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樸的精神追求,在當下仍具強大生命力

陝西人藝話劇《平凡的世界劇照。 (出品方供圖

新年伊始,話劇《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現實主義創作倍受關注。昨晚是話劇《平凡的世界》上海站巡演的最後一場,演出後,劇場迴盪起陝北民歌,演員們鞠躬再鞠躬,觀衆鼓掌再鼓掌,熱烈的氣氛經久不歇,成爲感人至深的一幕。

這些看上去並不時尚的舞臺作品,緣何成爲都市文化消費的尖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給出的答案是:兩部話劇的原作中國當代文學的兩座高峰,經典的力量是無窮的,特別是它們傳遞出的質樸精神追求,在當下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樸素的精神敘事可以穿透時空帶來最真實的感動

經典的每一道溝壑裡,都藏着富礦路遙小說《平凡的世界》以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爲中心,全景式展現了一代平凡而不平庸的中國青年在大時代進程中跌宕前進的人生路。有評論指出,作品中那些人物及其命運,已遠遠超越了文學的範疇,它給人以勇氣與希望。作家陳忠實的《白鹿原》亦是中國精神的深刻史詩,它以50萬字鋪陳了渭河平原半個世紀的風雲變幻。這些中國廣袤大地上樸素的精神敘事,就彷彿原野粗糲的風、腳下厚厚的土,可以穿透時空帶來生命最真實的感動。

話劇《白鹿原》與《平凡的世界》有着先天優勢,它們是從經典文學土壤中長出的舞臺綜合藝術,繼承了陳忠實、路遙的蒼生厚念秦川布衣的迎風襟懷和陝西人獨有的精神特質。這些作品,一掃“咀嚼小悲歡爲大世界”的兒女情長,成爲質樸精神追求的出口。正如文藝評論家毛時安所說:“孫少安、孫少平等就是一羣追求理想和美好生活普通人,未來也都有他們的精神傳人。”這些人不僅會出現在廣闊的農村大地,在城市街頭也會與他們不期而遇。不甘平庸落後生活的他們,正埋頭苦幹,默默地改變着自己命運的軌跡

發掘本土資源優勢,再現作家筆下的時代命題

話劇《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被越來越多觀衆“圈粉”,除了文學底本的優勢,故事發源地”的本土資源發掘亦功不可沒。

“我把《白鹿原》和我的生命一起交給你們了!”陝西人民藝術劇院(以下簡稱“陝西人藝”)推出的話劇《白鹿原》,是獲得小說作者陳忠實高度認可的文學舞臺化改編。作爲小說故事“發源地”的院團,陝西人藝挖掘本土優勢,創排出了別具特色的陝版《白鹿原》。該劇不僅以全陝西演員陣容地道陝西方言呈現,並配以古樸蒼涼的秦腔老腔,展現蒼涼大地上的時代變遷。

陝版《白鹿原》2015年首演後迅速“出圈”,迄今七次晉京,六次赴粵,五次抵滬,近400場全國巡演,縱橫十餘萬公里。話劇《白鹿原》的成功,爲中國話劇民族化的探索和民族精神的表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兩年後,陝西人藝又打造了話劇《平凡的世界》,一經上演就獲得業內外廣泛認可。舞臺上的那一碾臺轉出了愛情的甜美與苦澀、生活的歡樂與悲苦、奮鬥的成功與失敗、理想的嚮往與破滅、人生的價值與體現……

編劇孟冰說,萬顆粟谷被打磨,像極了芸芸衆生的生活,經歷磨難是生活的本質,這是以博大和悲憫的情懷練就的“生命的故事”,話劇用另一種形式再現了路遙筆下的人與時代的發展命題。“想上清華大學,就來看陝西人藝吧。”在採訪中,陝西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李宣打趣道。據透露,話劇《白鹿原》創作首演後的第二年,高考考題就和《白鹿原》相關。有趣的是,話劇《平凡的世界》誕生後,又一次壓中考題。在李宣看來,經典是送給年輕觀衆最好的禮物,看着他們越來越頻繁地走進劇場,感受生活的火熱、時代的召喚,作爲創作者更應將經典的創新傳承作爲重要使命,以更精品化藝術創作迴應觀衆。(記者 童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