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汽車集團太大,ESG報告一頁裝不下?

【編者按】ESG報告一向被認爲是投資領域新話題,但是很多投資者其實都讀不懂。目前,多達近40%的上市公司會定期發佈ESG年報,截至2023年底中國一共有1800多隻A股發佈了ESG報告,不排除一些上市企業把發佈ESG報告當做例行公事。到底問題出在哪?本期ESG報告解讀,我們的分析樣本是一家ESG評分兩極化的公司——廣汽集團。在兩個ESG評級體系中,廣汽分別收穫了一個“AAA”的超高評價,和一個“BBB”的行業一般水平。其中差別,值得一探究竟。

廣汽集團( 601238.SH )之大,一頁差點裝不下。

在2022年ESG報告裡,廣汽的投資架構佔據了滿滿一篇,包括研發、整車、零部件、商貿服務、金融服務、出行服務和其他共七大部分。

它是怎麼發展成爲如此分支衆多、架構巨大的集團的?

在中國的汽車工業體系裡,央企、國企一度佔據了幾乎全部版圖。其中,央企有一汽、東風、長安三家,國企有上汽、廣汽、北汽等。乘用車領域,同爲國企的上汽和廣汽,是可以比肩央企級別一汽的巨頭。

1997年,廣汽集團成立。當時的合資模式在方興未艾的中國乘用車市場遍地開花,廣汽和本田合資的“廣本”是廣汽集團崛起的重要里程碑。這樣的合作模式延續到21世紀,廣汽與豐田、菲亞特等全球知名汽車品牌的合作都獲得了巨大成功——在廣汽ESG報告裡,整車板塊的衆多子公司,正是昔日繁榮的寫照。

在自主品牌的建設上,廣汽也沒有落下腳步。2006年,廣汽集團成立了研究院,致力於國產自主品牌的研究開發。2010年,廣汽傳祺問世,在此後數年成爲汽車領域“國貨之光”佼佼者之一。

近些年,汽車產業加速邁入新能源時代,廣汽用“埃安”品牌又站住了腳跟。但隨着“造車新勢力”的崛起、強勁對手特斯拉滲透市場、比亞迪鯨吞大量份額、行業“價格戰”硝煙瀰漫,廣汽埃安能不能成爲集團新的頂樑柱?擔憂之聲已經漸起。最新公佈的2024年2月銷量數據顯示,埃安當月銷量16676輛,同比降幅高達44.6%。

從財務角度去剖析廣汽集團經營現狀的分析已經不少。此次我們從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視角出發,來對這家汽車巨頭進行三面透視。

一份答卷和兩種得分

廣汽集團的ESG工作做得好不好?從評分結果來看,存在比較明顯的分化。

最新一份“熱騰騰”剛出爐的ESG評級,是3月6日國新諮詢發佈的2023年A股上市公司ESG評價結果。據《中國證券報》,該體系裡面一共只有四家企業獲得“AAA”評級,廣汽集團正是其中之一。國新諮詢官網顯示,廣汽集團獲得8.19的高評分。

但同花順ESG評級體系裡,截至2023年三季度的結果顯示,廣汽集團只拿到了“BBB”的評級,遠遠算不上A股市場裡的尖子生,放在行業裡也並不出彩。另外,華證指數2024年1月的評級結果、妙盈科技2023年三季度的評級結果,也都沒有給廣汽集團頂尖的評價。

放在行業裡比一比,更凸顯了市場對廣汽ESG工作評價的分化。在申萬250多家汽車板塊公司裡,國新給了廣汽全行業第二名的超高分,而同花順ESG評級只給了它全行業第25名。

爭議出在哪裡?不妨先去ESG報告裡瞧一瞧。

2022年的廣汽集團《社會責任報告》充分、詳實,能夠反映出廣汽的ESG信披工作做得非常好。

簡單從篇幅來看,近140頁的體量算是一份比較長的ESG報告。因爲廣汽集團是在A股和H股兩個市場的上市公司,因此這份報告根據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附錄ESG報告指引進行編寫,兼顧參考了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中國社科院頒佈的標準。

“關鍵績效表”也顯示了廣汽集團ESG信披工作非常充分。該表格長達7頁,從經濟(企業資產、銷量等)、社會、環境三方面提供了超百個指標的量化表現,還提供了近三年的數據,可以供讀者快速直觀進行比較。

美中不足的是,廣汽集團的ESG報告在內容劃分上稍顯晦澀。具體來說,該報告分爲“智聯精益 夯基固本”“智聯價值 移動生活”“智聯綠色 低碳出行”和“智聯和諧 企業生態”四大部分,乍一看有些不知所云、難以理解其中具體信息。展開細讀後纔會知曉,四部分分別從企業治理(G)、高質創新、環境保護(E)、社會責任(S)闡述內容。

這份靚麗的ESG報告,爲何沒有得到市場的一致高分?

