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適逢治警事件90週年,北市文化局即日起至11月5日於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舉辦紀念特展,此外,這次首度開放當年用來羈押人犯的扇形拘留室、水牢供民衆參觀,每週六上午9點有專人導覽。(江慧珺攝)
今年適逢治警事件90週年,北市文化局即日起至11月5日於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舉辦紀念特展,此外,這次首度開放當年用來羈押人犯的扇形拘留室、水牢供民衆參觀,每週六上午9點有專人導覽。
治警事件發生於1923年底,當時臺灣總督府爲壓制「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所發生的政治事件,多名臺籍知識菁英如蔣渭水、石煥長、蔡培火、林幼春、蔡惠如、王敏川等人遭監禁,處處有特務監視跟蹤,全臺陷入恐慌、人人自危。
爲使民衆瞭解政治迫害歷史與民主志士的犧牲貢獻,展覽地點選在1933年重建的舊大同分局,前身即是日據時期專責逮捕、監禁多位大稻埕地區反殖民運動領袖的「臺北北警察署」廳舍。
本次展覽重點包括《臺灣議會設置請願理由書》、《臺灣民報》、臺灣文化協會會報第四號《臺灣之文化》,以及治警事件受難者出獄時爲表彰其節義而訂製的「正義之章」與「正義女神之章」等。
蔣渭水基金會董事長顏文熙說,治警事件強化當時臺灣社會同仇敵愾的氣氛。如今事件屆滿90週年,受難者後代齊聚一堂緬懷悲壯歷史,更別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