對生產廢棄物回收,實現了負能鍊鋼,噸鋼耗新水全國最低、自發電量達到全部用電需求的70%以上,成爲世界上第一座沒有自備燃煤電廠的鋼鐵項目。同時積極開發海水淡化應用、沿海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前沿清潔能源技術,研發強度高、韌性好、重量輕、壽命長的新一代綠色鋼鐵產品。

總之,鮁魚圈基地是集鞍鋼幾代人財富和智慧建設的樣板工廠。建國初,鞍鋼是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進入新時期,鞍鋼藉助鮁魚圈新廠,力求對內繼續發揮對全國鋼鐵行業的引領作用,對外展示中國鋼鐵企業的良好形象。

記者:鞍鋼近年來在推進國際化戰略方面大刀闊斧,也是您此次獲獎備受國際同行認可的一點。請您梳理一下,鞍鋼國際化戰略取得了哪些成績,我們很想分享一下你對國際化戰略的經驗,以及對遺憾之處的思考。

張曉剛:鞍鋼外部依託跨行業國際間的合作、資本市場的合作釋放國內的增長壓力;國內通過企業不斷的創新來整合內部資源改變市場格局。

鞍鋼近幾年一直實行積極的海外佈局戰略,大多數投資和合資項目正在穩步推進。我們科學規劃海外基地佈局,利用現有海外項目,熟悉掌握海外生產基地建設運作規則,提高國際化運作水平。

具體項目上,我們與澳大利亞上市公司金達必金屬公司合作,還有3個月,年產鐵礦石1000萬噸的卡拉拉鐵礦將投產,這是鞍鋼首個原料供應基地,我們將以此爲平臺構建海外資源保障體系。

今年我們收購英國U SS加工線2/3的股份,與英國斯坦科集團在英國成立了“鞍鋼(英國)控股公司”。此前,鞍鋼在西班牙建立了第一個海外銷售合資公司,在意大利建立了第一個海外鋼材加工生產線。這些國際化進程完善了鞍鋼的銷售服務網絡,加快整合佈局。

儘管國內企業資金日益雄厚,並在本土市場佔據主導地位,但多數中國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的過程中接連受挫。缺乏國際知名度阻礙了他們的內生式增長,政治障礙則成爲大手筆併購交易的絆腳石。

2010年鞍鋼參股在美國投資新建鋼廠,雖然投資規模僅有幾百萬美元,所涉產品並非前沿技術,但因50位美國議員聯合反對,目前推進緩慢。此外在一些地方,我們嘗試性洽談幾個項目,但最後都主動退出,因爲很多項目上午談判定下來的事,下午對方就變了。這樣的國際化我們寧可緩走,也一定要保證安全。

一些發展中國家地區雖然市場巨大、投資成本低,但由於政治、法制環境的不確定性,投資風險巨大。相比之下,在市場經濟成熟地區投資雖然成本高,一旦簽訂合同後,都會履約辦事,風險相對較小。

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成功的少、失敗的多,要進行總結和反思,國際化課題很好聽,但是要審慎。鞍鋼還是選擇多條腿走路,既着眼於進入發展中地區,又不放棄進入發達市場。同時我們更願意與成熟的跨國公司合作共建項目,他們在國際開發中比較有經驗,和他們合作能少走彎路,提高效率。

記者:不久前媒體報道武鋼面對當前逆市投巨資養豬,開拓新市場。相比之下,鞍鋼幾年前就提出多角化發展戰略,圍繞上下游產業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張曉剛:我國鋼鐵業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當前真正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今後幾年,鋼鐵產品將保持微利運行,像媒體所說的,一噸鋼鐵利潤不及一公斤豬肉時代已經到來,這需要企業在鋼鐵主業在外,開發出更多經濟增長點。

