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賣書難撐!複合式書店崛起 蔦屋書店來臺1年展4店

▲隨着閱讀習慣改變,傳統書店不再是年輕人首選,近幾年複合式書店崛起,書店業態界線越來越模糊。(圖/記者蔡玟君攝)

記者陳佩儀臺北報導

隨着閱讀習慣改變,傳統書店不再是年輕人首選。根據財政部營利事業書籍雜誌零售業」統計顯示,全臺書店最多時有2314家,四年來共收掉151家。商仲近一步彙整5大知名連鎖品牌書店,發現書店不再以傳統書店自居,轉型複合式經營吸引人潮,如近年引起話題的蔦屋書店,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已在臺灣開了4家店

信義全球資產彙整5大知名連鎖品牌書店,發現近年來多數書店業者爲了增加營收,大幅提高零售和餐飲比例,或搭配文創雜貨一起販賣,像無印良品或家樂福等零售業者也明顯增加書籍販售品項,書店業者和零售業者的經營界線也越來模糊。此外,書店業者在選址時傾向展店在與車站共構商場百貨公司內,藉由百貨商場的人潮量拉高業績。

近年引起話題的蔦屋書店,最早由得利影視日本CCC集團合資開設,首店進駐信義區統一時代百貨,除了先選擇百貨密集的信義商圈外,並帶來日本精品雜貨和咖啡餐飲的複合式業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已在臺灣開了4家店,即將於臺中T&R商圈開幕的蔦屋臺中店面積達300坪,更加入電玩VR體驗和兒童閱讀區的規劃。同時潤泰集團也與日本CCC採加盟方式,分別進駐松山車站和內湖商圈的CITYLINK,預計8月在南港展店。

聞名中外的誠品書店,在經營策略上更獨樹一格,除了咖啡餐飲外,近期也嘗試加入黑膠音樂和料理教室,並搭配誠品生活商場,書店規模最大2,500坪。今年誠品計劃在臺灣新增4店,除了首度進駐花蓮外,接着將在臺北南西商圈、北高雄及臺中等地拓點,其中接手原新光三越的南西二館,再引進超市,未來將主打科技爲特色。

法商轉爲本土書店的法雅客,結合了3C、旅遊、運動等多元經營,在臺擁有16家店,除中友百貨店外,分店多設立於母集團新光三越。金石堂是臺灣最早的成立的書店,全盛時期曾有近百家分店,也是第一家複合式書店,不過目前店數已被誠品趕過。

而在臺已有30多年曆史的日系書店紀伊國屋,爲最早來臺的日本書店,靠着複合式經營,穩紮穩打在臺超過30年,但展店家數較爲保守,目前仍維持四家。  信義全球資產經理王維宏分析,由於書的毛利低,書店業者爲了存活,複合式經營已成爲主流,除了增加空間使用效率外,也可多元化營收來源,不然就要轉型爲小衆市場的主題型書店。面對傳統書店走入夕陽,書店業態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如果想要創造高營業額,除了在選擇進駐地點要花心思之外,更要打造不一樣的風格與體驗來搶食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