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毓思/機器人搶你的工作怎麼辦?

服務機器人Pepper已進駐臺灣部分通路。(圖/記者陳涵茵攝)

「機器人就要取代你的工作了!」這種新聞標題你一定不陌生。卡車司機可能被自動駕駛取代,人工智慧可以代替醫生做診斷,你開始不明白科技進步除了搶我們的工作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用處。但你知道總是站在勞工那一邊的哲學家馬克思,可能還巴不得我們所有人通通都被機器人取代嗎?

在你罵我胡說八道之前,讓我們先描繪出一個所有工作都被機器人取代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科技樂觀論與勞工的困境

人工智慧技術大概暫時還不會製造出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但如果只是要功能性地取代人類,這已經不是天方夜譚了。所以我們應該要惶恐多數人將面臨科技性失業(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嗎?微察歷史與科技的樂觀之士會告訴你,科技的目的是服務人類,從19世紀開始,舊的工作就不斷被毀滅,新的工作也不斷被創造。《富足:解決人類生存難題的重大科技創新》的作者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便是科技樂觀論(techno-optimism)的代言人之一,戴曼迪斯預言科技將爲人類帶來更富有的未來,而貧窮將成爲歷史。科技是歷史進步的趨力,過剩的農業乃至工業勞力,讓人類生活越來越富裕與舒適。但科技進步沒有代價嗎?難道科技性失業的惶恐只是短視者的杞人憂天?可以說是,但也不是。

首先,科技進步是有代價的。美國工作人口總人口比例在過去30年中呈現下降的趨勢(注:這不是就業率。就業率是就業人口對(就業與失業人口)的比例,工作人口比例顯示的是一個社會需要多少比例的人工作才能維持所需),如果單看16到24歲青年人口的工作比例,就業的青年人口從1948年的55%上升到1990年的60%(1960年代女性進入職場),但從此之後比例一直下降,直到2011年的45%。當然,工作人口對總人口比例從1948年以來,始終保持在55%到65%之間,可以說變化不大,但是工作人數不變,一個工作者每年的平均工作時數卻從1970年的1912小時,下降到2011年的1758小時,也就是說整體勞動需求是下降的。

最富有的矽谷無法倖免於成爲勞工運動的抗議對象,2013年時,抗議者包圍科技公司員工公車指控科技公司造成當地社區的士紳化與低收入者流離失所。美林銀行的經濟報告更曾大膽預言,矽谷累積的龐大財富將成爲「佔領華爾街」運動的下一個目標。但面對勞工權益者的指控,許多人可能會感到困惑,難不成我們要爲了給大家工作,所以就故意停留在手工時代嗎?科技提高生產效率,現在指控科技公司害人失業,豈不是有點本末倒置?對於這個說法,我講一個故事給你聽:

想像你今天是一個農夫,你種自己的田,吃自己種的食物生存,有一天科技進步到你什麼事都不用做,田就可以自動耕作,你會大叫「天啊我失業了」嗎?不會啊,自動耕作讓你坐享其成,何樂而不爲。那爲什麼在21世紀的我們要哎哎叫呢?

那是因爲在這個故事裡面你不是那個農夫,你是農夫原本用來犁田的牛。

生產效率提高對生產者當然是只有利沒有弊,但是在高度分工的資本主義社會,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生產者。在資本主義社會裡有身爲生產者的資本家創業家、僱主),與作爲生產工具的勞動者(領薪水的人)。科技進步,生產效率提升,這對生產者是一大福音,但這跟生產工具們(就是在說你)一點關係都沒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稱這個現象爲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 (capital-bia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也就是因爲技術進步而造成的資本家與勞工之間的財富不平等。在美國,勞工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從 1997 年以後也穩定的下滑。

科技作爲政治改革前提

聽完這個故事我們該恐慌嗎?一個因爲科技進步而勞力需求不高的社會,該如何迴應就業問題呢?大家可能都有聽過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就是無論工作、收入或是財產,所有公民都可以接收國家最基本的金錢資助。這個烏托邦式的公共政策被視爲迴應科技性失業問題的一種方式:當一個國家不再需要這麼多勞力維持原來的運作與財富,透過政府去重新分配財富,提供每一個公民在沒有工作下的生存保障。無條件基本收入可以說是一種體制內的迴應。

政府分配財富?你覺得這聽起來很耳熟嗎?如果無條件基本收入讓你想到共產主義,千萬不要意外,陰魂不散的馬克思在19世紀就曾預言,科技是實現平等社會的條件。

「只有當大型產業達到更高層次的發展,並且將所有的科學應用在服務資本上,機械纔會開始取代勞工。⋯⋯原本屬於勞工的活動成爲了機械的活動⋯⋯資本將勞動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引自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爲什麼科技會是共產主義的朋友?從後冷戰時代來看,資本主義無疑是戰勝了共產主義,我們對共產主義的印象不外乎貧窮與專制。爲什麼共產主義敗給了資本主義呢? 曾經存在過的共產主義社會失敗都在於計劃經濟。市場其實跟科技一樣都是提升生產效率的機制,過去的共產社會錯就錯在無法產出與資本主義社會相比的資源,以至於沒有資源可以分配。

其實很多右派經濟學家說得對,共產主義太執著於分配財富,卻忽視了共產制度的代價是降低可以分配的總財富 。但是如果科技發展到了不需要市場機制去提升生產效率的程度,甚至是幾乎沒有勞動需求時,要實現共產社會或許比想像中容易。馬克思構思的共產主義更從來不是資本主義的競爭者,而是資本主義自然發展的後果。要發展出一個不需勞力的科技社會,資本主義是必要的過程

「真正的財富製造⋯⋯仰賴科學與科技的發展程度,或者說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勞工不再是生產過程的一部份,而是生產過程的監督者。」─引自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所以明天機器人要取代你的工作怎麼辦?呃,勸你還是準備換工作吧。在你家門口的星巴克員工全部被自動化機器人取代以前,都還不要高興得太早。不過你要是哪一天領了無條件基本收入,在咖啡廳看到取代你的機器人倒咖啡給你喝,你可以考慮叫它一聲「革命同志」。

好文推薦

張毓思/《黑鏡》:難道比死亡更恐怖的,是存在?

【AI大趨勢1】馬凱/人工智慧怒濤覆舟 亦可載舟

【AI大趨勢2】魏聰哲/AI機器人如何影響失業與產業人才轉型

【AI大趨勢3】李沃牆/臺灣發展AI的五缺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張毓思,在臺灣長大,在美國流浪,目前在加州擔任媒體工作者,經營個人網站《紙上曇花》。本文轉載自《哲學新媒體》,參考文獻詳見該網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