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潮玩的全球生意:全球化視野+國際化審美,“潤物細無聲”傳遞本土化元素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樑施婷 深圳報道

中國品牌如何做全球的文化生意?泡泡瑪特給出的答案是:全球化視野,國際化審美,本土化元素。

近日,泡泡瑪特亮相第二十屆文博會,展示了北京城市限定系列衍生品,吸引了大量潮玩愛好者駐足,成爲現場人氣打卡點。

“LABUBU這個IP形象現在在全球非常火爆,我們用這樣一個年輕消費羣體非常喜歡的形象,融合城市文化元素,嘗試打造城市新的文化地標。”5月24日,在開展期間,泡泡瑪特國際集團副總裁陳曉芸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她認爲泡泡瑪特打造的潮玩作品應該屬於無國界的文化,以知名的IP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的呈現是美好的、潮流的。

專訪中,她也提及泡泡瑪特在主題樂園方面的發展情況,泡泡瑪特城市樂園宣佈二期項目將啓動規劃設計,泡泡瑪特將繼續樂園業務的延展與探索,目前已與一些省份進行接洽。

成爲全球化潮玩品牌

這是泡泡瑪特第四次參加文博會。“一年一度的文博會是國家級的文化盛會,我們也感受到這是非常好的行業交流平臺,也越來越成爲一個國際化的品牌。”陳曉芸觀察到,近幾年文博吸引了越來越多海外國家的參展,自2018年“出海”以來,泡泡瑪特海外業務增長非常快,希望通過文博會的舞臺,展示更多泡泡瑪特的形象。

從2023年財報來看,泡泡瑪特在海外市場的增長強勢。在業績說明會上,泡泡瑪特表示,預計2024年集團營收增長不低於30%,海外市場營收增速不低於100%。

自2020年,泡泡瑪特在首爾開設海外第一家門店以來,泡泡瑪特不斷拓展全球化業務,2023年海外線下門店數量增加至80家,機器人商店則淨增50臺達到159臺,並首次進駐法國、馬來西亞、泰國、荷蘭。

“海外市場給了我們很多意外驚喜,2018年泡泡瑪特通過跨境電商出海的時候,中國文化企業出海的並不多,這對於我們是全新的嘗試。”陳曉芸表示,近年來,泡泡瑪特在海外培育了更多本土的粉絲,海外業務不僅在商業上提供了新動能,也讓中國潮玩文化不斷走向世界。

據瞭解,今年,東南亞和東亞依然是泡泡瑪特出海的重點地區,未來公司將計劃進一步進入印尼、菲律賓、越南等國家開店。

陳曉芸表示,泡泡瑪特是中國品牌,但做的是全球藝術文化的挖掘。“泡泡瑪特IP的創作者,來自全球不同文化背景,這些藝術家給我們呈現的潮玩作品是無國界的。”陳曉芸認爲,泡泡瑪特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化視野,國際化審美的潮玩品牌,摸索出海路徑的同時,也是對產品和藝術風格的再摸索。

透過泡泡瑪特在全球的影響力,陳曉芸表示,希望能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呈現中國元素。比如2023年,泡泡瑪特推出庭前墨梅手辦系列,以一首詠梅的古詩作爲創作靈感,融入中國的水墨風,並運用了水轉印的工藝製作,實現月銷量過萬。

延伸IP產業鏈

近年來,泡泡瑪特圍繞IP孵化與運營、潮流玩具與零售、主題樂園與體驗、數字娛樂四大領域,構建了覆蓋潮流IP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平臺。

2023年9月,泡泡瑪特首家城市樂園在北京朝陽公園開園,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集齊了MOLLY、THE MONSTERS、DIMOO、SKULLPANDA和PUCKY等經典IP身影。樂園的森林區還擁有沙地、蹦蹦雲、滑梯組合、林下游樂及小小迷宮等無動力裝置。

陳曉芸表示,樂園的運營還沒有經歷完整的一年週期,但在這半年多以來已經看到非常驚喜的成果。“我們看到了用國潮主題IP做的沉浸式樂園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遊樂場很多,但是有黏性IP、有沉浸式體驗、有各種演藝、能與IP角色親密接觸的樂園帶來的體驗是不同的。”她說。

近日,城市樂園與朝陽文旅集團簽訂了“泡泡瑪特城市樂園二期”文旅開發合作項目,意味着泡泡瑪特城市樂園二期項目將啓動規劃設計。

陳曉芸透露,目前已經收到來自國內其他省份的接觸,希望把樂園落地當地,“很多地方我們現在也在調研中,未來泡泡瑪特肯定還會做樂園業務的延展,深圳也是我們的備選之一”。

泡泡瑪特方面透露,2023年樂園表現超出預期。其中,樂園人流量和公司預測持平,但是二消率遠高於預測水平。旗下IP THE MONSTERS通過泡泡瑪特樂園成功破圈,收入3.68億元,同比增長39.9%。

對樂園未來的發展,泡泡瑪特表示,公司的長期目標是做一個世界級、綜合的、大型的樂園。中短期目標則是將樂園當做一個孵化器,使其形成多樣的商業業態,變成有想象力、可複製的項目。

在IP的發展上,泡泡瑪特還將拓展遊戲、動畫等相關業務。在接受專訪時,陳曉芸預告今年6月泡泡瑪特第一款休閒娛樂小遊戲即將上線。“大家喜歡的IP,從辦公桌上的潮玩,到身邊的衍生品,再到週末遊樂的沉浸式樂園、移動終端,不遠的將來我們還會上線積木、卡牌業務,這些IP會跟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結合,成爲人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陳曉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