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Facebook臺北辦公室 上班可以卡拉OK、還能打麻將

▲ Facebook 今日舉辦臺灣辦公室喬遷舉辦入厝活動 。(圖/記者樓菀玲攝)

記者樓菀玲/臺北報導

Facebook 今日歡慶臺灣辦公室喬遷舉辦入厝活動,象徵着一個新的啓程,爲臺灣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建立更多有意義的連結。活動特別邀請到行政院院長陳其邁蒞臨,表達對 Facebook 在臺發展及加強數位科技領域發展的肯定,同時邀請到中華民國經濟政務次長王美花出席,對 Facebook 深耕臺灣給予大力支持;Facebook 全球總裁亞太區總裁 Dan Neary 也親臨臺灣新辦公室展現 Facebook 對臺灣市場的重視。

全球副總裁暨亞太區總裁唐立洋(Dan Neary)表示:「臺灣是 Facebook 很重要的市場,今天喬遷至新辦公室,代表我們對臺灣市場未來發展深具信心,也我們在臺灣長期發展很重要的里程碑,更實踐了我們去年宣佈擴大在臺投入資源的承諾,我們將持續在經濟、科技及人才面向上投入資源,期待 Facebook 將臺灣更多的機會連結起來,讓臺灣與世界連結更緊密。」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表示:「很高興 Facebook 能落實在臺投入資源的承諾,以及對長期提升臺灣數位經濟發展所做的努力,我們期待 Facebook 能將更多全球資源引入臺灣,爲產業發展創造更多新契機,實現臺灣數位轉型的願景。」

香港總經理餘怡慧表示:「Facebook 致力幫助臺灣的人、社羣 Facebook 臺灣及企業建立更好的連結,感謝政府單位、合作伙伴一直以來的支持,讓 Facebook 能在臺灣站穩腳步,新辦公室就像開啓了新篇章,Facebook 將持續與臺灣一起爲更好的未來努力,爲臺灣數位經濟發展盡最大的一份力,一起閃耀臺灣,耀眼國際。」

▲ Facebook 辦公室主打開放、無隔間,就算是上級長官也不會有自己的隔間辦公室。(圖/記者樓菀玲攝)

▲ 辦公室一角的圖書室。(圖/記者樓菀玲攝)

Facebook 臺灣新辦公室坐落於臺北微風南山佔地約 704 坪,與 Facebook 全球各地的辦公室一致採開放式空間,呼應了 Facebook 強調「開放」的企業文化,開放空間可促進員工交流,進而激發更多創新思考與創意靈感。新辦公室融入許多在地文化與特色,特別邀請到三位臺灣在地藝術設計出三面具有臺灣元素的藝術牆,將臺灣的自然景觀、傳統工藝、花卉美景融入創作當中,其中會議室名稱設計更包含臺灣在地小吃、臺灣著名地標與傳統文化等,例如:「豆花」、「擔仔麪」、「臺北101」、「廟會」等等。

▲▼ 會議室名稱設計包含臺灣在地小吃、臺灣著名地標與傳統文化等在內。(圖/記者樓菀玲攝)

Facebook 相當注重員工之間的互動,如同 Facebook 的企業文化強調"beopen“,打造開放的工作環境,促進員工交流,而 Facebook 辦公室的天花板則是反映出追求創新的精神,不過度裝潢的設計如同矽谷以及新創企業的風格,鼓勵員工保有創新的思維。特別將天花板保持 1% 的完成度,是希望提醒員工 Facebook 的使命目前僅完成 1%。

▲ 天花板刻意保留管線,提醒員工 Facebook 還有很多使命未達成。(圖/記者樓菀玲攝)

而在辦公室的牆面上都貼有與企業文化相關的海報,例如:「Be open」、「Connection」、「Focus on impact」,希望員工可以用多元、開放以及創意的角度看待所有事物,此外 Facebook 辦公室落實環保,所有員工都沒有個人的垃圾桶

▲ 辦公室的牆面上都貼有與企業文化相關的海報。(圖/記者樓菀玲攝)

▲ 還有邀請臺灣藝術家所打造的藝術牆。(圖/記者樓菀玲攝)

走到辦公室一隅,可以看到 Facebook 在辦公室位員工打造 Live Lab,目的是讓員工可以用來直播或是錄製影片,據瞭解,從燈光架設到聲音設定皆是由 Facebook 新加坡團隊特別來臺設置,而 Live Lab 裡面也提供了 Oculus Rift 跟 Oculus Go 虛擬裝置設備,讓員工可以體驗 VR 虛擬實境所帶來的全新視覺體驗。

▲ Live Lab 目的是讓員工可以用來直播或是錄製影片。(圖/記者樓菀玲攝)

▲ Live Lab 裡面也提供了 Oculus Rift 跟 Oculus Go 虛擬裝置設備。(圖/記者樓菀玲攝)

其他還有像是圖書區和遊戲區的設置,可以看到 Facebook 的辦公室不僅注重員工互動、創意激盪之外,也十分注重所謂的舒適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 在辦公室一角特別設置了 Quiet Room 冥想室,在這間小房間裡面沒有擺放其他電子產品,僅有簡單的沙發椅小桌子,目的是讓員工有個空間可以靜下來思考或是冥想。

▲ 遊戲區包含了許多人所熟悉的麻將。(圖/記者樓菀玲攝)

▲ 冥想室僅有簡單的沙發椅和小桌子。(圖/記者樓菀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