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浪潮下,各行各業的數智化轉型正全面鋪開、持續推進,如何改寫原本的運行模式,通過新技術、新產品、新生態、新模式在“深水區”進行真正的挖掘創造,實現業務良性循環,經營可持續發展,成爲消費金融行業面臨的重要機遇與挑戰。
招聯作爲數字化運營的堅定踐行者,經過八年的持續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截至2022年末,總資產達1643億元,累計納稅超過100億元。
2015年3月18日,招聯在深圳前海正式開業。爲了更好的踐行普惠使命,招聯創立初期便堅定數字化方向,用八年深耕實踐不斷迭代,從數字化進一步向數智化升級,有力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務質效。如今“數智化”能力已成爲招聯的核心競爭力,其在普惠使命、社會責任、行業生態等方面的積極探索,也爲消費金融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奮楫爭先 數智化激活行業“生命力”
2013年開始的“互聯網金融”是中國經濟一大現象級事件,以微信、支付寶爲標誌的多種形態的互聯網金融受到市場追捧,傳統金融機構也開始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紛紛建立起移動客戶端以適應新發展格局。
線上化、移動化的興起讓敏銳者意識到這是必須把握且不可逆的發展方向。招聯自創業之初就認識到,唯有真正的線上化、數字化,才能實現小額、分散、普惠的消費金融願景,必須走“純線上化”消費金融模式的新路。
開業之初,招聯一邊發展業務一邊前瞻佈局,決定在IT基礎能力上以高效、普惠的方式匹配高頻、海量的線上化模式,自主構建了以“雲技術”爲基礎的消費金融系統,成爲“去IOE”和打造雲架構系統的消費金融公司。這一舉措令招聯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極大節約了IT成本,爲踐行普惠、讓利客戶、實現微利可持續經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技本身是一把雙刃劍,當金融服務線上化後,信用風險在無紙化、快速化的業務流程中可能被進一步放大,只有把金融科技貫穿到獲客、產品、運營、風險等各個環節,通過“精準識別、精確匹配、精細運營、精緻體驗”驅動數字化經營,解決消金業務難題,才能最大程度發揮普惠能效,深度踐行普惠金融。
風控作爲金融業務的核心和底線,是首先需要攻破的難題。招聯在貸前、貸中、貸後和徵信、反欺詐、模型等全流程的風險管理方面,通過深度挖掘內外部數據資源,利用“大數據徵信”和“雲計算”等先進技術,自主打造了基於互聯網大數據的“風雲”風控系統,強化了自身壁壘。針對欺詐手段的升級和風險事件的複雜化,招聯通過 “GPS漁網”“智能圖譜風控”“基於AI視覺的智能風盾模型”等科技應用,精準預判和識別欺詐風險,最大限度保障線上服務的極致體驗與安全。
在產品和運營層面,招聯以“好期貸”“信用付”兩大消費金融產品體系爲抓手,滿足不同消費場景、不同客戶的信貸需求。通過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手段,持續提升客戶經營和精細化管理能力,優化客戶服務體驗。
8年來,招聯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探索前沿科技在消費金融領域的應用,取得了諸多行業領先的科技新成果,連續五年獲得“深圳市金融創新獎”,形成了IT驅動、產品創新、智慧服務、互聯網風控、數字化運營、智能化催收等六大核心能力,通過數智化解決風險成本高、獲客成本高、運營成本高等傳統難題,在助力普惠減費讓利、提振民生消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因時而變 數智化創造“看得見”的價值
一直堅持將履行社會責任提升到企業發展戰略高度的招聯,已作爲行業探路者提前進入“深水區”,通過優化與提升用戶體驗不斷超越同質化“內卷”,爲金融服務加溫,進一步探索“讓信用不負期待”的更高追求。
