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速度與激情!賽車遊戲系列漫談

保羅·沃克遺作速度激情7》這周正在國內熱映,作爲最經典賽車主題電影(大概沒有之一),《速度與激情》系列儘管最初和遊戲並無淵源,但身爲玩家多少總會將其和賽車遊戲聯繫到一起,包括此前《極品飛車》宣佈改編電影的時候,大家首先聯想到的也是這個名字

賽車遊戲,或者說更廣義的競速遊戲(Racing Game)一直是重要的遊戲類型之一。它們最早誕生在街機時代,隨着紅白機問世出現在家庭娛樂中,而當主機硬件取得飛速進步,尤其是3D技術的革命到來後,賽車遊戲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進化,最近十年更是牢牢佔據傳統三大通俗遊戲“槍車球”中的“車”一位,各大遊戲廠商多少都有在這領域代表作,更誕生不少了足以名列遊戲史的經典名字,下面就讓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賽車遊戲的歷史。

最早的賽車遊戲可以追溯到70年代,1976年南夢宮世嘉都已經分別推出了自己的賽車街機,它們也迅速成爲早期最受歡迎的街機遊戲之一。當任天堂推出FC紅白機後,不少街機上的賽車遊戲也開始移植到家用機上,儘管犧牲了不少效果,但反響仍然不錯。FC時代最受歡迎的一款競速遊戲,是任天堂在1984年推出的《越野機車》(Excitebike),最終創下了四百萬套以上的銷量,在所有FC遊戲中名列第10位——要知道在它前面的已經幾乎都是馬里奧塞爾達俄羅斯方塊這種級別的了。

而FC上其他國內玩家可能比較熟悉的“正統”賽車遊戲包括有:《R.C. Pro-Am》、《F1 Race》(大賽車)、《Road Fighter》(火箭車)等,總體來說在表現形式上無外乎俯視和後方兩種視角,畫面音效細節方面無法和街機相比,更重要的是街機的筐體在模擬駕駛這方面是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至少在90年代前期很長一段時間裡,說起專業的賽車遊戲只屬於街機領域,而這方面的代表自然就是當時街機業的霸主南夢宮和世嘉,尤其是後者。

說起世嘉當年的賽車遊戲,第一個打響名頭的當然是1992年的《VR賽車》,這款遊戲或許不是第一個把3D帶入到賽車遊戲的一款,但的確是把這個概念最早表現出來的一款,亮相不久就讓人們意識到賽車遊戲即將迎來新的進化方向。之後幾年世嘉則以兩大賽車遊戲系列《世嘉拉力》(Sega Rally)和《夢遊美國》(Daytona USA)聞名一時,唯一的缺憾大概就是因爲世嘉主機的性能問題,這幾作的家用機移植版都大打折扣,體驗原汁原味的遊戲只能到街機廳。

與此同時,南夢宮也推出了代表作《山脊賽車》,1993年發售的這款作品首次亮相同樣是在街機上,而它被更多玩家所熟悉則是和Playstation的因緣。在索尼決定進入遊戲機市場後,南夢宮一早暗地與之進行了密切合作,可以說正是因爲他們的強烈建議才讓PS獲得了更強的3D多邊形處理能力,而他們也把自己成功推銷到了索尼旗下,《山脊賽車》就此成爲PS的首發遊戲,一直到PS4之前,這系列也始終是PS家族專用的首發遊戲,隨着PS的壯大而一併成名。

不過論及PS系主機上最知名的賽車遊戲,當然還是索尼自家的《GT賽車》系列莫屬。由山內一典開創的這系列在誕生初期並不被人所看好,相比同期賽車遊戲強調速度刺激,《GT賽車》開始則主張真實的駕駛感,以及對車型、賽道等諸多細節方面的追求——這很大程度上和山內自己的狂熱愛好有關,《GT賽車》這方面對數據資料的苛刻要求甚至讓人覺得是否有必要——但最終付出得到了回報,1997年12月23日發售的《GT賽車》一鳴驚人,最終成爲初代PS上唯一一款銷量千萬的遊戲,此後的每一作也都是千萬級別的大作,索尼的王牌之一,一直到《GT賽車6》才遭遇滑鐵盧,但未來將在PS4上推出的《GT賽車7》仍然是賽車遊戲裡最值得期待的一個名字。

90年代同樣誕生的還有另一款賽車遊戲的經典,《極品飛車》系列。首作誕生於1994年,最初是由加拿大溫哥華的遊戲公司Distinctive Software所開發,被EA收購後率先在當時的新主機3DO上推出了系列第一款作品,儘管3D0最終失敗了,但《極品飛車》這個名字在其他主機上獲得了新生,從第二作開始就以每年至少一作的頻率不斷推出新作,直到2014年纔打破慣例休息一年後準備在今年復歸。而《極品飛車》也正是EA開始收購知名遊戲品牌納爲己用的第一步。二十年下來,系列已經推出了超過30款遊戲(包含外傳資料片等),累計銷量超過一億套,綜合影響力來看,可謂是賽車類遊戲當之無愧的頭號王者。

