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慄翹楚)1月5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召開第八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新形勢、新要求,研究部署重點工作任務。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彭森出席會議並作總結講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艾作工作報告。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彭森在會上發言。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會議指出,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爲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擘畫了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明確了新時代新徵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爲新時代新徵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指明瞭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於智庫來講,既是政治學習,也是業務學習。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到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觀點、新理論、新思想的精神實質。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以實際行動在新時代新徵程中找準新定位、實現新作爲、作出新貢獻。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現場。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彭森表示,黨的二十大提出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重要任務,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打響改革的攻堅戰,加快改革的頂層設計,敢於突進深水區,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面對新矛盾新挑戰,衝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各領域基礎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上發出明確信號,在積極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市場化改革的文件。黨的二十大強調“兩個毫不動搖”,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也十分具有針對性。一系列市場化改革舉措的提出和落地,無疑可以爲高質量發展開闢道路,爲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提供動力。
對於研究會下一步工作,趙艾指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其必須高度重視政治建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以政治建設引領科研工作和其他各項工作,確保辦會的正確政治方向。加強改革辦會,在研究領域高舉改革旗幟,在重大問題研究和各項科研工作上,不斷推動科研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拓展研究領域,不斷完善與加強自身建設。推動開放辦會,以重大課題研究爲抓手深化與各方合作,以重要論壇爲平臺開展交流合作,以學界媒體界深度合作推動對外交流。注重創新強會,要積極建言獻策,聚焦重大改革問題研究,貼近改革一線,走進地方和企業開展研究。着力人才興會,構建高質量人才網絡體系,廣攬各方面人才充實科研隊伍,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會議最後指出,2023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有關部署和安排,根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繼續集中力量深入開展改革開放重大問題研究。
北京市、上海市、河北省、河南省、江蘇省、廣東省、海南省、遼寧省、陝西省、福建省、內蒙古自治區、廣西自治區等全國多地體改研究機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理事等參加會議。部分副會長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表示要共同努力,繼續圍繞中央決策部署和國家大政方針,深入研究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重大理論、政策和實踐問題,積極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