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改革策略曝光!臺鐵公司化阻力多待凝聚共識 先求「效能經營」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太魯閣號出軌意外造成50人死亡、216人輕重傷的意外,掀起各界對臺鐵改革朝向公司化的討論。對此,政院表示,「組織改造方案,茲事體大,影響深遠,仍有待凝聚共識」,且必需有改革的策略思維,因此對營運模式的最後抉擇,將本於「階段性加速推進,整體性審慎評估」的策略執行。

有關臺鐵改革,交通部過去曾朝公司化方向規劃,並初步朝財務負擔、勞工權益、營運監理與安全管理層面等,7大方向着手。但臺鐵產業工會發表聲明指出,事故發生至今,交通部對於事故的釐清,不僅迴避了臺鐵對承包商責任,更沒有聚焦在事故的處理,「提出公司化的議題嚴重打擊員工士氣」。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改善臺鐵的體質,強化組織的功能,以達到保障行車安全並提升營運效率目標,政院對這些重大興革事項,責無旁貸。早自108年起政府即啓動臺鐵改革工程,這兩年多來已完成大部分的改革項目,也持續追蹤列管相關待改革事項,而關於未來的臺鐵改革,會在既有的改革基礎與成效上加速推動。

負債破千億、退撫金1年40億 臺鐵難翻身

民衆黨立委張其祿指出,臺鐵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修正之前,幾乎每年虧損100億元以上,近期每年亦仍有數十億元的虧損,累積虧損超過1300億,負債比率已近50%。

且臺鐵的公營特性,退撫支出更是龐大,從1978至2017年業已支付1336億元之退撫金,「且目前每年仍約須支付40多億元,而因舉債所須支付之利息,每年更是超過8億元」。

在財務拮据下,因此導致臺鐵的設施老舊及更新緩慢。另方面又爲撙節開支,新進人員無論是約聘僱或正職之待遇工作條件皆較其他公家單位更差,使得新進人員之流失率達30%以上,呈現青黃不接,工作經驗無法傳承,人力結構老幼雙峰化的不佳情況。

▲408次太魯閣號出軌事件,第7節車廂拖離事故現場。(圖/記者黃國霖攝)

政院規劃三階段:組織調整、解決財務問題效能經營

對於臺鐵體質的改造,羅秉成表示,首先,必需透過強化臺鐵內部組織功能的調整,來增強行車安全的保障,例如藉由橫向整合臺鐵的「運工機電」等四大系統,並建立有效的行車安全機制與精進安全設備,以提升臺鐵的安全性和營運效率。

其次,則是必需提出財務解決方案,這包括營運虧損、員工退休、資產活化等財務問題,都需要獲得解決,這樣接續選擇營運模式的空間纔會加大。

最後,以專業化的效能經營爲目標,進行營運模式的改革,各種可能選項都會在前階段的執行成效下,審慎進行政策的評估與決定。

羅秉成表示,有關臺鐵的最終組織改造方案,茲事體大,影響深遠,仍有待凝聚共識,且必需有改革的策略思維,以有效解決臺鐵所生財務虧損、提升行車安全、保障員工權益及交通平權正義等問題,因此對營運模式的最後抉擇,將本於「階段性加速推進,整體性審慎評估」的策略執行,也會持續蒐集並關注各方意見作爲日後決策之參考。

▲太魯閣號意外,造成許多家庭破碎,臺鐵改革勢在必行。(圖/記者陳煥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