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大學奉權責單位改樓名 教長拚政治第一名

中原大學前天公告稱奉權責單位指示,將校內中正樓改名爲智信樓,引發討論。記者翁唯真/攝影

中原大學發佈公告,稱奉「權責單位」指示,校內中正樓更名爲智信樓。消息一出引發熱議,網友多認爲校方是受到壓力才改樓名,更好奇中正大學、中山大學會不會也被迫更名;隨後教育部承認它就是權責單位,還說中原大學可因此領到30萬元補助。教育部長鄭英耀拚政治果然第一名,前途未可限量。

中原大學在公告中附帶說明,智信樓之「智」象徵智慧,「信」代表信仰與信心,智與信的結合是聖經之核心教導,更是基督教信仰的最佳實踐。更名彰顯中原大學以基督教信仰爲創校基礎及最高指導原則的辦學理念;不過,臺北市建國中學先前也曾討論過蔣中正銅像是否要拆,但校方最先的評估是要保留融入教學及活動,兩校的作法恰成對照。

中原大學大樓更名,中原大學的說明其實不如後來教育部的說法來得清楚。教育部稱這是依據「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辦理轉型正義教育實施計劃」,中原大學配合國家轉型正義政策,併兼顧「以基督愛世之忱建校」宗旨,將中正樓更名爲智信樓,教育部予以肯定與支持,依據去年10月修訂的相關規定,提供每案最高補助30萬元。

教育部的說明,其實是不太給校方面子。大家心知肚明,大樓改名是因爲校園轉型正義,而不是爲了彰顯中原大學以基督教信仰爲創校基礎及最高指導原則的辦學理念。因爲如果是後者,中原大學已設校70年,怎麼會到今年纔想到要彰顯基督教信仰的辦學理念?

說更明白一點,大樓改名的權責單位就是教育部,給錢的也是教育部。中原大學的中正樓更名爲智信樓,當然不是爲了30萬元補助,但如果能獲得教育部肯定與支持,對於日後辦學自是利多。中原大學公告中的「奉」字,寓意深遠。

只是,校方的作法也引來網友不同意見,有人指中原大學中正樓更名爲智信樓,怎麼不乾脆叫「耶穌樓」、「抗中保臺樓」?中原大學是不是也可改叫「臺原大學」、「臺智原大學」,酸味爆表。

其實,鄭英耀對於校園正義轉型一向積極,在中山大學校長任內,就大力推動校內線上公投撤離校內蔣中正銅像,賴清德上臺後,他就成了教長黑馬;上任教育部長後,政治議題跑前面,先是宣佈不承認大陸三校學歷,這次找中原大學大樓更名,又是一次本小利大的代表作。

正如網友的質疑,中原大學中正樓更名爲智信樓,接下來中正大學、中山大學會不會也被迫更名?等於直接點名鄭英耀,他既然熱愛校園轉型正義,當了近8年的中山大學校長,還撤除蔣中正銅像,當上了部長,又怎能只對中原大學下手,是不是也應該要求中山大學一併改名?以表達對老校長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