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 | 護盤尚欠火候,A股仍弱

本週A股大跌,滬指一週累跌1.72%至2832.38點,最低曾深跌至2760.98點。深指、創指全周分別跌3.59%、4.14%,科創50指數全周跌1.66%。北交所近幾個月表現一向易與滬深背離,本週情況也是如此,北證50指數全周漲3.96%。

本週“無形之手”疑似出手護盤,且該行爲幾乎貫穿了一週,而力度最大的一次出手在週四,使當天A股走出“金針探底”走勢。然而週五雖然也有護盤行爲,但力度疑似減緩,所以多數個股再度下跌。

另一邊,本週市場對美聯儲3月降息預期減弱,可藍籌股權重較高的道瓊斯指數及標普500股指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以科技股爲主的納斯達克綜合股指雖未創歷史新高,但本週漲幅是三大股指中最大的。多隻美股科技巨頭也創出歷史新高,典型的如META、微軟、英偉達、AMD等。

美股創新高意味着牛市延續,進一步增加美聯儲延遲降息的概率。

除美股外,日本股市表現也較強,已吸引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資金流入。當國內股市成交額以縮量爲主,國內資金卻加大外圍股市投資,這股“逆流”應值得重視,個人覺得提振國內股市並吸引更多資金的迫切性已顯著提升。

這幾個月“無形之手”經常出手,但力度及持續性上稍顯欠缺,故難以形成持續性的上攻走勢。雖然民間有“一根大陽改三觀”說法,但這也只是種誇張說辭。

事實上,市場情緒回暖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別說是一天了,即便是一週時間也未必夠。以著名的1995年“五一九”行情來說,起初三天是遞次放量的,其後包括“社論”在內的各類利好頻出,這才使人氣繼續得以維持,其後場外觀望資金纔算徹底被激活,進場資金變得源源不斷……

經濟基本面方面,種種跡象顯示我們經濟立即出現“強烈復甦”的機會暫時較小。2024年我國樓市負面拖累或許會相對緩和,出口也可能邊回升,但兩者對經濟增長絕對貢獻可能不會太高。因此,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依賴消費。

2023年消費因低基數成爲GDP增長主要貢獻力量,2024年該低基數效應消失,所以消費得有實質性提升。在這種情況下,股市至少也不能拖後腿了。很難想象在缺乏樓市及股市財富效應的基礎上,消費信心能有太多提升。

本週“外力”可能已經發力,雖然週五該外力衰減,但投資者值得再多看幾天,看看未來護盤力度與決心會否出現重大改變。

12月經濟指標剛公佈,所以短期內不必有太多指望。不過,投資者可關注下春節長假期間一些經濟活動情況,這同樣能暗示經濟復甦力度。由現在情況看,旅遊等消費已有明顯改善跡象,如果未來能有進一步向好證據,那麼投資者就應該有理由加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