前些年企業“多元化”發展模式盛行,而鞍鋼更注重“多角化”發展。多角化是一個形象說法,指圍繞鋼鐵主業,伸出一條條觸角,這一戰略下,鞍鋼不會大規模進軍自己不熟悉的房地產、農產品深加工、煤化工、生物製藥等行業,包括養豬,而是注重圍繞鋼鐵生產的上下游鏈條,來發展新產業,一來降低原材料成本,二來提高產品附加值。

從2007年起,鞍鋼提出與全球頂級公司一起“登山”戰略,先後與貝卡爾特合資生產簾線鋼,與維蘇威合作開發耐火材料,與斯多伯格三一公司合作開發生產高檔鍊鋼連鑄輔助材料結晶器保護渣。去年我們的礦渣開發公司實現利潤1.5億元,成爲衆多板塊中的一大亮點。今後幾年鞍鋼的自動化公司也將迎來大發展,這家公司通過鞍鋼的信息化建設鍛鍊了隊伍,儲備了技術,將面向市場開發鋼鐵生產的信息化軟件。

鞍鋼將做大釩鈦產業作爲發展戰略之一。目前,年產7000噸的釩製品廠三氧化二釩擴能項目已達產達效,規劃年產1.88萬噸的西昌鋼釩釩製品項目已經投運,攀成鋼轉爐提釩工程已開始試生產,規劃年產2000噸的釩製品廠釩氮合金擴能工程已開始局部試車……預計在“十二五”末,攀鋼將成爲世界規模最大、質量最優、品種最全、高附加值產品最多的釩製品供應商。與此同時,攀鋼鈦業公司通過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使鈦白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18萬噸/年鈦渣二期項目、1.5萬噸/年海綿鈦項目順利投產,10萬噸/年氯化法鈦白項目啓動

未來鞍鋼還將進軍金融業。目前已嘗試購買保險公司的股份,持有裝備製造企業的股權,不過在產融結合過程中,我們會步伐慢一點,避免投機,追求穩妥。

記者:鞍鋼擁有全國乃至全球最豐富的鐵礦資源,面對中國鋼鐵業鐵礦原料受制於人的局面,鞍鋼在進一步發揮資源優勢上有什麼規劃?

張曉剛:原燃料低成本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策略之一,我們正在推進鞍鋼自有鐵礦擴產計劃。2010年,這一項目得到國家批准,2011年已全面展開,促使鞍鋼將資源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目前,鞍山地區鐵礦山改造建設已初見成效,大孤山鐵礦、東鞍山鐵礦二期擴建等6個項目已開工建設,齊大山鐵礦二期、鞍千礦業二期和關寶山等後續項目的前期工作已經開始。此外,攀鋼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及產業結構調整規劃獲得國家批准,1500萬噸/年鐵精礦擴能規劃已啓動,白馬二期主體工程已完工,尖山露天轉地下開採工程已開始試生產。

記者:近期國家發改委批准武鋼防城港寶鋼湛江鋼鐵項目投資建設,這會不會給鞍鋼帶來影響?鞍鋼將如何應對這一挑戰?

張曉剛:這兩大項目獲批後,將在未來幾年內形成產能,這將給鞍鋼的南方市場帶來更大壓力。

遼寧作爲中國發展鋼鐵工業基礎條件最好的省份之一,卻面臨市場瓶頸。由於東北地區經濟活躍度不高,鞍鋼大量產品主要運往華東、華南市場銷售,每噸成品運到客戶手中就要多出二三百元的運費。在華南地區還沒有大型鋼鐵生產企業的情況下,這種局面還能維持。

武鋼防城港和寶鋼湛江項目獲批,是國家落實鋼鐵產業規劃,優先在沿海地區佈局產能之舉。不過未來投產後,鞍鋼原有的產品結構和銷售模式在我國南方市場的優勢將被削弱。爲此,鞍鋼2010年在福建佈局,投資興建100萬噸冷軋鋼板項目。此外,鞍鋼將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強新產品開發和產品結構調整來應對未來競爭。         (本文章摘自6月29日《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