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漫畫諷刺澳軍真實暴行,澳總理氣炸

(原標題:中國漫畫諷刺澳軍真實暴行,澳總理氣炸

【文/觀察者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今天上午在社交媒體推特發文,引用了自稱“戰狼畫手”的中國青年畫家@烏合麒麟 諷刺漫畫,譴責澳大利亞士兵阿富汗平民、兒童的暴行。沒想到,僅2小時後,這幅犀利的作品就令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惱羞成怒,親自下場拍視頻對線。

今天下午,畫家烏合麒麟對觀察者網表示,希望莫里森好好面對現實,處理好本國問題,而不是把重點放在譴責別國作者基於事實的創作上。

諷刺的是,趙立堅相關推文已被推特平臺摺疊。

趙立堅譴責澳軍暴行,莫里森竟稱“中國應羞愧”

近日,一份由澳大利亞法官經多年調查後撰寫的報告顯示,澳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爲“練手”,殘殺39名阿富汗平民。報告裡的細節觸目驚心:有一次,被指控同情塔利班的兩名14歲男孩被割喉,屍體被裝進袋子扔進附近的河裡。

這個細節也成爲烏合麒麟此次的創作依據,這幅名爲“和平之師”的作品,還原了澳大利亞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的殘忍行爲,描繪了澳大利亞士兵用一把帶血的刀,威脅抱羊的阿富汗孩童的場景。下方配文“別害怕,我們是給你帶來和平的。”

烏合麒麟作品《“和平之師”》

看到這幅再現澳士兵踐踏人權的殘忍行爲的作品,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竟然“自信滿滿”地公開回應,聲稱趙立堅的推文“非常有攻擊性,令人震驚(offensive, appalling)”,宣稱“中國政府應當感到十分羞愧”,要求中國道歉。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國防軍司令坎貝爾已於11月19日承認了軍隊在阿富汗犯下的罪行,併爲此道歉。

趙立堅於今(30日)晨9點30分發出的推文,已被推特摺疊。

趙立堅推文被摺疊

趙立堅發佈烏合麒麟的作品並表示,“對於澳大利亞士兵殘殺阿富汗平民和犯人的行爲感到震驚。我們強烈譴責這種行爲,並呼籲他們爲此事負責。”

在趙立堅推特發出僅2小時後,莫里森公開宣稱,這幅“令人反感的”(repugnant)推文,包含一張“僞造的”圖片,意指本國士兵用到威脅一名孩童,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用官方推特賬號發佈的,這種行爲“令人震驚”,所有澳大利亞人、澳大利亞士兵都覺得被深深冒犯(deeply offensive)。

莫里森竟稱,“中國政府應當感到十分羞愧,這種行爲使他們的國際形象受損。”

莫里森要求中國道歉 (天空新聞視頻截圖)

“澳大利亞尋求中國外交部的道歉,並立即刪除有關內容,”莫里森再次強調,“這是一張僞造的圖片。”

儘管再三宣稱圖片是“虛假”的,但是烏合麒麟新作的創作基礎,是澳大利亞政府已經承認的,真實發生在阿富汗的慘劇

澳軍殘忍虐殺阿富汗平民被曝光

據澳媒此前報道,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最高上訴法院法官保羅·布里列頓,經過4年多的調查,於19日發佈了一份有關戰爭罪的報告。

截自 觀察者網 視頻,下同

這份報告讓澳大利亞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的虐殺行爲徹底浮出水面:澳大利亞特種空勤部隊(SAS)涉嫌謀殺了39名阿富汗平民,殺死這些手無寸鐵的人有時只是爲了讓年輕士兵“嗜血”。士兵們會因此沾沾自喜,清點人數,然後把電話、武器等物品放在屍體上,爲慘無人道的謀殺事件編理由。

報告的細節更讓人驚恐:被指控同情塔利班的兩名14歲男孩被割喉,屍體被裝進袋子扔進附近的河裡。一位目擊者回憶說,“士兵們會做壞事以融入團隊。這成爲嬉笑的一部分。”

布里列頓法官說,澳大利亞特種部隊的行爲是對澳大利亞國防力量“可恥及深刻的背叛”。

澳大利亞國防軍司令坎貝爾承認澳軍罪行

當地時間11月19日,澳大利亞國防軍司令坎貝爾承認了軍隊在阿富汗犯下的罪行,併爲此道歉。他表示:“一些巡邏士兵自行執法、破壞規則,編造故事,編造謊言,殺害囚犯。”

此前,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也表示,“報告內容令人震驚”,並稱澳軍在阿富汗犯下的罪行削弱了澳大利亞的國際地位。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轉發莫里森言論反駁道,“這幅廣泛流傳的畫作譴責了澳大利亞特種部隊殘忍謀殺39名阿富汗平民。莫里森憑什麼因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使用這幅照片而感到憤怒?他要求中國道歉,簡直荒唐可笑,厚顏無恥。”

