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呼籲:徹查加拿大對原住民犯下的所有罪行

(原標題:中國呼籲:徹查加拿大原住民犯下的所有罪行

【文/觀察者網 鞠峰】

今日(22日),多個國家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呼籲,對上月加拿大一所寄宿學校發現的200具兒童骸骨,及加拿大對原住民犯下的罪行進行獨立調查。中方發表了聯合聲明

上月,加拿大種族滅絕又添“鐵證”。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盧普斯的一所印第安人寄宿學校舊址地下,發現了215具原住民兒童的遺骸,最小隻有3歲。多家媒體跟進報道稱,這些兒童骸骨或是“冰山一角”,原住民羣體也呼籲加拿大政府繼續搜尋遺骸。

“我們呼籲,對所有針對原住民,特別是兒童的犯罪,進行徹底、公正的調查,讓該爲其負責的人接受法律審判,併爲受害者提供充分的救濟,”中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公使蔣端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上發言稱。

蔣端朗讀的是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伊朗、朝鮮、敘利亞和委內瑞拉的聯合聲明。

隨後,加拿大又拿新疆的所謂人權問題說事。在蔣端發表講話後,加拿大代表40多個國家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前往新疆,調查被指控的所謂“大規模拘押穆斯林”的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白俄羅斯代表65個國家作共同發言,強調尊重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干涉主權國家內政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香港、新疆、西藏事務是中國內政,外界不應干涉。支持中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

2015年,一項經過6年的調查顯示,加拿大的住宿學校強制讓原住民的孩童和家人分開,實際上構成了“文化種族滅絕”。

加拿大駐聯合國大使萊斯利·諾頓(Leslie Norton)對人權委員會承認,發生在坎盧普斯印第安寄宿學校的事情“不是例外,也不是孤立的事件”,長達數十年的時間內,原住民兒童遭受了嚴重的不公正待遇與虐待。

“就像總理特魯多指出的,我們同樣承認,原住民仍然面對系統性種族歧視和不公正待遇,”諾頓同時表示,加方正在解決問題,幫助(原住民)社區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坎盧普斯的第一民族部落5月28日宣佈,在該市一所印第安人寄宿學校舊址地下,發現了215具原住民兒童的遺骸,最小隻有3歲。

事件曝光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28日發推宣稱,這一消息“讓他心碎”,並形容這是對加拿大歷史“黑暗而可恥的一章”的警示。

當地時間5月30日,加拿大全國所有聯邦機構建築的國旗,包括首都渥太華議會大樓頂部的國旗,全部降半旗

此次事件還只是對這所印第安人寄宿學校的首個初步調查結果。根據坎盧普斯•塞維潘克第一民族的聲明,他們將繼續對該校舊址開展調查和探測,其他初步調查結果預計將於6月中旬公佈。

坎盧普斯印第安人寄宿學校於1890年在羅馬天主教會領導下成立,1978年關閉,是加拿大各地印第安人寄宿學校系統的一部分,其目的在於強行同化原住民兒童。這些寄宿學校將原住民兒童從家中和社區帶走,禁止他們講母語或進行文化活動,違反規定的原住民兒童往往會遭到殘酷的虐待。

坎盧普斯印第安人寄宿學校舊址,圖自:澎湃影像

加拿大和解與真相委員會在對此類印第安人寄宿學校的調查文件中指出,這些由加拿大政府資助的學校實質是在進行“文化種族滅絕”,目的是徹底摧毀原住民的文化和語言,“同化”這些民族使他們“不再作爲不同的民族存在”,從而擺脫對原住民的法律和財政義務並奪取其擁有的土地和資源。

據英國《衛報》報道,在提交給該委員會的文件中,前坎盧普斯學生描述了該校的惡劣條件。上世紀20年代就讀的喬治•曼努埃爾(George Manuel)說:“每個印第安學生都散發着飢餓的味道,學校冬天寒冷且不衛生。”

該文件還提到,學生們經歷過麻疹、肺結核、流感和其他傳染病的爆發,許多人因此死亡。如1935年一份關於該校麻疹死亡的報告就顯示,“該校285名學生住在5間宿舍裡,非常擁擠。當流行病暴發時,在這種住宿條件下,病人和接觸者無法進行恰當的隔離。”