除了這些歷史長達十多年以上的老牌子,賽車遊戲的後起之秀裡,最知名的當屬微軟名下的《極限競速》系列,最早於2005年在初代Xbox上推出的一款賽車遊戲,之後一直都是Xbox系主機的重要獨佔作品,歷代銷量最高作《極限競速3》超過五百萬套,系列累計銷量突破千萬,以同期新作的表現來看已經足夠優秀,而在Xbox One發售後更是接連推出了《極限競速5》、《極限競速:地平線2》以及今年內可能問世的《極限競速6》,未來一段時間應該還會成爲主流向的賽車遊戲。

而賽車遊戲歷經二十年以上的發展,也有着自身的變化,雖然傳統意義上的賽車遊戲是競速遊戲的一環,賣點多集中在比賽本身,但也有一部分作品劍走偏鋒,鼓勵大家追求現實中不可能實現的飈速,碰撞,破壞慾望,甚至犯罪機會——這說的當然不是《俠盜獵車》——雖然很多玩家的確把GTA系列當成另類的賽車遊戲來玩。而《極品飛車》系列也時常因爲遊戲中有大量超速、非法飆車乃至跟警車對撞的設計,導致部分豪車品牌擔心影響形象而不願意授權,2006年因爲在一起飆車造成的車禍案現場發現了極品飛車遊戲,導致遊戲備受批評,之後系列在這方面有所收斂,開始於開場動畫中安排知名人物、偶像以及模特兒等給予玩家忠告,強調玩家應該僅限於遊戲中進行賽車,而於現實生活中應小心駕駛。

這方面的代表同樣也還是R星出品的另一系列遊戲,《灣岸午夜俱樂部》(Midnight Club)。主題正如其名是午夜的非法飆車。遊戲中全球的非法街頭飆車好手們將齊聚一堂,在洛杉磯、巴黎和東京展開一場激烈的街頭飆車比賽。沒有任何的規則,你可以選擇陷害你的對手、抄近道、或者以任何的駕駛方法到達終點。歐美玩家對這系列作品的強力支持讓遊戲三代PSP版最終取得了超過三百六十萬份的銷量,也是少有的在掌機上取得最高銷量的競速遊戲。

與之完全相反的是,賽車遊戲發展出來的另一個分支則是典型的全年齡向遊戲,甚至完全適合一家所有人的大衆娛樂,而這方面最成功的範例——當然不是《跑跑卡丁車》而是《馬里奧賽車》。雖然或許不少人覺得將其算入賽車遊戲有些“以大欺小”,但《馬里奧賽車》這方面的成績實在驚人,不管最初是否藉助了馬里奧的東風,現在這系列都大有資格獨立出來和任何一款其他遊戲在銷量上叫板,Wii上的《馬里奧賽車》以近三千五百萬的銷量獨佔競速遊戲的第一位,而第二位就是NDS上的《馬里奧賽車》,哪怕歷代銷量最差的WiiU版《馬里奧賽車8》也是五百萬級別可以吊打九成以上的其他賽車遊戲。

和《馬里奧賽車》的例子類似,不少“另類”的賽車遊戲都往往藉助其他遊戲,乃至其他文化的角色形象來推廣,任天堂自己的一干明星不用說,索尼有《古惑狼賽車》、世嘉有《索尼克全明星賽車》,其他如辛普森星戰、樂高等文化品牌也都有過賽車遊戲,而且不少賣得都相當不錯,和其他賽車遊戲相比這類作品更需要的則是創意,讓大家能輕鬆地享受遊戲。

至於更多的賽車遊戲,或者說競速遊戲這裡實在無法一一細述,畢竟官方統計裡已經高達3000款以上。大家或許比較熟悉的名字還有索尼PS3上的獨佔遊戲《摩托風暴》系列(MotorStorm)、世嘉的另類賽車遊戲《瘋狂出租車》系列(Crazy Taxi)、EA在極品飛車外收購的另一款《火爆狂飆》系列(Burnout)、F1方程式錦標賽的官方授權遊戲《格蘭匹治大賽》系列(Grand Prix),以自由DIY改裝組合爲賣點的《超級房車賽》(Race Driver)系列……實在是數不過來。

而最近幾年,在新一代主機上也有不少全新的賽車遊戲亮相,如《駕駛俱樂部》、《飆酷車神》或是延期多次的《賽車計劃》等,不難預測未來的競速遊戲會在畫面,細節以及體感等各方面繼續進化,一步步向着真實甚至超越真實的模擬方向而努力,對於諸多無法在現實中體驗狂飆駕駛樂趣的玩家來說,賽車遊戲長盛不衰的理由就在於此,“Fast & Furious”這個名字的意義就是最好的詮釋,速度與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