E:環保屢屢被罰

雖然廣汽在ESG關鍵績效表裡面提供了近三年的數據,但是可比性存在瑕疵。

例如“溫室氣體排放密度”這個關鍵的環保指標,從2020年和2021年的7478.8、3417.9,驟降到2022年的2.6——這顯然不太符合常理。對此,廣汽集團在註釋裡表示,2020、2021年密度單位的分母爲產品總產量(汽車和摩托車總產量之和),單位爲萬輛;而2022年的數據單位是噸/百萬元人民幣。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有害廢棄物密度、總能源消耗密度、汽油和柴油耗量密度等各類“密度”指標上。統計口徑的變化本無可厚非,但既然已經列出近三年的歷史數據,請專業人士將之計算優化爲可供讀者直接比較的數字,或是更優解。

環境保護方面,廣汽集團面臨分支機構屢屢被罰的困擾。

據《每日經濟新聞》2021年報道,廣汽集團的間接參股公司——上海廣汽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因環境違法行爲,受到行政處罰,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被罰款。天眼查數據顯示,上述公司爲廣汽集團通過廣汽商貿有限公司持股的子公司。

2022年,廣汽本田還曾陷入一場較大的排放擾民風波。當時廣州市開發區某居民小區業主反映廣汽本田新能源車產能擴大建設項目工程距離居民區、幼兒園只有不到100米的距離,質疑會對周圍小區造成空氣、地下水、噪音等污染。當時廣本曾經對媒體迴應此事“該項目符合環保法規要求”。

S:多次召回、“虛標王”和員工紛爭

作爲一家汽車製造企業,質量是最重要的社會責任(S)之一。但廣汽集團旗下產品曾多次召回。

2024年“315”前夕,一些汽車業內垂類自媒體發現,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公佈了廣汽本田備案召回計劃。這一次召回12輛部分進口Acura NSX汽車,召回原因是其燃油泵存在缺陷,極端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行駛中發動機熄火。

一方面,對有隱患的產品及時召回,是負責任的企業表現。但另一方面,廣汽的召回次數有點多——據中新經緯2021年“315”期間報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當時發佈2020年全國汽車和消費品召回情況的通告,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是當年因同一類型缺陷召回數量最多的事件,兩家企業於當年5月和12月先後兩次召回多個車型,共計超過180萬輛。

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車領域,近些年廣汽埃安陷入了被叫“虛標王”的煩惱。在汽車業垂類平臺易車網上,有賬號曝光了“500公里續航的廣汽埃安Y實際僅跑200公里左右”的爭議。後來事件演化爲一場沒有定論、各說各話的“羅生門”,購車者認爲埃安虛標嚴重、維權未果,在車輛上張貼“虛假宣傳”等標語;4S店經銷商委託律師事務發去律師函,認爲該消費者言論詆譭了品牌聲譽。

員工待遇也是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2023年,廣汽豐田、廣汽本田先後裁員或削減合約工,兩起事件社會反響不一。

2023年7月,廣汽豐田被曝進行了裁員,提前終止了約1000名勞務派遣員工的合同。公開報道顯示,此次裁員是鑑於當時生產水平的調整,亦有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已經和被裁員工順利解除合同並提供補償。

2023年12月,據日本媒體率先報道,廣汽本田公司約900名合約工被削減。和廣汽豐田完整公開回應裁員有所不同,廣汽本田相關負責人向媒體透露所謂“裁員”只是終止了與勞務派遣公司的協議,已經對勞務派遣人員經濟補償,有關裁員消息不實。

G:拆分上市是公司治理焦點

在公司治理(G)方面,廣汽集團的人事變動前兩年曾被頻繁報道。

據中國經營網,2017年末,廣州市紀委監察局發佈紀律審查案件通報公告,曾任廣汽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的陸志峰被立案審查;幾乎與此同時,曾任廣汽集團副總經理、廣汽三菱董事長的區永堅也被調查。

近些年,仍有廣汽集團高層被捲入賄賂等負面信息。例如《中國經營報》等媒體2021年曾報道了電通數碼CEO被舉報“三宗罪”,其中就包括該人疑與廣汽傳祺市場營銷部高管共同做假賬貪污。但隨後牽涉其中的廣汽傳祺高管表示“舉報信所述是假的”,廣汽集團當時則表示“已注意到情況,具體情況建議詢問電通數碼”。

廣汽集團拆分新能源品牌埃安單獨上市的工作,是市場關注廣汽集團公司治理的另一個焦點。

在新能源汽車步入發展快車道後,2022年初,廣汽集團分拆埃安上市提上日程。當年3月,廣汽集團公告廣汽埃安已完成25.66億元融資,將適時啓動後者的股份制改造和A輪融資,並在未來積極尋求分拆上市。

2023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集團董事長曾慶洪透露廣汽埃安的分拆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但截至2024年初,埃安的具體上市時間仍沒有明確清晰的時間表。

雖然分拆埃安上市有重要的戰略作用,但是站在公司治理視角,如何平衡分拆出去的埃安與集團原股東的利益,始終是一道博弈難題。據《中國經營報》,廣汽集團獨立董事宋鐵波曾經對這個問題表示,廣汽埃安的員工持股和融資稀釋了廣汽集團對埃安的股份,但如果通過股份的稀釋能夠使得整體蛋糕做得更大,那麼各方投資者分得的收益依然會增加。

通過分拆上市激發公司潛力、把蛋糕做大顯然是一個美好的願景,但前提是埃安的經營情況要足夠好。

留給廣汽集團和埃安做大蛋糕的機會,正越來越有限。

【ESG投資分析師點評】

關鍵議題均無行業領先,公司治理持續軟肋。

我們認爲在整車及零部件製造行業,企業ESG表現評價的關鍵議題包括公司治理、產品安全和質量、清潔技術領域機遇、員工管理、有害物和廢棄物排放。本報告公司治理披露指標有限,披露內容缺乏詳細信息,管理架構科學性及內控機制有效性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減碳目標未披露實現方式。其他關鍵議題處於行業平均水平。

作 者 | 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