被強制送入印第安人寄宿學校的原住民孩童,視頻截圖

類似的情況在加拿大各地的印第安人寄宿學校普遍存在。加拿大和解與真相委員會2015年的調查報告顯示,自19世紀40年代起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有至少15萬名印第安人兒童被強制送入此類寄宿學校,大多數人都曾遭受過可怕的身體虐待、強姦、強迫勞動和其他暴行。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在2008年的一篇報道中還提到,有相關文件顯示,部分印第安人寄宿學校在加拿大政府知情的情況下,故意對原住民兒童進行所謂的“營養實驗”。此類實驗迫使受試兒童維持飢餓狀態,再給予或不給予他們維生素或某些食物,以進行對照實驗研究“營養補充的效果”。

而這些印第安人寄宿學校的“同化教育”往往也是毀滅性的。CBC稱,絕大多數從這些學校走出來的原住民兒童在回到保留地後,根本無法融入故鄉的文化,學校糟糕的“技能教育”也使得他們既無法幫助父母,也很難在城市裡找到工作。

殘酷的虐待行爲更是造成大量原住民兒童死亡。加拿大和解與真相委員會表示,已確認至少4100名兒童在這些寄宿學校裡死亡。由於相關文件和資料有不少已經損壞損毀,可能還存在大量未被發現的死者路透社指出,此次發現的215名死者很可能就沒有包含在死亡數字內,直到遺骸被發現之前,他們可能一直都不存在於記錄之中。

推薦閱讀:

聯合國委員會建議大堡礁列爲瀕危,澳大利亞被害妄想:中國促成的

【文/觀察者網 齊倩】大堡礁是澳大利亞著名旅遊勝地,但近年來,當地珊瑚礁生存環境面臨嚴峻挑戰。6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建議,爲保護生態環境,大堡礁應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然而,此舉引發澳大利亞強烈不滿。澳大利亞一直認爲,大堡礁一旦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便會影響當地旅遊業,故而一直抗拒此事,並在國際上大力遊說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中國又成了“背鍋俠”。澳大利亞環境部長帶頭渲染“陰謀論”,聲稱教科文組織的決定“受到外國的影響”;包括《澳大利亞人報》在內的多家澳媒更是將矛頭直指中國,原因居然是,“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主席是中國人”。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2日迴應稱:“就像澳大利亞一些人一直以來出於意識形態偏見散佈涉華謠言和虛假信息一樣,有關說法完全是毫無根據的抹黑污衊。”

澳環境部長蘇珊·利(資料圖)

近年來,澳大利亞大堡礁珊瑚白化威脅繼續升級,珊瑚礁生存環境面臨嚴峻挑戰。早在2017年,航空調查便顯示,南部珊瑚礁大面積遭到破壞,近50%的淺礁在兩度爆發的白化事件中死亡。

所謂“白化”是由於氣候變暖,給珊瑚蟲提供營養的海藻死亡,而造成珊瑚羣失去色彩而變白的現象。

爲保護大堡礁的珊瑚,澳大利亞於2015年提出一項“大堡礁2050長期可持續計劃”,這也是澳政府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所提建議的對策。

但計劃提出6年後,大堡礁的生態環境並沒有得到明顯改善。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爲,澳大利亞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進展不足”,並於6月22日建議將大堡礁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委員會稱,大堡礁的惡化在過去10年裡加速了,從長期來看,大堡礁的前景已經從“很差”降到了“非常差”(very poor)。大規模白化現象表明,澳政府在實現“大堡礁2050計劃”方面“進展不足”。

該委員會還要求澳政府應該“作出更強有力、更明確的承諾”。

澳大利亞大堡礁(資料圖)

近年,大堡礁珊瑚頻繁大面積白化死亡。圖自中新網

然而,此舉引發澳大利亞強烈不滿。

綜合澳大利亞新聞網(news.com)、《澳大利亞人報》等澳媒22日報道,當地時間6月21日晚,澳環境部長蘇珊·利(Susan Ley)和外交部長佩恩(Marise Payne)分別致電教科文組織總幹事,表達了她們對這一舉動的“強烈失望”(strong disappointment)和“困惑”(bewilderment)。

