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0餘名少婦遭騙財騙色,無人報警,騙子真乃心理學大師 案件

當你聽到這樣一起案例:浙江有10餘名少婦被同一男子騙財騙色,卻無人報警,其過程令人瞠目結舌,騙子真乃心理學大師。心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麼?必然會認定該男子要麼就是模樣尚佳,要麼就是家境背景殷實,否則怎麼會一連騙上十餘名女子。

可事實卻截然相反,當警方接到報案將該犯罪嫌疑人逮捕歸案時,卻發現他竟然是一個已過花甲之年的老人,模樣也是大跌眼鏡,家境學歷之類的就更不用說了。可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騙這麼多人,難道她們一個個都識人不清嗎?

錢某出生於江蘇某偏僻農村,由於地理位置的落後,導致村中封建殘餘思想十分興盛,身爲家中唯一兒子的錢某自然也就受盡了寵愛,從小遊手好閒的他早早輟學在家混日子,眼見着交通便利,村裡其他人一個個憑藉雙手發家致富的時候,錢某也十分羨慕,便來到浙江打工。

可錢某遊手好閒慣了,不願從最底層做起,輕鬆高薪的工作又輪不上他,就這樣挑挑揀揀混日子般到了四十多歲。雖然錢某生活渾渾噩噩地過來了,但心中一直存有發財夢,他自己也十分清楚,沒有任何長項的自己根本得不到女人的歡心,於是心中便有了一個想法。

在得知一家小超市的老闆是一名離異女性時,便將自己營造成一個富商的人設去勾搭女老闆。同時爲了使自己的人設更具有真實感,錢某特地找了一家房屋中介的工作,私自住在客戶閒置的房子裡,並向女老闆暗示:自己雖然事業有成,但也想找一個知冷暖的人過日子。

獨自一人打拼事業的女老闆本就渴望有人陪伴,此時又在錢某的熱切關懷下,很快就陷入溫柔陷阱中。相處一段時間後,女老闆已經對錢某極爲信任,因此當得知錢某的“公司”陷入危機之後,二話不說將自己8萬的存款全部轉給了他。

錢某拿到這筆錢之後,立馬就翻臉不認人,爲了不讓女老闆來找自己麻煩,還特意花錢請了一個性格潑辣的女子假裝自己的妻子,隨後以正室的名義找上女老闆,爲的就是將這件事鬧大,讓女老闆羞憤而走。

一開始女老闆確實是覺得自己丟不起這個人,收拾東西離開了此地,可待自己冷靜下來之後,卻發現其中竟然有這麼多的漏洞,當下就撥打了報警電話。由於十幾年前偵查技術並不完善,再加上錢某及時離開,因此警方未能抓住他。

嘗過一次甜頭之後的錢某,至此一發不可收,於是便故技重施的再次找上離異或者喪偶且有些積蓄的女子,一直到2016年,錢某先後經對10餘名女子騙財騙色,涉嫌金額竟高達上百萬!

更令人震驚的是,除了女老闆那次之外,中間竟然沒有一個人選擇報案,只因爲她們認爲這件事實在是過於丟臉,擔心自己名譽被毀的她們,都選擇了沉默。

直到錢某遇上了開水果店的金某,他的行徑才得以終止。40多歲的金某爲了能更好地照顧孩子,便在孩子就讀的大學附近開了一家水果店,雖然當時她爲了孩子並不打算再婚,可在錢某的熱烈追求下,還是淪陷了,兩人正式確立關係之後,金某就滿心歡喜搬進了錢某的“別墅”中。

當錢某得知金某要爲即將畢業的兒子購買一套房產時,錢某見時機一到,便對金某說自己朋友有個要出售的房子,看在自己面子上可以以最低價出手給她。金某聽此十分歡喜,此時的她對錢某沒有任何懷疑,再加上自己也什麼都不懂,於是就先後給錢某轉了70餘萬,全權交給他負責。

錢是給了,可房子卻遲遲不見蹤影,甚至連錢某這個人都找不到了,當別墅真正的房主回來時,金某這才意識到錢某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想到自己大半身餘下的錢就這樣被錢某騙了個乾淨,不甘心的她立馬撥打了報警電話。

這次的錢某顯然就沒有上次那麼幸運了,警方接到報警之後根本就沒有給錢某反應時間,在他還未來得及逃走時,就將其逮捕歸案。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案中錢某故意營造富商的人設,以想要有人陪伴爲由騙取被害女性的信任,使得對方產生錯誤認知,並且做出了錢某所希望的財產處分,行爲人錢某將被害人的財物轉移之後獲得積極財產的增加,行爲已經構成了詐騙罪。

根據相關司法解釋中,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三千元以上就已經達到了詐騙罪的立案標準,而錢某先後詐騙金額共計上百萬,屬於金額“特別巨大”行列,因此已經是花甲之年的錢某必將要受到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雖說愛情不分年齡,只要不違背公序良俗,任何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但在追求幸福時,一定要擦亮雙眼,切不可被有心之人欺騙,到那時就算是後悔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