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礎產業薄弱 大而不強

賢明

屈賢明是中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並擔任中國工程院製造業研究室主任、工信智能製造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高端裝備產業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等職務,並曾參與《中國製造2025》編制。

中國工程院去年底發佈《2020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介紹2019年整體制造業水準。對此,屈賢明17日在觀察者撰文《我們現在有四大短板,搞不好都能導致一個產業窒息》指出,當前最需要解決產業基礎再造、產業基礎高級化問題,希望再過3、5年能在技術上、品質效益上接近德國日本水準,更預計中國在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機率相當大。

屈賢明表示,中國傳統產業民生產業總體處於世界領先,優勢明顯。在高端裝備製造業中,中國約1/3處於世界領先或世界先進。在高端技術製造業中,中國約1/5處於世界領先或先進。

其中世界領先有5大產業,包含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裝備、紡織服裝家用電器;處於世界先進程度有6大產業,如航太裝備、發電裝備、新能源汽車鋼鐵石油化工、建築材料。但坦言大部分領域差距較大,其中以4大產業最明顯。

屈賢明表示,這4大短板都是可以導致一個產業窒息的。第一是積體電路及其專用設備,這也導致中興華爲事件。第二是作業系統工業軟體;第三是航空發動機,第四是關鍵材料。他說,即便再經過5年,發展差距依舊會很大,這些問題是歷史欠帳,但必須解決。

此外,《2020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指出,基礎產業增加值全球基礎產業增加值比重下降,被認爲「大而不強」。屈賢明分析核心原因是「基礎薄弱」,包含大量零組件元器件和基礎材料仍依賴進口,如果國外企業不提供或不按時供貨,中國企業就會被「卡脖子」。例如中國高鐵里程已超過3萬公里,然而一些關鍵零部件,像是能承受時速350至400公里的軸承,至今還得買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