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快拋售美債是“去風險化”,華盛頓只能怪自己

據美國最大的財經媒體彭博社週四報道,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政府總共出售了533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

中國拋棄美債,華盛頓只能怪自己。拜登政府把美國武器化,勾結歐盟凍結俄羅斯數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是一種公開搶劫行爲。它產生了惡劣的影響。

俄羅斯總統拜登結束訪華時,接受俄羅斯記者採訪。他表示,美國利用美元訛詐是一個“愚蠢的巨大錯誤”。他形象地比喻說,美國“居然在鋸自己騎着的那根樹枝”,“ 給自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普京在訪華時表示,去美元化不可逆轉。90% 的中俄貿易現在用人民幣和盧布結算。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跟隨這一腳步,拋棄美元。

另據俄衛星通訊社報道,瑞士經濟專家克勞迪奧·格拉斯認爲:“減少對美元的投資是一個明智的決定。自2021年以來,黃金的表現比美元債券高出75%。此外,美元幾十年來一直被用作政治武器,並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下任意沒收資產。很明顯,西方文明正在被他們自己的腐敗和腐朽的政治制度所毀滅。”

去年7月,厄立特里亞總統會見普京時表達類似的觀點。他說:西方將其全球貨幣體系作爲武器。他接着說;:“他們根本沒有製造任何東西,他們只是在印錢。全球貨幣體系一直是他們的武器之一;以美元和歐元爲後盾,並被用於制裁”。

533億美元也許只是滄海一粟,但意義重大。中國拋售美國債券,是按照拜登所說的“風險化”,對美國及其經濟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

首先,中國出售美國債券將導致對美國債券的需求減少,從而給利率帶來上行壓力。隨着利率上升,美國政府和消費者的借貸成本都可能上升,從而可能減緩經濟增長,阻礙投資。

此外,中國從美國債券中撤資表明,中國對美元的穩定性和更廣泛的美國經濟缺乏信心。作爲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之一,中國減少對美國資產持有的舉動削弱了美元作爲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並可能削弱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的價值。

中國出售美國債券將產生地緣政治影響,加劇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美國總統拜登宣佈對一系列中國進口商品大幅提高關稅,而他的前任特朗普(Donald Trump)表示,如果當選,他可能會對中國商品徵收60% 以上的關稅。

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決定,可能被視爲對貿易爭端和地緣政治對抗的報復措施,進一步加劇了這兩個經濟超級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彭博社認爲,“隨着美中貿易戰重新爆發,中國出售美國國債的速度可能會加快”,特別是如果特朗普重返美國總統寶座的話。

這家美媒還稱,10年來,中國一直在緩慢減持美國國債,但現在它正迅速拋售美國國債。隨着中國出售美元資產,其黃金儲備在國家官方儲備中的比例已經上升。根據央行2015年以來的數據,4月份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比例攀升至4.9% ,爲歷史最高水平。

總之,中國從美國債券轉向多元化投資的決定是多方面的。它反映了地緣政治的變化,中俄夥伴關係的加強,以及對美元作用的擔憂。此舉是否會重塑全球金融格局仍有待觀察,但它突顯了國際關係中不斷演變的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