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龍旗7年 黑髮修到變白

大龍旗修復難度在於無前例可循,修復團隊一邊研究、一邊修復,煞費苦心。(臺南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雲林北港飛龍團大龍旗的修復人員基於保護旗面全程趴在架橋埋首修復,「脖子酸腰痛是家常便飯」。(曹婷婷攝)

有95年曆史的「北港飛龍團大龍旗」,昔有「臺灣第一旗」(見右圖,曹婷婷攝)封號,是目前臺灣刺繡織品文物尺寸最大旗幟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4年展開研究修復,因無照片底稿考據,修復團隊耗時7年研究、修復(見下圖,臺南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預計今年底完成。

「修復師一路從黑髮修到變白髮!」雲林北港飛龍團總幹事吳登興說,「北港飛龍團大龍旗」從塵封到再度問世,暌違半世紀之久,修復過程很辛苦,期待大龍旗再現風華,繼續流傳保存,未來成爲重要古物

95年曆史 臺灣第一旗

大龍旗是雙面三角旗幟,重逾30公斤,尺寸各爲673、535、454公分,主要材質爲布、金蔥繡線等,龍形立體刺繡爲主軸圖案半立體凸出,繡有巨龍封神榜帶騎人物海洋生物等,製作期間因黃金暴漲,繡莊不敷成本,前後歷經嘉義、臺南4間繡莊才完成,至今仍流傳「臺灣第一旗,車倒3間店俚語

1個龍首 要修50小時

大龍旗一問世,就被當時《臺灣日日新報形容全臺第一大旗」,但也因每一出陣就耗損,1970年代後未再出陣。2013年被雲林縣政府登錄一般古物,旗幟共2面,此次修復1面,文資中心動員國內外逾30名專家投入,臺灣常見30種傳統技法,大龍旗就運用26種,顯見大龍旗之於刺繡技法的重要。

文資中心指出,修復大龍旗的難度在於無前例可循,國外雖有更大面積織品修復案例,但非立體圖案,連國外專家也視爲高難度;再者,大龍旗既大且重,需動用10多人翻面,且多已看不出原本樣貌,只能循褪色布料痕跡悉心比對,找出起針、收針處,模擬最初繡法路徑再加以修復,煞費苦心。

修復人員說,光是1個龍首就花50小時修復,需全程趴在架橋埋首修復,確保不壓到旗面,「脖子酸、腰痛是家常便飯」。文資局長施國隆說,期待大龍旗修護案成爲典範,進而逐步建立臺灣織品文物修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