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網路平臺—網路趨勢專家施典志 × 網路作家朱家安

隨着網路普及人們獲取資訊議題流通速度方式,都有了巨大的變化。從早期的部落格到Facebook、Instagram 和YouTube 等社羣平臺,乃至近日崛起的Podcast 與Clubhouse,隨着主流網路平臺的轉變,使用者經營網路內容的方式也隨之改變。(圖/林冠良)

隨着網路的普及,人們獲取資訊及議題流通的速度與方式,都有了巨大的變化。從早期的部落格到Facebook、Instagram 和YouTube 等社羣平臺,乃至近日崛起的Podcast 與Clubhouse,隨着主流網路平臺的轉變,使用者經營網路內容的方式也隨之改變。藉由網路趨勢專家施典志和網路作家朱家安的對談,回顧這些年來網路平臺對人們生活產生的影響,並預期網路平臺如何影響未來社會中的互動方式。

開啓自己的網路社交名片

在網路時代裡,稍有社交習慣的人皆難以置身於社羣平臺之外。自2007 年開始經營部落格「哲學哲學雞蛋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哲學概念而知名的朱家安,是網路社羣平臺的先驅使用者之一。求學時期,他先於「臺灣深藍學生論壇」發表人文和哲學主題文章,而後轉往「無名小站」和「Blogger 」開設自己的專頁。他認爲,當初自己會開始使用部落格,與社交需求有很大的關係,「當時無名的流行就像現在的Facebook,出門交朋友,人家就會跟你要部落格帳號,就算沒有想要製作什麼內容,也會去開一個空間。」

同一時期在無名小站任職的施典志,對此也深有印象,他形容當年的「無名」就如今日的LINE 或Facebook,形同人們在網路上的名片。雖然當年也有盛極一時的BBS 電子布告欄系統可滿足大衆的對話需求,但漸漸有許多人轉往無名,除了這個平臺兼具BBS 的功能,業者提供的免費個人相簿空間更是主要誘因,也間接促成了圖文並茂的部落格興起。

而目前以同名部落格「施典志Tenz Shih 」暢談網路科技趨勢的施典志,因工作之故得接觸各種類型的網路平臺,他發現在不同的網路場域裡,訊息的表現方式與承載量呈現了明顯的差異。「一個美食部落客若在Facebook 上寫食記,只要幾張照片,加上兩、三百字的文字敘述,大概就沒有問題,但同樣的東西放上部落格,大家就會覺得作者太隨便。現在的讀者對部落格的期待其實很高,因此後來有創作門檻較低的平臺如噗浪、Twitter 出現,大家可在上面發佈短訊息,就出現了明顯的內容分流現象。」

朱家安對此相當有感,他從現在十分火紅、以圖像溝通爲主的Instagram 感受到平臺特性與世代溝通習慣的差異,他說:「網路時代因爲資訊更迭太快,造成認知上的負擔,人跟人溝通是製造內容,但是套用到今天的網路環境,內容還得恰當地融入網路平臺設定的格式與使用習慣,纔不會顯得格格不入,而我其實一直都沒有抓到Instagram 一般貼文限時動態之間的微妙差別。」

朱家安的「哲學哲學雞蛋糕」是部落格開始流行時,大家最早認識的網頁之一,而早期的Blogger 介面,還是以文字爲主體。(圖/朱家安)

施典志透過主持Podcast,在以文字爲主的部落格之外,開闢另一種與大衆溝通的管道。(圖/施典志)

施典志,網路趨勢專家。T 客邦創辦人,曾任方格子平臺營運總監、《PC home》雜誌副總編輯、臺灣網路治理論壇秘書長。(圖/施典志)

朱家安,「沃草公民學院」主編、「簡單哲學實驗室」創辦人。長年經營部落格「哲學哲學雞蛋糕」,致力推展哲學普及化。(攝影/王志元

讓更多的好內容被識見

網路的便利和普及,每個人都有發聲、被聽見的可能性,一度被視爲可讓所有人擁有平等話語權的場域,但事實卻證明有落差,施典志指出:「當年我們在觀測無名小站流量的時候,發現大概90% 的流量集中在5% 的大咖部落客的身上,那是很極端的分佈。有能力創作好內容、吸引大家追隨的人,本來就是少數,這個現象在現今的Clubhouse 也很明顯。」

朱家安也發現在Clubhouse 裡很常見的現象是大家開了不少房間,但聽衆數量落差甚大,若爲名人開房,從一開始就會有大量人潮涌入,但其他多數房間卻聽衆稀少。雖然由名人或意見領袖經營的空間所創造的追隨效應非一般人所能企及,若能透過適當的環境營造,而不單靠網路自然汰選所產生的能見度,即有助這些內容的流通。施典志解釋,過去無名平臺便有這樣的扶植機制,讓尚未成名的潛力作者,能透過平臺的推播,讓更多人認識這樣的新星,而此機制無法仰賴國際平臺的推動,而是各個在地平臺業者可以着力的重點。

此外,施典志認爲善用網路社羣平臺的便利性,也能營造社羣的凝聚力。曾於臺北孔廟一帶工作並居住於內湖「內湖莊」的他,發現這些充滿在地生活感的老街莊,其實有着非常吸引人的魅力。例如新年期間內湖的老街會封街放炮,雖然這樣的活動已有上百年曆史,但他卻是遷入社區後才得知,「以往大家只知道鹽水蜂炮,而內湖也有這樣的活動讓我印象深刻。臺北還有很多值得發掘的事物,像Facebook 就有些社區性社團,建議可以透過串聯,帶大家認識不同的社區,也能借此讓居民對於自己社區的歷史厚度產生光榮感、提高認同感。」

網路與實體相互依存

隨着網路4G 的普及化,臺灣這兩年也開始流行以聲音錄製爲主的Podcast 和Clubhouse。面對這個新的趨勢,朱家安也與插畫家厭世姬共同錄製Podcast《按下任意鍵:不專業聊遊戲》,亦開設Clubhouse 帳號不定時開講。他認爲這類聆聽平臺並不會取代其他文字或網路平臺,而是增加一種資訊分享的管道,他說:「我們通常會在閱讀以外的時間聆聽Podcast 或Clubhouse,像是一邊上網、做家事的時候;而文字可以重複閱讀、檢索,Podcast 也很難取代。」

施典志認爲,只要善加利用每個平臺的特性,交錯運用實體與虛擬世界的資源,就能創造更多可能性。他以前陣子在關渡美術館舉辦的奈良美智特展爲例,觀展民衆若對藝術家有興趣,可以進一步上網搜尋奈良美智的Twitter 帳號,獲得更多藝術家的即時資訊。此外,儘管疫情期間無法親臨美術館,但透過臺北市立美術館的YouTube 線上導覽影片,也可感受裝置藝術家塩田千春作品的震撼力。對於當今的城市生活而言,網路與實體已然成爲彼此的延伸,若能好好交互運用,就能爲生活創造精彩火花!

透過臺北市立美術館的YouTube 線上導覽影片,無法親臨現場的民衆,也能感受塩田千春作品呈現的能量與顫動。(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7月號642期》)

《臺北畫刊7月號6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