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會替外國人討回薪資,網友:農民工遇到欠薪,工會能幫忙嗎

我都知道,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工會這個組織是很牛的,很多企業的老闆寧可得罪政府官員,都不敢得罪工會。

在西方體制中,工會不屬於政府的行政單位,類似於民間的團體,不受政府的管控,有自己的一套準則。但政府有監督的責任,工會一旦出現行爲越軌的舉動,比如煽動工人鬧事等等,警察會找工會,甚至勒令工會執行工會準則。在工會準則中,工會有義務處理工人矛盾,而不能煽動工人鬧事。

作爲工人,工會是他們的強大後盾,工人遇到什麼事情,首先就會向工會尋求幫助,而工會也義不容辭。工會除了爲工人維權之外,還會根據一些法規,對企業進行鉅額罰款,甚至罰得企業老闆傾家蕩產。

這就是工會的厲害之處。

正因爲如此,外籍男子馬克來中國工作,遇到中國企業拖欠薪資的情況下,沒有去找律師維權,而是找到當地的工會。當地工會積極出面,爲馬克討回了17萬的薪酬,還有30萬的獎金。

如果馬克是中國人,那麼,他能夠拿到薪酬和獎金嗎?

答案不言而喻!

可我們那些進城打工的工人們,辛辛苦苦在烈日下煎熬,到頭來連工資都拿不到手,去討要薪水,還會被冠上惡意討薪的帽子。

是不是很生氣?

爲什麼外國人在中國能夠享受到如此特權,而中國人自己卻享受不到。

武漢警方爲外國人火速找到自行車……

外國留學生在中國高校每個月有補貼,住單身公寓……

中國的有些景點外國人能進,中國人卻不能進……

中國人去職能部門辦事,直接給你臉色,只要外國人一來,立馬堆起笑臉,屁顛屁顛給辦利索……

這樣的現象實在太多了。

大清已經滅亡了一百多年,在洋人面前,中國人的腰桿子,怎麼還沒有直起來呢?

我們國家也有工會,民國時候的工會,會與西方工會一樣替工人出頭。暗殺大王王亞樵,最初也就以工會的名義,聚集了一大幫安徽籍的工人,纔敢與上海三大亨對抗。我黨最初也是也是以工人階級爲主的組織,後來才慢慢演變成工農聯盟。

在建國之後,工會起到了很大的凝聚力作用,工人階級在社會主義初期的建設中,起到了驕人的成績。不過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對於那些退休的工人來說,如果你問他們:工會具體做什麼工作的?

估計99%的工人都回答不出來。在工人的眼中,工會就是過年過節發福利的單位,一條毛巾或者一套工作服什麼的。

工人遇到什麼事情,都會去找廠裡的領導,沒人去找工會。久而久之,中國的工會便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變得一個尷尬的存在。

現在的工會組織仍存在,只不過比清水衙門還清閒,養着一大幫拿工資看報紙喝茶的人,僅此而已。

並不是每個地方的工會都這樣,橫店的演員工會就很不錯,表現出了與西方工會一樣的性質,也是屬於民間公益組織。

橫漂在橫店演員工會辦理了證件之後,就是演員工會的人。羣演在劇組受到欺負,或者劇組拖欠薪酬,只要找到演員工會,問題都能解決。

在橫店,無論多麼大牌的劇組,都不敢得罪演員工會,而演員工會也只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會無故干涉劇組拍戲。

沒別的意思,希望各地的工會能夠向橫店的演員工會學習,起到真正的工會作用,替工人撐腰,完善工會機制,讓普通的臨時工、農民工遇到惡意欠薪的情況,也能有好的渠道去尋求幫助,而不是隻對洋大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