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建設取得新進展!江蘇銀行發佈2023年年報和2024年一季報

日前,江蘇銀行發佈2023年度報告。2023年年末,該行總資產超3.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20%,營收同比增長5.28%,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3.25%,不良率降至0.91%,撥備覆蓋率升至378.13%,主要經營指標繼續居行業前列。

同時,該行發佈了2024年一季報。2024年一季度,江蘇銀行實現營收209.99億元、同比增長11.72%,歸母淨利潤90.42億元、同比增長10.02%,在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高增速。

爲進一步回饋廣大投資者對江蘇銀行的關心與支持,江蘇銀行繼續保持了穩健的分紅政策,2023年度擬繼續按歸母淨利潤30%的比例派發現金股利,按照4月30日股價來計算,股息率在6%左右。

優異業績的背後,是江蘇銀行堅守智慧化戰略定位不動搖,深化業務與科技融合,加強智慧風控體系建設,持續爲經營發展提質增效,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態勢。

據悉,2023年,江蘇銀行以五年信息科技戰略規劃爲引領,以數字化轉型爲方向,堅持“體驗、效率、安全”三位一體,堅持“系統建設型”向“服務運營型”、“功能實現型”向“用戶體驗型”迭代精進,不斷深化業務與科技的有序融合,在鍛造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同時,爲客戶提供更優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江蘇銀行加速數字化轉型升級,拓寬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觸角。2023年,該行打造投融資審批、反洗錢基層減負等系列亮點項目,運用數智化技術替代重複性人工操作,持續提高經營生產力。在推動金融產品創新上,江蘇銀行孵化客戶經營平臺等全行級應用,打造“常個貸”“徐數貸”等10餘個創新產品,推進鏈式拓客等場景應用。依託金融科技領域先發優勢,江蘇銀行以蘇銀金管家、手機銀行爲重點,完成對公、對私客戶線上渠道整合,並以廳堂爲抓手,優化線下智能櫃檯、PAD等渠道交易流程,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截至2023年年末,江蘇銀行蘇銀金管家年結算資金量達到7萬億元,手機銀行總客戶數超1800萬戶,月活躍客戶超600萬戶,穩居城商行第1位,榮獲《金融時報》“最佳數字化經營銀行”獎。

江蘇銀行加快金融場景創新建設,推動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持續“進階”。利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江蘇銀行實現金融產品和服務質效雙升,不斷提升客戶體驗感和獲得感。在數字普惠服務創新方面,江蘇銀行聚焦小微企業需求,強化數字化產品適配,在產品策略、模式、功能上深入打磨,提高小微企業服務可得性,全線上產品“隨e貸”以後臺模型多元化代替產品多元化,支持小微企業超14萬戶、累計發放貸款2500億元。江蘇銀行還加快推動數字人民幣普及,創新數字人民幣應用,在農村線上產權交易、公共資源交易、普惠貸款等領域推出數字人民幣服務,目前數字人民幣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

江蘇銀行努力強化科技服務協同,提升對業務一線的服務支持力度。該行通過對公客戶經理服務、網點服務、報表數據需求等渠道扁平化受理營業網點的問題和需求,着力打造內部平臺工單服務模式,提升一線業務需求響應效率。江蘇銀行還深入推進敏態協同服務,實現跨部門快速協同,並推動“管理上收、經營下沉”,深化敏態協同研發、服務機制,提升總分支機構、母子公司和部門間的協同度,不斷提升科技對經營的賦能力度和觸達效率。2023年,江蘇銀行落地管理上收項目109個,進一步深化基層減負,釋放一線經營活力。

在智慧風控體系建設上,江蘇銀行系統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持續迭代風控模型、優化風控系統,風險管控的全面性、有效性不斷精進提優。圍繞業務創新、行爲管理、流程控制等風險易發領域,江蘇銀行加快打造風險管控核心技術,着力在數據挖掘、模型全生命週期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客戶風險畫像、模型管理平臺建設,努力形成與經營發展相適應的風險管控核心技術體系,不斷提升風險早發現、早預警、早控制水平。依託全面風險管理平臺、風險預警系統、內控與操作風險管理系統等,江蘇銀行已構築起全覆蓋、全過程的智慧風控體系,實現小微貸款不良率遠低於全國銀行小微平均不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