“很明顯,這背後有政治因素;很明顯,這些政治因素已經破壞了適當的程序……我認爲這是令人震驚的。”蘇珊·利在澳大利亞議會上暗示,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建議出於政治動機。

她還聲稱,教科文組織不久前才讚揚了澳政府在大堡礁方面的工作,“就在一週前,我們還得到保證說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於1976年11月,由21名成員組成,負責《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實施。2017年11月14日,中國當選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任期4年。中國的教育部副部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田學軍擔任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主席。

在議會上,當被問及她上述發言是否針對中國時,蘇珊·利拒絕回答。

但澳方一名匿名官員向路透社透露,中國對世界遺產委員會的立場負有責任,澳方“將就此提起申訴”。

路透社22日報道稱,多年來,澳大利亞一直在國際上大力遊說,希望大堡礁免於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因爲一旦如此,大堡礁將失去聯合國遺產的地位,使其對遊客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此外,澳政府如何處理這一問題也可能影響國內政治,因爲每年約有500萬人參觀大堡礁,爲昆士蘭州提供了近7萬個工作崗位。

澳媒向中國“潑髒水

與此同時,澳媒則直接向中國“潑髒水”。澳大利亞新聞網在22日的報道中矛頭直指中國,僅僅是因爲“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主席是中國人”;《澳大利亞人報》的新聞標題,竟堂而皇之地寫成,“中國帶頭對大堡礁的(生態)健康打了場‘伏擊’”。

在22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到此事。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就像澳大利亞一些人一直以來出於意識形態偏見散佈涉華謠言和虛假信息一樣,剛纔你提到的有關說法完全是毫無根據的抹黑污衊。”

趙立堅迴應,圖自外交部網站

澳方的行爲,簡直令人哭笑不得,就連他們本國人也看不下去了。

“任何政府都沒有渠道介入世界遺產委員會的決定,這一建議是由世界著名科學家提出的。”澳大利亞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海洋負責人理查德·萊克(Richard Leck)對於澳政府的說法顯得不屑一顧。

萊克認爲,澳政府在大堡礁保護方面做得不足。他告訴路透社,他和其他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一同遊說了13名教科文組織專家組成員,以達成這一建議。

澳大利亞知名珊瑚礁生態專家、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目前在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卓越研究中心任職的特里·休斯(Terry Hughes)則在社交網站上火力全開。

6月22日,休斯在推特連發多條推文,怒斥莫里森政府在大堡礁問題上不作爲,還甩鍋給中國。他寫道:“教科文組織提出的的建議草案,是基於澳大利亞關於大堡礁珊瑚數量減少的事實之上。甩鍋給中國,是在愚蠢地轉移矛盾——由21個國家組成的委員會將做出最終決定。”

他還指出,澳政府有意地隱瞞氣候變暖是珊瑚死亡的真正原因,並無意採取有效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將需要國際制裁”。他警告莫里森政府,如今,教科文組織建議將大堡礁列爲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推文截圖

除科學家外,澳大利亞一些政治人物也選擇與莫里森政府“割席”。

澳前總理陸克文發佈推文稱,保護大堡礁是澳大利亞人的責任,而氣候變暖和化石能源行業毀了大堡礁。澳大利亞獨立議員、環保主義者扎裡·施特格爾(Zali Steggall)也認爲,這一進展“不應該讓人感到意外”。

據澳大利亞新聞網報道,施特格爾22日表示:“環境部長如今對這一建議和聲明措手不及。事實上,‘莫里森政府正在履行承諾,並做所有需要做的事情’,這都是假話。”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曾經拋出過想要在2050年時讓澳大利亞實現“碳中和”的“宏偉計劃”,但這個計劃幾乎頃刻之間就被他領導的執政聯盟內部給否決了。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英國《衛報》去年曾報道,莫里森拒絕就“到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的目標”做出承諾。他只說,該國希望儘快實現碳中和,但不能損害其依賴大宗商品的經濟。

“莫里森拒絕就2050達成零碳排放作出承諾”,報道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