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養不起 別讓政策淪空談

爲扭轉人口結構弱化問題大陸官方再度放寬人口生育規定,將實施「全面三孩」政策。但回顧過去幾年「全面二孩」政策並未出現大規模「補生」現象,「三孩政策」若要避免重蹈覆轍,官方恐怕得有更多政策配套「對症下藥」,直面「生得起、養不起」等社會經濟問題,才能真正提高大陸家庭生育意願,纔不致於讓人口政策淪爲「紙上談兵」。

近10年來,低生育率、人口高齡化等現象,幾乎已成大陸人口政策不可承受之重的「老問題」,之前甫公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也無疑再度暴露出大陸人口結構性問題。而不斷放寬生育規定的做法,似乎也成爲官方解套之道。

坦白說,回顧大陸2016年放寬「全面二孩」政策後,僅在前1、2年稍稍拉擡人口生育率,隨後生育曲線又趨於平緩,從結果持平而言,二孩政策顯然並沒有達到大陸官方當初預期的樂觀結果。

如今大陸再度拋出「全面三孩」政策,成效當然有待時間觀察,但如若不能汲取二孩政策經驗,及正視房價醫療養老,甚至是時下年輕夫婦生育觀的轉變等社會經濟乃至心理現象,屆時政策美意打折扣事小,人口結構持續惡化恐令大陸官方更頭大。

平心而論,大陸二孩政策之所以未出現大規模「補生」現象,說白了與「錢」這檔事脫不了關係。當前大陸年輕夫婦面臨的是,薪水追不上日益飆漲的房價,家中年長者沉重的養老醫療負擔,以及年年攀升的小孩育兒成本,總總壓力大大降低生育的意願,怕得無非是「生得起卻養不起」。

事實上,經合組織(OECD)就有相關研究指出,要鼓勵生育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不外乎是經濟補貼託嬰服務女性就業支持及保障生育假等面向,而這幾類作法共同點幾乎都是,從生育家庭的經濟考量出發,由下而上給予實際支持。

大陸未來三孩政策若不能積極推出家庭生育的配套政策,光靠由上而下的政策一聲放寬,效果可想而知;更遑論,時下年輕人婚姻觀念的轉變,加上教育程度提高,考量職涯發展,都讓晚婚甚至不婚情形在大陸越來越普遍,而這類社會心理議題也應是政策制定過程中不容忽視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