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成左手腕不適 教頭盼別傷鉤狀骨

張育成(20號)第7局揮棒落空傷到左腕,在紅襪教頭柯拉(左)的陪同下退場。(美聯社)

手腕鉤狀骨(紅色)示意圖。(維基百科翻攝)

紅襪隊昨天4比5飲恨金鶯隊,讓金鶯隊收下7連勝,且比賽中臺灣好手張育成在揮棒落空後,因左手腕不適退場。總教練柯拉對於張育成的傷勢不敢太樂觀,表示希望不要是鉤狀骨受傷。

「育成感覺到疼痛。」柯拉賽後受訪時說道,「明天還會再詳細檢查,到時再看看下一步如何做,現在他的狀況就是手腕覺得痠痛,目前也只能這麼跟各位報告,明天會安排他在巴爾的摩這邊檢查,那時狀況纔會比較明朗。」

柯拉也不排除張育成可能是鉤狀骨受傷,這種傷勢伴隨着不停揮棒,常出現在棒球運動員身上,通常會使選手缺席4到6周,柯拉補充:「但我希望不要是鉤狀骨受傷。」

針對張育成的傷勢,臺灣運動醫學會前理事長葉文凌教授指出,棒球員腕部傷害的第1名是鉤狀骨傷害,且受傷時疼痛異常。鉤狀骨隔絕正中神經和屈小指肌腱,也是韌帶的附着點(如附圖),可能因爲被直接碰撞而受傷,但更多是累積的慢性傷害造成微小骨折,再受到一點點力量就真的完全斷裂。

葉文凌指出,鉤狀骨骨折除了疼痛劇烈,且保守治療通常無效,必須開刀,若只是移除小骨頭,1個月可恢復,若是內固定骨折則將免戰半年以上。

雖然張育成也可能是手腕尺側三角軟骨複合體受傷,如此修補治療的工程較小。但葉文凌認爲三角軟骨破裂不致使張育成這樣的「硬漢」如此疼痛,情況比較不像。

美國《NESN》指出,在隊友隊友杜瓦進入傷兵名單後,紅襪隊相當仰賴張育成的貢獻,過去13場比賽11場先發出賽,其中10場張育成都鎮守遊擊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