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黃帝故里,功夫少林

程遂營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7月06日 10 版)

歷史上,鄭州所在地區曾是黃帝故里(今鄭州新鄭軒轅之丘)、夏都陽城(今鄭州登封告成鎮)、商代隞都(今鄭州商城遺址),和兩週(西周、東周)時期鄶國、虢國、鄭國韓國都城。所以,鄭州被公認爲我國的大古都之一,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而從知名度和文化影響力來說,恐怕還要數黃帝故里和嵩山少林寺了。

那麼,鄭州這塊土地是如何哺育人文始祖黃帝的?爲什麼又說“天下功夫出少林”呢?

黃帝的五穀

民以食爲天,吃飯問題自古以來就是老百姓關注的天大的事。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飲食發展史,這就不得不說到人文始祖黃帝與“五穀”的一段故事

黃帝生活在大約4700年前,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有熊部落首領。有熊部落活動在今天鄭州附近的新鄭一帶,黃帝就出生在新鄭的軒轅之丘。在這塊土地的哺育下,黃帝逐漸成爲中原一帶部落聯盟的首領。

黃帝部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另外兩位部落聯盟首領的不滿,其中一位是炎帝。炎帝是活動在黃河中游關中平原渭水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他也想把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展到中原地區。於是,黃帝與炎帝就在阪泉之野(今河北涿鹿東南)前後進行了三次大的決戰。最後,黃帝戰勝炎帝,統一了黃河中游地區。

接下來,黃帝要面對另一個部落聯盟首領——蚩尤的挑戰。蚩尤是生活在黃河下游東夷部落聯盟的首領。不同於炎帝部落,東夷是以狩獵、捕撈爲主的部落,善於奔走,精於射箭、搏鬥。黃帝曾經在與蚩尤作戰中“九戰九不勝”,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

黃帝經過慎重考慮後,採取了兩個辦法:第一,打持久戰。黃帝部落地盤大、人口多,利於打持久的消耗戰。第二,在糧食上做文章。黃帝親自教部落成員,“藝五種,撫萬民”(《史記·五帝本紀》)。

“藝”是“種”的意思,“五種”就是我們所說的“五穀”,是我國早期的5種基本糧食作物:黍、稷、菽、麥、稻。黃帝利用黃河中游良好的農耕條件,教百姓種植五穀,發展生產,解決百姓的基本生活問題,同時也起到了安撫人心的作用。最後,經過長達三年的戰爭,黃帝戰勝蚩尤,最終實現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統一。

黃帝的故事說明,以鄭州爲中心的中原地區是我國農耕文明發源地。爲什麼我們的祖先選中了這一個區域?《新鄭縣誌》對此有這樣的描述:地居土中,物受正氣(清·乾隆《新鄭縣誌·風土誌》)。這一區域正好位於天下之中,萬物都能夠接受天地之正氣。

通俗一點說,就是氣候適宜、四季分明、宜於農耕和人居,加上黃河沖積所形成的肥沃土壤和臨近黃河的優越灌溉條件,黃河中下游地區就成爲先民最早發展農耕的區域。

黃帝統一黃河中下游地區以後,把都城設在新鄭。此後,夏都陽城、商代隞都和周朝時期的鄶國、虢國、鄭國、韓國等諸侯國的都城,都位於今鄭州市區附近,使鄭州成爲我國先秦時期一個規模龐大的古都羣。

潁考叔、杜甫、劉讚的肉食

現代社會,雞、鴨、魚、肉,想吃就吃;但在中國古代,不僅糧食短缺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肉食就更少了。由此形成了社會不同階層在飲食上的差別,貴族和爲官者被稱爲“肉食者”,平民百姓爲“蔬食者”或“藿食者”。一般人只有在逢年過節、祭祖祀神或遇到婚喪大事的時候才能吃到肉。因此,吃到肉成了很多百姓的夢想

在春秋時期建都新鄭的鄭國,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管理鄭國潁谷(今鄭州登封西)疆界的地方員潁考叔來到都城新鄭,拜見鄭國國君鄭莊公,向他彙報工作。鄭莊公請他一起吃午飯,卻發現潁考叔專門挑出來幾塊帶湯汁的鮮肉,放在一邊不吃。鄭莊公很奇怪,問他怎麼回事。潁考叔回答,家裡有老母親,從來沒有嘗過像今天這樣美味的肉食,我想帶回去孝敬她。這說明即便是作爲地方官的潁考叔,平日裡和他的母親也很少能吃到肉。

吃肉留給“詩聖”杜甫的記憶則是沉痛的。他出生在鄭州所屬鞏義市泗水河畔筆架山下的一座黃土窯洞裡,他的祖父杜審言爲唐初著名詩人,使他從小能有機會接受教育。成人以後,杜甫懷揣夢想來到長安。

