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零綁定性是基礎 產品多元化是契機 獨立商用車車身行業發展或更進一步

2020年,在全球汽車市場低迷的當下,中國汽車產業力挽狂瀾,特別是以重型卡車爲代表的商用車銷量逆勢上揚,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商用車銷量達到513.3萬輛,同比增長18.7%。在商用車市場形勢一片大好的背景下,一個車身細分領域——獨立商用車車身行業浮出水面。

“隨着市場的發展,獨立商用車車身企業份額預計會逐步提高。”近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原院長、碩士生導師常治斌教授分享了他的行業觀察。

■需求變化賦予了更大空間

據介紹,我國90%以上的商用車車身由整車企業的附屬車身製造廠(即整車企業自造車身)完成製造,約不到10%的份額由獨立商用車車身企業貢獻。

常治斌告訴記者,一款商用車的生命週期在20年左右,一款全新車型經過開發投放市場後,一般認爲1~3年爲市場培育期,3~8年爲快速增長期,8~15年爲平穩發展期,15年以後爲衰退期。隨着消費者個性需求以及新技術的發展,市場需求也發生了變化。

年輕一代的消費者,除了看重產品經濟性外,對於車輛外觀及駕駛室舒適性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電控自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新技術日新月異,也賦予商用車更多的內涵。需求的變化,導致商用車產品多元化,整車企業不太可能依靠單一車型參與市場競爭。而隨着產品的多元化,它們有望與獨立商用車車身企業合作設計開發,並由後者完成生產製造”。常治斌認爲。

據悉,商用車車身製造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整車企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往往會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在整車設計、動力技術研發、銷售渠道建設方面,在保留主打車型車身的基礎上,對於細分市場車型的車身生產則選擇交由專業車身企業完成。

常治斌還補充道:“商用車企業與獨立車身廠商合作開發細分市場產品,可以有效降低模具通用性差的風險。此外,細分市場產品的特點是緊隨需求,緊跟潮流,對於設計開發的時限要求較高。獨立商用車車身廠商與整車企業合作開發,可以提高效率,有助於整車企業把握市場節奏。”

助力車降本提質、增效

作爲生產資料,商用車的性價比一直備受用戶的關注,整車企業也不斷在降低成本方面做文章

在常治斌看來,商用車企業爲了使自己的產品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與獨立車身廠合作是一個雙贏的選擇。整車企業自己開發、製造細分市場產品車身,成本很有可能高於向獨立商用車車身廠採購的。他向記者分析道:一是商用車企業新推出一款細分市場車型,如果自建配套的車身產線,很可能因爲產量小導致成本高,而獨立商用車車身廠可同時爲多家整車企業提供配套,有效化解了產量小導致成本高的問題;二是整車企業建設車身廠的固定投資加大,大型獨立商用車車身廠有自己的模具廠,模具開發費用相比較低,因此固定投入的成本要低於整車企業;三是通用切換成本高,整車企業的一款模具開發出來後,就成爲其專用模具,如果對應車型沒有上量,產品所需負擔的固定投資攤銷成本大,而一般來說獨立車身廠專供車身,模具通用性較好。

記者還了解到,商用車與乘用車車身區別明顯,投資邏輯也明顯不同。商用車一般由車身系統、車廂系統、底盤系統、動力系統幾大部分組成。整車企業旗下的廠家承擔系統集成的製造,也有一部分由其他廠商製造,整車企業最後進行集成總裝供應商集成度相對高。而乘用車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一般會有多家供應商可供選擇、替代,而獨立商用車車身廠通過和整車企業聯合開發,一開始就鎖定客戶併成爲其一款車型的惟一供應商,後期被更換的難度較大,使其和整車企業的黏性高,形成戰略互惠關係。此外,乘用車與商用車車身市場的增長邏輯也並不一致。乘用車市場增長主要依靠總體市場的增長,而鑑於商用車市場整體銷量規模較爲穩定,獨立車身廠未來的增長,將主要依靠存量市場的結構變化。“降成本、提品質、增效率,是商用車車企與獨立車身廠的共同選擇。”常治斌強調。

前景可期但也面臨挑戰

目前,行業內具備一定規模的獨立商用車車身廠較少,主要包括正和汽車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十堰方鼎汽車車身有限公司、湖南同心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湖北省齊星汽車車身股份有限公司等。

“經過多年發展,一批實力較強的獨立車身廠實現了規模化生產,與整車企業的合作不斷深化,具備了與整車企業共同開發的能力,也促使後者將更多車身開發與生產轉移給獨立車身廠。”常治斌解釋說,獨立商用車車身廠與整車企業是一種互相依存的關係,商用車企業一旦選定了獨立車身廠開展合作,中途想要變更較難。首先是知識產權制約,如果與整車企業聯合開發,許多專利和知識產權屬於獨立車身廠,切換供應商面臨知識產權方面的障礙;二是資金方面的制約,因爲商用車車身廠的投資巨大,除了生產工廠外,還需要專門的模具,動輒幾億元的投入;三是時間方面的制約,切換一個配套的車身廠,承接方需要重新匹配生產能力,重新開模具需要很長時間和較大成本;四是風險較大,對於整車企業來說,切換車身廠可能會導致時間、交期質量等各方面的未知風險。“因此,商用車企業一旦與獨立車身廠形成合作關係,沒有必要切換。”他表示。

雖然獨立商用車車身廠具備一定優勢,但整個行業也面臨挑戰,常治斌認爲:“一是資金投入,獨立車身廠能否跟上產能擴大的需求;二是利潤壓力,商用車產品上量存在風險,而只有上量才能攤薄成本;三是面對不同客戶、不同產品的平臺通用率,需要有足夠多的客戶支撐;四是要通過整車企業在產品設計、質量成本、產能和交付能力等方面的考量。”

“以商用車主要構成的載貨車爲例,車身成本能夠佔到整車售價的10%左右,在目前商用車市場規模下,獨立車身廠面對的市場還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常治斌表示,獨立商用車車身行業機遇與挑戰並存,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