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之/臺灣文化自覺 超越政治與信仰的精神歧異

侯孝賢聶隱娘》奪導演獎。(圖/CFP)

文/張馨

侯孝賢以《聶隱娘》作爲題材,探究歷史中的深層人性

《聶隱娘》導演侯孝賢出席68屆坎城影展記者會時談到,東、西方文化若迴歸深層的人性本質,「文化共通性」是理解創作的基礎。文化爲人類的生活方式,而此方式是由某一羣體所建立的,並且透過世代相傳而形成。文化的共通性特質,卸下文明演繹後的各種裝備,可溯源自生物本能,及人性更深層的集體意識,而文化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形塑而成。

身爲臺灣人,我們共同關心臺灣文化,卻一直難以向外人細說臺灣文化。直至出生於80後90前的這一代,中國文學、歷史、地理依然佔有中學以下文史教育大篇幅版面,對於臺灣文化的理解依稀薄弱,然而,我們依然願意在此生活、嘗試認同這片土地:我們的臺灣,包含多重文化、多重認同、多重想像的複雜性格,隨政治社會環境變遷的引動下代代承繼。臺灣藝術文化工作者處於複雜的文化理解、劣勢的國際情勢,仍能展現高度細膩敏銳的人性觀察及視覺美學,透過創作發表立足國際舞臺

詩人黃靈芝以日文創作俳句,拼湊臺灣文學啓蒙散落的片段。

臺灣人對於文化自覺的啓蒙,究竟溯源至何時?臺灣紀錄片導演黃明川於2015年發表的《櫻之聲》,紀錄了日據時期接受日本教育,且歷經戰後臺灣政權移轉的9位「跨語世代」重要詩人,而9位詩人,至今僅存2位在世。在臺灣歷史上幾乎被遺忘的特殊「斷代」,卻是臺灣人建立本土意識及國際觀初苗。這些接受日本教育的文人、高知識分子,在經歷政權移轉之後幾近於「文盲」,9年、甚至15年之後才具備小學程度的中文能力,對高知識分子而言,如同失語般痛苦無奈。

然而,語言隔閡卻無法矇蔽知識份子的發聲,其中堅持以日文創作的詩人黃靈芝(1928-),在俳句上成就超凡,於2006年獲日本天皇頒贈「旭日小綬章」,表彰其數十年來臺日文學交流的貢獻。對黃靈芝而言,他替自己的文學選擇了一個最能貼近內心所感的語言,此無關乎政治、種族、宗教的信念,而是創作自發性的積累與體現,是真真實實的、臺灣文學散落的片段。

臺南鹽水天主神堂外的聖母亭,供俸臺灣第一座「中華聖母子」像,與臺灣民間信仰媽祖諸多形似。(圖/作者提供)

臺南鹽水天主聖神堂,尊重包容的文化遺存

臺灣文化的多元性格,在臺灣各地的歷史文化遺存展露無遺。如德籍方濟會胡國臨神父,於1955年開拓臺南鹽水天主聖神堂,採以中式廟宇的外觀,並用漢字、詩詞、神牌與香爐的中式祭祀觀念,輔以牆面彩繪的中式壁畫,將聖三圖像、諸神聖及天使畫像的服裝及面貌,以中華民族傳統形象表現,彰顯宗教文化在地化的時代精神。而教堂外的聖母亭建造爲中式古典六角亭,以單一巨木雕刻而出的臺灣第一座「中華聖母子」像,聖母瑪利亞身穿宮廷式長袍、於特定節慶時頭戴鳳冠,與臺灣民間信仰的媽祖(天上聖母)諸多形似,使其在中式廟宇林立密度之最的大臺南地區格外顯趣。

我們無可否認臺灣文化是如此交融的存在,歷代臺灣人的文化意識,各自彰顯時代的表徵及歷史的段落。即便我們仍舊對於先祖血脈無所詳知,仍處於斷裂的、異質化的自我定位,但透過各方的文史資料載記與文化遺蹟的維護,能夠包容、超越政治與信仰的精神歧異,將是臺灣文化自覺的重要契機。

--張馨之,《ETtoday東森新聞雲》撰述副總編輯,臺北教育大學藝術造型設計研究所畢業。以「人文藝術」爲生涯發展職志,學生時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多年,曾任帝圖科技文化公司公關企畫經理、藝術總監,後接任藝術部總經理。現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兼任講師、裡莎藝術工作室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