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哲聖》資訊失神 人性失溫

網絡通訊匯流的當下,內湖女童遭砍的消息,主流媒體社羣媒介中出現大量快速資訊的轉載。

血淋淋的畫面,加上各新聞平臺播放,悲傷、流淚、憤怒,輔以新聞完整的追蹤報導,恐怖的視覺震撼,因爲畫面、內容、分享,而加速我們感官激動,悲傷與失神

殺人視覺的衝擊太大,網友臉書中徬徨洗版發言,網路與媒體調查日漸詳細;這不禁讓我們思考每次這類脫序社會的異常分子,是不是因爲透過新聞流通而複製與合理化行爲?而我們又該怎樣篩選與控制資訊?

首先,這類重大社會新聞,產生「複製同質性模式」,當資訊量產生囤積與重複,有些人反感,反黑暗暴力的民粹舉動想以暴力還向暴力,也有人麻痹無感。但一些不知如何控制資訊流量的使用人,若仿效模仿,將製造下一次隱性炸彈負面衝擊。

其次,對於大多數需要溫暖與關愛的人們,在大量分享資訊擴散中,強迫去見證不曾目睹的「擬像事件」,當分享的災難恐怖畫面持續增加,最後讓我們失神,雖然感官保持警醒,外在感受卻封閉,容易掉入負面困窘與焦躁,成爲無法預期的焦躁,法國哲學家維希留就曾說了「失神癲」情境

當被殺女童母親哭訴社會病了的當下,此時的大衆媒體除了忠於報導事件真相外,更需要輔以多層面分析,增加教育與反思的報導,減少血腥畫面的衝擊,別成爲病態幫兇。

而社羣接受者應控制選擇資訊來源與數量,以免資訊超載。多與真實親人朋友對話,分享想法,才能維繫情感的支撐,冷靜控制這類資訊流量,適可而止的接觸,短暫失神後,從生活中重新黏合溫暖感受。

作者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