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博物館帶你穿越到“三線”

新華社記者陳斌馮亞鬆杜哲宇

“這臺設備是1973年由天水星火機牀廠自行設計生產牙條車牀,是目前唯一存世的那個時代利用車削工藝加工齒條的設備。作爲歷史見證,它讓我們感受到三線建設對天水工業的影響。”天水工業博物館裡,講解員何璐正對一臺館藏工業遺存進行介紹。

天水工業博物館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由原天水長城控制電器廠舊址改擴建而成。20世紀六七十年代,爲響應國家三線建設號召,長城控制電器廠、風動工具廠、星火機牀廠、鍛壓機牀廠等37家企業,從北京、上海、哈爾濱長春洛陽等地陸續遷入或新建到天水,天水逐漸形成了較爲齊全工業體系發展成爲西北重要的工業城市

“當年荒無人煙處,廣大建設者艱苦創業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火熱景象如今還是很多天水人心中驕傲的記憶。”何璐說。

隨着天水市國有企業“出城入園”項目實施,老廠房逐漸被廢棄,曾經在生產一線的“明星”設備停止了轟鳴。爲搶救、保護即將消失的工業文化遺產當地決定利用舊有廠房建設一座工業博物館。

“2017年10月,博物館項目正式開工,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設,計劃於8月向公衆正式開放。截至2020年底,工業博物館已徵集到各類設備工裝190多臺(套)、企業產品近200種、文獻和圖片資料上萬件。”天水工業博物館名譽館長李寧民說

走進天水工業博物館,充滿科技感的大屏幕和老設備形成一種跨越時空對話。通過設備、文獻、視頻綜合展示,天水城市工業的歷史脈絡逐漸展開。

李寧民認爲,作爲全國老工業基地和西北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之一,天水市的工業遺存數量衆多,門類齊全。通過這座工業博物館,那些充滿時代印記的工業遺存得以保留,曾經被淘汰的老設備重新“披掛上陣”,既可以將我國工業發展的時代記憶保存下來,把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精神傳承下去,也能讓青少年感受不同時期工業科技的魅力,激發他們的創新創造精神

張軍是天水鍛壓廠職工參觀完博物館,他感觸頗深:“大量工業遺存在這個博物館‘安家落戶’,給這些機器設備賦予新的生命。我們廠作爲三線建設重要企業之一,過去的歷史在博物館裡都看得到,對我們年輕人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只有深刻感受過去創業的艱苦,才能更加珍惜今天的發展成果。”

“我們計劃邀請一些退休老工人現場講解設備使用方法和工廠歷史,還會開發一些餐飲娛樂和文創設計項目,讓博物館更有吸引力。”李寧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