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就是周哲先生畫的畫

周哲,《只就是周哲先生畫的畫》,水墨紙本設色,35×45.5cm。圖片提供/長歌藝術

周哲,《問鬆》,水墨紙本設色,66×44 cm,2006年。圖片提供/長歌藝術

周哲,《蕭然孑立翠生煙》,水墨紙本設色,59×84.5cm,1996年。圖片提供/長歌藝術

早在二、三十年前,一位出自江門的水墨畫家,從傳統師承中「破」出了一條文人畫的嶄新道路,他既得傳統精髓,又與當代接軌,將最深的生命投入創作,一步步發展自己的繪畫語言,創作出率意清朗、生機勃發、充滿純真意趣心靈詩畫。他是周哲,一位逝世6年多的傳奇畫家。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憶起周哲前輩的許多人,無不懷念與感傷。他是一位極度謙遜、常懷感恩的謙謙君子,而他心中深藏的文人風骨與卓越才情,如今只能在遺留的畫作中尋覓了。2007年史博館的邀請個展是周哲大半輩子創作生涯的總結,並開啓了另一個創作的高峰,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創作了大量作品,則更臻成熟化境

坎坷生涯化作一片青山

慶幸有前後幾批作品存世,使我們得以飽覽這位文人畫家深邃的心靈世界,循着他的山光水色,跟着畫中人物行吟江畔優遊林下,在獨特的筆墨意象中,領略不一樣的江門風格,一種兼具個人風貌與時代氣息的新文人畫風。11月28日由長歌藝術傳播策辦的周哲個展「只就是周哲先生畫的畫」,展名取自作品上一個大大的落款,奇特的落款蘊含了畫家無盡的心語:是自信?抑或自嘲?此中況味深沉,且待觀者體會

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其創作內蘊必然與生命相互關聯、相互激盪。周哲先生,1930年出生於江蘇泰縣,幼貧失怙,被送進貧兒院,得貴人資助學業,又在戰火中顛沛流離,輾轉隨部隊來臺。退伍後以自修方式考入文化大學美術系國畫組第一屆,進入藝術的宏偉殿堂,從此生命境遇爲之一變。

他的山水畫師承江兆申花鳥畫師承陳丹誠書法王壯爲、傅申等啓發,又得李梅樹李石樵指點素描。文化大學早期優異的師資教育使周哲如入寶山,努力探索求知,他以第一名成績畢業,留校服務,歷任助教、文書主任、講師等。在華岡近半世紀,秉持教育與公益的熱忱,他將曾經得之於師長、貴人的恩情,以一腔赤誠,竭盡所能地付出給學生、社會。

正因生涯歷經艱辛,藝術成爲他心靈的桃花源。周哲追隨江兆申多年,秉持江門注重筆墨基礎、注重讀書學養的藝術養成方式。在更深地體會與領悟之後,經過醞釀、蛻變與成熟,他在創作上揮灑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原創力。

李蕭錕譽傳統接軌當代

曾與周哲有數年同校之緣的書畫家李蕭錕,睹畫驚歎,評論道:「周哲突破傳統江門風格,注入了自己的當代感。當代感偏向視覺性,他用方塊構圖、以方折書法筆意入畫,活用了江兆申早期的山石皴法,同時吸收了明朝陳洪綬的變形主義風格;留白更是他的絕招,或連結畫面區塊、或呼應周遭的山水造形,巧妙、靈活、大膽,使得畫面虛實相生、氣韻貫通。我認爲周哲的構圖在江門學生中最爲突出,他的畫面也最具現代感。」

周哲曾經說:「畫家與畫匠不同,畫家的內心戲很重,每一筆每一畫的蒼潤飽滿,刻畫的都是走過人生的歷練。」他並曾自題:「筆拙境奇,方成大器。」在周哲的藝術天地裡,我們正可感受到那純淨溫潤的色澤、清奇拙趣的山水人物,且觀且遊且吟詩,一同聆聽那回蕩在空氣裡的山水清音,也感染到一股從書畫裡浸透出來的君子之風。

中時藝博【快來加入粉絲團按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