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啓動川普態度卻放軟 伊朗11月石油出口量將不減反增

美國伊朗石油出口制裁已從11月4日(臺灣時間11月5日凌晨)正式啓動部分國家豁免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制裁已從11月4日(臺灣時間11月5日凌晨)正式啓動,但美國總統川普態度已從最初釋放強硬信號,到隨着日期逼近而逐漸走軟,自行將進口量降到零的8個國家,現在都得到部分「豁免」,因此預計伊朗11月原油出口量將不減反增。

彭博專欄作家Julian Lee撰文指出,6個月前,這項被稱爲「史上最強大制裁」的行動,旨在將伊朗出口原油量降至零,但如今這似乎也只是炒作而已,目前看來此制裁的強度與2012年相差無幾。

隨着制裁啓動,原先已將伊朗原油進口量降至零的8個國家獲得了部分「豁免」,但目前相關細節仍相當粗略,仍待週一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的宣佈。這8個國家中包括伊朗石油的最大買家中國大陸印度,以及部分亞洲美國主要盟友國家,日本南韓。另外土耳其也將被允許繼續購入伊朗出口石油,不過這波豁免權並未擴展至其他歐洲國家。目前尚不清楚這「豁免」期的長度或這些其他國家必須將進口量減至多少才得免於受罰。

在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政策下,豁免期長度爲6個月,若各國在此期間將伊朗原油進口量再下降20%,將再獲得長達6個月的豁免權。Julian Lee認爲,川普訂定的條件絕不會比歐巴馬時期更寬鬆。

與歐巴馬時代的限制措施最大的區別在於,川普的制裁措施包括伊朗的凝結油,這是一種自天然氣中提取的輕質石油。這對伊朗來說相當重要,因爲該國的天然氣產量大幅增加,不過伊朗已擴建凝結油煉油廠,以供應國內油品需求。

自5月以來,伊朗石油的大部分買家都採取謹慎的態度。法國韓國都已於6月停止採購,西班牙及日本也於9月停購,土耳其、義大利希臘的進口量都減半,印度也大量減少,就連中國大陸兩大國營石油公司也停止購入伊朗出口石油。

Julian Lee認爲川普的選擇性「豁免」措施,可能產生不利的影響,因爲這將允許南韓及日本11月起有限度的恢復購買量,預計將輕易的超過每日30萬桶,中國大陸國有企業也可能恢復進口,而歐洲不在「豁免」名單之內,但每日減少進口的數量將不會超過10萬桶。

可以肯定的是,對伊朗制裁啓動的第一個月,伊朗石油出口量不減反增,絕對不是川普想看到的結果,不過川普大概也並非真的想將伊朗石油出口量降至零,以免導致國際油價及美國國內汽油價格大幅上漲。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