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現場排起一公里長隊!千名老闆街頭被工人挑

本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數據顯示,我國人口已超過14.1億人,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5.38%。不過,在我國人口保持低速增長的同時,招工市場的結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以往等待被招工的工人,變成了急招工人的老闆

01

老闆街頭被工人挑 月薪過萬難招工

這裡是位於廣州市海珠區康樂村,這條看起來有些狹窄的城中村小路上, 上千名製衣廠的老闆們拿着樣衣和招工牌,排起近一公里長隊,等着工人們光顧。像這樣工人挑老闆的招工場景正在廣州多個製衣村上演。

老闆拿着衣服樣品招人並不是新現象,整個行業年齡老化,缺乏“90後”“00後”等新鮮血液進入,加重了用工短缺。不少製衣廠把工資大幅提高,但還是招不到工人。

製衣廠老闆林女士表示,現在的工價比往年高了幾倍,有的做得快的工人,一個月一萬五六,普通的最起碼也有八九千、 一萬元。

不僅在廣東,四川成都的“淘寶村”也出現了招工難情況工廠老闆舉牌等着被工人“挑”,很多招聘廣告上標註的工資,平均月薪都在五千到八千元左右,大部分還包吃住,可即便如此,很多工廠還是無人應聘。

有工廠老闆表示, 年輕人好多不願意來做這種很一般的工作。

國家統計局近日對9萬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進行調查,數據顯示,約44%的企業反映招工難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該比例創近年來新高。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 劉愛華:很多企業反映,一線普工難招、高技能人才難招、技術工人難招。

招工難的背後是勞動年齡人口的日益短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16到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爲8.8億人,較十年前減少4000多萬人。

02

大學技工月薪上萬元 高學歷農民需求上漲

一邊是傳統制造業出現的招工結構調整,另一邊則是各地愈演愈烈的人才“爭奪戰”。在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情況下,企業正在努力把勞動力的“數量優勢”轉變成“質量優勢”。

在家電這樣一個充滿競爭的行業,人工的成本更是不斷上漲。 然而,廣東順德的格蘭仕集團卻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人才擴容行動,他們一手進行產業技工的擴招,一手高薪引進大學畢業生

格蘭仕集團總裁 樑昭賢:對於一些高端的、一流的大學生,我們畢業的起薪都是一萬元。

除了家電行業,農業崗位熱度持續高漲。某招聘平臺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農業相關企業端發佈的崗位數量同比上漲超過73%,學歷要求普遍在本科及以上,而對應的薪資待遇也頗具競爭力。數字農業商務拓展經理,年薪可達56萬元,一個農業灌溉崗也能月薪上萬。

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郭新宇表示, 現在全國48個專門類的農業院校,都在培養相關的人才。新時代的新農人已經走在了探索智慧農業的大路上。

不僅企業爭奪人才,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優惠政策,開啓“搶人大戰”。山東濟南推出“泉城人才交通卡”,在濟南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以免費乘坐公交和地鐵3年。

近年來,上海大幅降低名校應屆畢業生的落戶限制,武漢承諾大學生八折買房,鄭州給予青年人才首次購房一次性補貼,最高可達10萬元。 部分城市還對大學生創業,給予10-100萬元之間的免息或貼息貸款

數據顯示,我國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超過2.18億人,與10年前相比增加1億人。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爲15467人。2019年,中國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59867篇,佔全球份額的31.4%,排名世界第二。

2019年,中國共提交了58990份國際專利申請,首次超過美國,成爲年度全球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大的國家。人才也帶來創新力的提高,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已經達到251家,總估值超過萬億美元。

中國城市發展中心學術秘書長 馮奎教育年限的增加、教育質量的提升,有助於形成人力資本,將人口紅利轉化爲人才紅利。人才紅利可以給我們帶來更高質量的生產要素,能夠促進城市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03

人口素質紅利助力低端產業鏈轉移

隨着我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將工廠遷移至別國,這也促使我國製造業不斷轉型升級,從低端製造向高端智能邁進。

除了傳統制造企業,國內智能手機廠商也開始將產業鏈遷移到東南亞。2015年,oppo在海外的第一家手機工廠在印度尼西亞投入生產;2018年4月,小米正式宣佈,在印度開辦三家手機工廠,截至目前,小米在印度共有七家制造工廠。

這些企業僅僅是中國製造業對外轉移的縮影。近年來,國產品牌如海爾、福耀、思念紛紛在海外建廠。數據顯示,印度、越南的製造業人工成本顯著低於中國,印度尼西亞的製造業人工成本僅爲中國的五分之一。

目前普遍認爲,全球範圍內出現過四次大規模的製造業遷移。20世紀初,英國將部分“過剩產能”向美國轉移;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向日本、德國進行轉移;到了20世紀60年代,日本、德國向亞洲、拉美部分國家和地區轉移輕工、紡織等產業;20世紀80年代初,歐、美、日及部分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則把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低技術、高消耗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 張車偉:從國際上四次產業轉移的情況來看,產業一般都向生產要素成本低、經濟增長快的國家轉移。隨着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一些在中國利潤比較低的產業,向其他不發達的地區轉移也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中國城市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 馮奎:無論從過去還是未來看,全球競爭力的爭奪,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力的爭奪。

2019年,華爲啓動“天才少年”招募計劃,對部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最優秀者可以拿到201萬的年薪。事實上,早在1992年,華爲就在名校設立獎學金招攬理工科人才,並在高校雲集的北京組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