對於長期處於普惠金融服務夾心層的“奮鬥者”羣體,招聯藉助數智化給出新解決方案,更精準的識別他們的需求,爲其提供最優質、普惠的金融服務。
疫情三年,不少奮鬥者收入減少陷入困境,在非常時期,招聯在疫情之初就啓動“微光計劃”,向500萬信用良好的復工羣體提供提額、借款降息等優惠,還在短時間內自主研發出“虛擬職場遠程辦公支撐普惠金融服務”,不僅解決了56個城市多名客服人員疫情期間的就業問題,還能爲殘障人士提供便利的就業崗位。
在多年的業務發展中,招聯發現,“多借一點紓困、少還一點減壓、晚還一點週轉”正逐漸成爲許多客戶的強烈需求。招聯精準洞察客戶普遍心理,創新人機交互的自助服務模式,在2022年創新推出“三H服務”緩解用戶燃眉之急困,呵護彼此信用,以實際行動助推構建“讓信用不負期待”的誠信社會。
據悉,“三H服務”可以通過完全線上化、智能化的方式,智能識別客戶困難和訴求,主動與客戶商量解決問題:通過智能AI交互,憑藉良好信用享受更低利率,實現價格“惠”商量;通過信用補全等提高實時審批額度,實現額度“慧”商量;通過及時協商靈活還款時間或利息減免,實現還款“會”商量,爲用戶帶來“雪後不撤炭”的溫度。“三H服務”打破了傳統金融個性化交互成本高的難點,通過科技以最低成本讀懂客戶訴求,從而真正爲客戶和社會創造價值。
健全高效的社會信用體系,不僅有助於降低消費金融服務成本,還有助於降低社會治理成本,需要做好頂層設計並抓好落實,形成全社會合力。爲進一步實現“讓信用不負期待”的和諧生態,招聯藉助“三H服務”和數智化催收等多種創新工具,與有志守信者良性交互,對蓄意欺詐者予以打擊,用數智手段維護信用,助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在消費金融行業試點和發展的探索中,早年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問題。2020年以來,消金相關政策密集出臺,監管持續趨嚴,行業進入規範發展期,因此,強化合規經營,提升風險經營能力成爲了消金機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有能力也有社會責任的公司,在以更加開放、合作的方式積極與行業共享成果,助力消費金融全行業的普惠生態進階。招聯便是其中之一。
海量的用戶基數和數據積累下,招聯發揮自身金融科技優勢,利用大數據挖掘及分析、貸後策略管理等先進技術手段,打造了一套合規、安全、高效的數智化貸後資管體系,在爲信貸風險管理把好最後一關的同時,兼顧並優化客戶體驗,將其作爲核心能力持續升級,其智能化、人性化的貸後服務,讓招聯屢屢收到客戶的認可和感謝。
其中,人工智能的應用是其技術創新應用層面的顯著亮點。據瞭解,招聯目前已啓用約2萬個完全自研的智能機器人,能以99%以上的準確率識別數百種用戶意圖,極大提高貸後管理效能。在不斷夯實自身能力的同時,招聯加強與行業共建共享,推動數智化能力對外賦能。在智能資金調度、智能資產管理服務等方面,與近百家同業機構達成合作,助力構建行業普惠生態。
在與同業保持良好合作關係的同時,招聯還以公益初心嘗試用數智化能力賦能ESG發展,助推傳統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實現降本增效。數智化賦能ESG,既是招聯踐行普惠責任、助推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實踐,也是以數字技術助力產業數智化轉型的創新嘗試。
以“普惠”爲支點,招聯的數智化核心能力正在發揮更大效能,數智化發展進化之路,也是“惠無止境”初衷的實現之路。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率先邁入數智化的招聯打造出了獨特的發展樣本,實現了從0到1、從滿足需求到創造價值、從自我進階到協同共進的成長路徑。
未來,招聯將加快前進步伐,不斷以科技驅動業務發展,以數智化經營推動降本增效,真正實現爲客戶創造價值,爲消費金融不斷探索,爲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