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西方對華錯判 源於誤讀中共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長鄭永年。(中新社

鄭永年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長,過去曾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政治經濟研究院名譽院長等職位,是長年致力於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係研究的中國問題專家

鄭永年接受《環球時報》專訪,迴應近年西方政界學界中國共產黨的誤讀、誤判甚至「妖魔化」越來越嚴重時指出,這很大程度是源於近年西方對中共研究的缺乏。

回顧1949年到上世紀70年代,即使中國當時與西方溝通很少,但仍有許多西方學者對中共進行各方面研究,然而到了上世紀80年代後,西方研究中共的人與著作越來越少。

意見領袖 受限意識形態

鄭永年分析,這一現象和西方政治社會變化有關。從20世紀70年代以後,「一人一票」的大衆民主逐漸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興起,新自由主義日盛資本地位越顯重要,政治被邊緣化

鄭永年認爲,西方許多錯誤對華政策都是源於對中國共產黨的誤讀,不研究導致不瞭解,不瞭解又進一步誤導政策制定。所謂中國專家、意見領袖從意識形態角度出發,傳遞錯誤判斷,例如「中國共產黨要崩潰」、「應該把中共和中國人民分離開來」等,認爲如果美國不糾正這些誤判,一定會在對華政策上繼續犯大錯誤。

民主與發展成功 非正相關

鄭永年強調,當西方的理論對中國的發展解釋不通時,不應簡單化地認爲是中國做錯了,而應該想想自己對中國的認知是否出了問題。

鄭永年表示,總體來看符合西方「民主」定義又同時發展成功的國家少之又少。世界銀行統計100多個國家地區中,二戰後沒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僅20多個,除北歐中東部分國家,還有「亞洲四小龍」。

他說,臺灣發展最好的時期蔣經國時代,現在「西化」後的臺灣發展反而陷入停滯。所以不要忘記馬克思的論述,經濟是基礎,政治制度是上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