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爲何不堵了(一線行走)

傾聽多方聲音調動多方力量,把問題擺在檯面上,整體謀劃通盤考慮,才能發現痛點、找到難點、打通堵點

近來,上海市徐彙區的不少司機發現,每到上下班高峰就堵到“動彈不得”的宛平路,不堵了。

過去,市民對宛平路的“堵”司空見慣:宛平路與衡山路建國西路呈“米”字形交叉路口恰巧有高安路第一小學分校,有千餘學生就讀,早晨上學、下午放學路面停滿了接送孩子車輛,學生在車道間穿行。“每到早高峰,這條路就堵了,孩子穿行也不安全。”網約車司機朱師傅說。

前不久,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提出“一校一策”,提升轄區內58處小學的校園安全水平。對於負責校園安全的民警張雄來說,主要任務就是解決高安路第一小學分校校門口的堵車問題。一個問題背後,往往有多種原因、涉及多方困難。宛平路的“堵”同樣如此:從家長角度看,低年級學生接送是必需,開車來回是剛需;從學校角度看,地處中心城區,校園面積狹小,無法給車輛提供騰挪的空間;從街道角度看,老城區有歷史文化風貌保護的要求,周邊建築不能隨便改變用途,很難提供停車空間。

當事方各有各的難,但發現了難點、看到了難處,就找到了工作發力點。要改變“開車送學生、沒有車位道路變擁堵”的現狀,就得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在徐匯分局的組織下,學校、街道、家長代表們坐到一起,說需求、想辦法、做方案,根據道路實際情況,最大限度滿足多方需求。張雄說:“堵車時間比較集中,在早晚高峰新增停車位,至少可以緩解擁堵程度。”

經過測算和統計,三條交叉道路中車流量最小的是建國西路,街道和有關部門在這條路上劃出了幾十個限時停車位,早晨、傍晚各兩個小時,允許接送孩子的家長停車,即停即走。幾十個車位其實並不能滿足所有家長的停車需求,學校實施不同年級學生錯時放學政策,專門製作“給家長的一封信”,用文字示意圖引導停車。爲協助維護好停車秩序,確保孩子們出行安全,每天都有家長志願者在停車位邊幫忙駐點,護送孩子們安全進出校園……一段時間後,宛平路慢慢暢通了。

宛平路從堵車到暢通,是優化基層治理的一個縮影。在城市治理中,不論是交通住房還是環境問題,在可見的痛點、難點、堵點背後,都隱藏着多元化羣衆需求。要學會傾聽多方聲音、調動多方力量,把問題擺在檯面上,把難處說在明面上,整體謀劃、通盤考慮,才能發現痛點、找到難點、打通堵點,讓問題得到更有效、更長效的解決,切實爲羣衆辦好實事

作者爲本報上海分社記者)

欄目投稿郵箱:yxxz849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