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輪上的3.0大國

今年,一個詞反反覆覆被提及:消費

對於中國,乃至於全球的經濟發展而言,2021年,都是決定命運的轉折之年。在剛剛摘掉貧困大帽的中國,消費質量是人們生活幸福程度最直接的反映。未來的經濟藍圖,或有兩面:一方面是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的發展速度。而另一面,關乎老百姓的生活福祉:打通消費瓶頸。

今年,國家第一次將關於消費的定位落腳到“汽車”這件“小事”。

國家未來將推動汽車等消費品,從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落筆“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這一願景。換言之,不僅要在國民能不能買這件事上,減少約束;更要致力於讓更多國民開上車,開好車。

問題來了:爲什麼國家這麼關心老百姓開車這件事?

車輪子,中國國力意味深長的題眼

或許,行遠至於心遠。一個敏銳的經濟研究者翻開國人汽車消費的藍圖,就會發現,國人對於汽車消費真實的態度,或許多多少少可以投射出國力的實質。

1992年,中國股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上漲。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開放了15只股票的漲跌幅限制,實行“T+0”交易規則,引發股市暴漲,15只股票平均創下了一日上漲105%的奇蹟。

5月25日,滬市上漲至1429點。嗅覺敏銳的人相信:股市,能讓人一夜暴富。

一夜之間,上海和深圳的交易所門口排滿了抽籤購買股票的人羣。大家都奔着一個目標去,排隊,炒股,賺錢,然後轉身去買牛仔褲,買錄影機,買日本小汽車……

某種意義上,他們,也代表了改革開放養富的第一批中國人。席捲世界的金融危機剛剛落幕,中國成爲了資本最具活力的埠口,這標誌着中國真正進入了一個“開眼看世界”的狀態。物質的空前豐裕,萬維網帶來的信息開放,讓中國遠離了以低工資政策抑制消費的時代,對中國人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似乎這一切,都在爲消費主義的萌芽創造條件,而我們現在所說的“中產”,此時也正在崛起。

那點在內心長久被壓抑的物慾逐漸點燃,而私家小汽車,則是當時國人對“物質”崇拜的最好代表。早在中日建交之前的1964年,豐田皇冠車型就已經開上上海的街頭。一句氣吞山河的廣告詞就已經在中國家喻戶曉:“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這句廣告非常“中國味”,也能彰顯彼時的賣車心態。

那是一個把汽車當作奢侈品的年代,開上高檔車是無數“中產”國人的夢想。實際上,不管是日系還是德系,90年代,進口車在中國的定位可以用一個詞概括:高端

這是汽車消費1.0時代。人們都在時代的廣場上尋找自己的紅燈籠,而汽車夢,就是那點在燈芯裡的燭火。車企所做的,本質上也只是滿足少部分人的渴望。

30年,成就三個汽車消費時代

從“只買貴的”,到“重新發現”汽車,寫照了汽車消費的下一個時代。小康時代翩然而至,中國人對於消費的態度也在變化。漫畫裡,主人公甩動的長髮與AE86一起,沿着秋名山的水溝超車了更貴的GTR。

汽車消費2.0 的關鍵詞,就藏着這代85後、90後的文化載體裡,它的名字,叫做“個性”。

儘管60後、70後仍然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但第一代獨生子女涌入市場,卻真正激活了許多可能性。從追周杰倫到對諾基亞等科技產品的追捧,國人的消費觀逐漸趨於個性化、多樣化。在這個基礎上,消費品構成了城市居民新的“社會識別系統”。

這股個性風潮同樣刮到了汽車界,那時外觀個性、簡潔、運動、經濟適用的車型日漸流行。

在中國汽車消費起步階段就引領趨勢的合資車企再次佔了先機,看準了年輕羣體個性化消費趨勢,助力了國內多元消費觀的發展,在不同階段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馬路上,不同類型、不同國家的品牌,你方唱罷我登場。

某種意義上,這10年的競爭式發展積累了大量關於中國市場的經驗。車企發現,“創新”仍是打動消費者最重要的理念——不僅僅是產品外觀的創新。科技創新、服務創新,乃至於概念創新的先行者,一定會快速佔據下一個時代。

當千萬輛汽車在中國的馬路奔騰,消費者和製造商共同在思考這件事情:汽車於我的意義。或者說——“汽車,能爲中國人,做些什麼?”的時候,汽車3.0時代開始了,它與身份彰顯、與澎湃的個性或多或少都遠離了許多。“返璞歸真”是此中的真意。

