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新發展格局利好世界(望海樓)

“開放是國家進步的前提,封閉必然導致落後。”11月19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演講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要全面深化抗疫國際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復甦,並對“構建新發展格局”與“實現互利共贏”的內在關係深入闡釋。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市場潛力將充分激發,爲世界各國創造更多需求;中國開放的大門將進一步敞開,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中國的對外合作將不斷深化,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積極構建以國內循環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戰略抉擇,既立足中國自身發展階段和發展條件,又充分考慮經濟全球化和外部環境變化。

一方面,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內居民消費水平日益提高,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外循環”模式悄然改變,內需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數據顯示,中國外貿依存度由2006年的67%下降到2019年的近32%,經常項目順差同國內生產總值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現在的不到1%,2008年以來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7個年份超過100%。這些意味着,中國經濟若要“更上一層樓”,就必須牢牢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深化供給結構性改革,促進“供給”與“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形成良性循環。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分工,離不開更加有效地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非但沒有停止,反而更加堅定:盡己所能爲國際社會提供抗疫援助、全國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由40條減到33條、自由貿易試驗區由18個增至21個、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強化深圳浦東改革開放舉措、積極簽署並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些實際行動都表明,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羣體超過4億、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預計未來10年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製造業成爲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對充滿風險與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而言,中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敞開開放的大門,必將擴容新市場、帶來新機遇、增加確定性、注入正能量

陽光之下,一滴水珠很容易蒸發,而汪洋大海卻永不幹涸。這,便是團結的力量放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聚焦神州,中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疫情終將過去,勝利必將到來。我們相信,只要大家攜起手來、同舟共濟,堅持開放合作,暢通內外循環,世界經濟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爲本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