他曾大聲歌頌開元盛世的情景,“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憶昔》);也曾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來鞭撻“肉食者”的腐朽生活。

安史之亂,中原離亂,杜甫流離到四川盆地和江南地區;安史之亂被平定後,他沿着長江順流而下,漂泊到湖南耒陽。耒陽縣令用酒和牛肉熱情地招待杜甫,他已經好多天沒有吃東西了,就狼吞虎嚥起來。結果,因爲天氣炎熱,牛肉已變質,杜甫因爲吃得太多暴病而亡,一代大詩人就這樣去世了。

吃肉在當時還被用來作爲激勵青年上進的方法。五代時期,鄭州以北的魏州有一個年輕人叫劉贊父親是縣令,有微薄的官俸。吃飯的時候,父親偶爾能吃到鮮美的肉,但作爲兒子的劉贊卻不能與父親同桌,只能吃到蔬食。父親對劉贊說,“肉食,君之祿也。爾欲之,則勤學問以幹祿。吾肉非爾之食也”(《新五代史》)。

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另類的父親。不過,這並非父親不心疼兒子,而是用飲食有別這種特殊的方式在教育兒子要發奮圖強,博取功名。果然,劉贊刻苦讀書,後來高中進士,進入仕途,也享受到了肉食的美味。

潁考叔、杜甫和劉贊三個人的故事說明什麼?

一方面,以鄭州爲中心的農耕文明區域的百姓,長期過着以五穀和蔬菜爲主的生活,肉食成爲很多人一生的夢想;另一方面,災害和歉收帶來的飢餓和對於肉食的慾望,留給中國人太多沉痛的記憶,在這種記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農耕文化,往往帶有強烈的和平觀念以及深沉的憂患意識。

少林功夫家國情懷

說到鄭州,我們繞不開少林寺和少林功夫。

中國功夫到底是什麼時候起源的,很難確切說清。在武術界有一個說法“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指的是聞名中外的少林寺。

少林寺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爲安置從印度來的高僧跋陀而建。寺院位於中嶽嵩山少室山密林中,因此得名。這裡是佛教的重要派別禪宗的發源地,所以又被稱爲“禪宗祖庭”。在一千多年以前,少林寺就已經是中原地區的名寺,至今民間還流傳着“十三棍僧救秦王”的傳說

隋朝末年,諸侯混戰,盤踞洛陽的王世充自稱鄭國皇帝,成爲唐朝統一天下的最大障礙,秦王李世民(也就是後來的唐太宗)奉命征討。有一次,李世民帶領少數隨從偵察敵情時,被鄭兵發現,陷入重圍。在這危急時刻,少林寺以曇宗爲首的武功高強的十三名棍僧趕到,順利救出秦王。

那麼,少林寺僧人的功夫從何而來?

第一代掌門人跋陀在少林寺期間,有兩位弟子慧光、僧稠,有着不俗的本領,可能與少林武術有關。慧光擅長踢毽,能連踢500下而不讓毽子落地;僧稠相傳有一次在王屋山中行走,看到兩隻老虎打鬥,竟用手中的錫杖將兩隻老虎分開。後來,印度另一位高僧菩提達摩也來到少林寺,相傳他也有一身不凡的功夫。

不過,單憑以上傳說和“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恐怕還不足以使人信服。“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說法出現於明清時期,與少林武僧參與抗倭有關。

明朝時期,日本長期戰亂,一些戰敗的武士流落到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搶劫漁船、騷擾百姓,這些人被稱爲“倭寇”。爲了征討倭寇,明朝政府派出軍隊,同時也徵調了一部分民間的武裝力量。其中,少林武僧就曾被多次徵調,前後有200多名僧兵前往蘇州、上海和杭州一帶,參與戰鬥

少林僧兵驍勇善戰、善於近身格鬥,往往成爲抗倭軍隊的先鋒。比如,在上海的一次戰鬥中,武僧月空和尚面對氣勢洶洶的倭寇,縱身躍起,用手中的少林棍擊碎賊首,殺退羣賊,一戰成名。後來,月空和尚又被明政府調往福建泉州繼續抗倭,併成爲泉州少林寺的第一代方丈。

少林寺僧在“十三棍僧救秦王”和抗倭的過程中,爲少林寺贏得了巨大社會聲譽。儘管有功夫的名山古剎有很多,但少林寺和少林功夫最富傳奇色彩,也最具正義性,越來越受到百姓和武術同行的普遍擁戴。就這樣,到了清朝,“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說法已經被大家廣泛接受。

(作者系河南大學教授,《百家講壇》“六大古都”“黃河上的古都”“絲路上的古城”主講人

2021年07月06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