這像極了莎士比亞那句話,“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只要塵世的幸福”。

當風潮落幕,汽車消費變遷30年,連同着一代代中國人的內心,從躁動走向平和,中國人終於理清了汽車消費背後的意義——它,應爲“塵世幸福”的一部分。

量產幸福”,契合着這個時代中國人的消費精神

率先嗅到大勢所趨的企業佔據優勢。近年來,動作引人矚目的,依舊是那個將第一輛日本製造開入中國的豐田。

在幾次消費觀念變遷的大潮中,豐田一直沒有失位,這使得這家企業一直保持着對技術、觀念創新的高敏感度。比較有代表性的事件,是2017年起,豐田推出了TNGA的概念以及相關車型。

TNGA,即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的縮寫,即提高汽車的基本性能打造出衆的商品力。它涉及到了:汽車研發、設計、生產、採購等全產業鏈價值在內的創新體系,目的是將零部件共通化程度不斷提升,最終達到70%甚至80%。

如此來極致控制生產成本,把更多的成本用於更先進的動力系統、更豐富的配置、更高強度的車身材質、更高級的底盤結構上等等。

一言以蔽之:豐田劃時代的TNGA,落到了“質價比”三個字上。

爲什麼要嗑“質價比”?2020年,豐田汽車的掌門人豐田章男,用樸素的語言揭示了豐田的哲學:“不是要把企業做的多大,而是提供能讓世人感到幸福的產品和服務。”演講的最後,他用四個字去濃縮了這個觀念——

“量產幸福”。

不僅僅因爲疫情對乘用車市場的衝擊,“量產幸福”觀念誕生的土壤,恰恰折射的是市場30年發展以來的真相。塔尖已經足夠漂亮,而腳下的長尾市場卻嗷嗷待哺——在全世界範圍之內,都發生着與中國這個超級經濟體相似的故事:汽車消費觀念,已經嬗變到了新的階段。

某種意義上,在TNGA架構下,國產最新的SUV 車型,廣汽豐田威蘭達或許就是“量產幸福”價值的最好呈現:原本用在高端車型上的三種四驅系統,被用到了20多萬的車型上,更多消費者得以感受到既好開、又安全的“豐田式”品質。

1964年第一臺純進口豐田皇冠豪邁地駛入中國,價高質優,被捧爲“皇冠上的明珠”;2020年,果斷採取技術下放,廣汽豐田嘗試讓更多人得以感受到技術帶來的快樂。從“束之高閣”到“人人可愛”的轉變,可辨的是廣汽豐田爲代表的車企對中國市場、或者說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捕捉與適應。

更多的消費者,在這場變局中獲得了更大的尊重。的確,關於買車這件事,視覺消費、身份彰顯始終存在,但是功能消費仍是不變的核心。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僅保有500萬輛,尚在萌芽階段,而高端乘用車的市場不及1成,這是中國的國情:汽車市場的成功,不在於一小撮頭部消費者木秀於林的作用,而在於未被滿足的低線市場無窮的想象空間。

小鎮青年遠遠未被滿足,合用的設計、飽滿的駕駛樂趣、安全性,適合全世界的大多數使用場景,它們帶給中國人以信心、以自由感。這是消費背面,可以觸摸到的“幸福”;也是車企,值得量產而不打折的“幸福”。

主動尋變的廣汽豐田,算準了中國消費者的心。

當然,我們無需把功勞都記在車企身上——這種幸福感,其實是由奮鬥的中國人,與品牌共創。二者以30年之交,彼此認知;而中國,也以30年跨越式的經濟發展,漸漸塑造起可以讓我們擡頭面向未來的消費精神:汽車是人實現“理想生活”的助力。汽車夢,或者關乎其他任何類型消費品的理想,都必須迴歸到服務於“人”。

這個人,其實就是中國人心中理想的自己:他有工作,有家庭,有生活意趣,有慈孝,更不乏理想。他的人生,有一腳油門的轟鳴,更值得路上的萬千風景。

宏偉的十四五啓幕,意味着這個宏大的、關聯民生福祉的中國消費市場,亟需被世界重新認知、重新聆聽。

這一次,國家給了提示:不妨從擰動鑰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