胡錫進推特截圖

今天,烏合麒麟對觀察者網表示,“希望莫里森好好面對現實,處理好本國問題,整頓駐外部隊風氣,避免以後再出現類似的國際慘劇,而不是把重點放在譴責別國作者基於事實的創作上。”

延伸閱讀

澳大利亞要去WTO告狀?澳部長:最終還是中國說了算

對於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傾銷問題,我商務部日前終於出手整治。值此之際,澳方又拿之前的大麥關稅說事。今年5月,中國宣佈對澳大麥徵收合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當地時間11月29日,澳貿易部長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接受採訪稱,就中國針對澳大麥的關稅問題,澳政府仍在繼續計劃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此前外媒曾透露,澳大利亞曾提出申訴,要求中國複審對澳大麥“雙反”關稅,但遭到拒絕。

但對於這一決定,澳政府以及行業內部因擔憂此舉會使“貿易衝突升級”而意見不一。伯明翰也直言,不論是否上訴至WTO,最終是否撤銷反傾銷措施“都由中方決定”。

與此同時,澳總理莫里森在當天稱,中澳關係令人擔憂,澳大利亞處在困難時期,但他保證政府“將盡一切努力”嘗試與中方解決貿易問題。

伯明翰接受採訪,視頻截圖

貿易部長:繼續計劃上訴至WTO

中國商務部27號宣佈調查機關初步認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存在傾銷,決定從明天起採用“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其比率將在107.1%至212.1%之間浮動。

對此,澳貿易部長伯明翰稱,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將對該行業造成“毀滅性打擊”,使其業務無法存續。在此之際,澳大利亞媒體和政客又打起了大麥關稅的“小算盤”。

中國一度是澳大利亞大麥作物出口的“最大客戶”。澳大利亞政府公佈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約70%的大麥出口到中國,2018年的貿易額一度高達15億澳元(約合人民幣70.5億元)。

當地時間11月19日,伯明翰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節目《內幕人士》(Insider)採訪,宣稱澳政府正與糧食行業“積極討論”是否就大麥貿易爭端將中國告上世貿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當主持人戴維·斯皮爾斯(David Speers)追問是否認爲“中國在經濟脅迫”時,伯明翰沒有給出明確回答,只表示他不想讓“局勢升級”。

緊接着,伯明翰在談話中一方面稱讚中國經濟崛起“受人歡迎”,並稱中國在其他方面也“變得更加自信”;另一方面,他又妄稱,澳大利亞希望看到的是“這種自信能夠轉化爲善,轉化爲與世界其它地區的接觸,有助於推動而非阻礙經濟增長”。

ABC:澳政府計劃到WTO告中國

今年5月,中國宣佈將從5月19日起,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徵收73.6%反傾銷稅、6.9%反補貼稅,徵收期限爲五年。澳大利亞三個月後對此提出申訴,要求中國複審對澳大麥“雙反”關稅。有澳政府消息人士此前向路透社透露,中方已經拒絕了澳大利亞政府提出的複審申請。

澳反對派:事情本不該發展到這一步

ABC在報道中稱,隨着中澳關係緊張,澳大利亞葡萄酒、木材、牛肉和龍蝦等多個產業接連遭遇重大挫折。中方決定治理澳進口葡萄酒傾銷問題,對澳大利亞年營業額12億澳元(約合人民幣58.3億元)的行業造成了沉重打擊。

在接受採訪時,儘管伯明翰表示向世貿組織申訴是解決大麥等貿易問題的下一步,但他也坦承,對於貿易衝突升級是否是正確的做法,該行業本身存在分歧。“坦率地說,有不同的觀點。但總體而言,澳大利亞支持基於規則的國際貿易體系。”

澳大利亞影子貿易部長傑森·克萊爾(Jason Clare)則聲稱,工黨支持澳政府準備將中國告上世貿組織,但這不意味着他們認爲莫里森政府擺脫了“談判困境”。

克萊爾稱:“(莫里森)總理表示,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需要進行坦率的討論,我想知道他到底採取了什麼行動。事情真的不應該發展到這種地步。這應該沒有那麼難,應該能夠通過電話或面對面的交流來解決。”

克萊爾還抨擊了莫里森政府的對華外交,稱前幾任澳總理都可以保持澳大利亞與中國之間的溝通渠道暢通。“(前總理)鮑勃·霍克、約翰·霍華德都會這麼做,那麼莫里森也應該這麼做。”

另據澳大利亞新聞網(news.com.au)報道,澳大利亞財長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也在當天出面迴應此事。在被問及中方採取反傾銷措施的做法是否等同於“經濟脅迫”時,他也拒絕置評,只表示會盡其所能“不讓事態升級”。

弗萊登伯格對記者表示:“我們不會讓這一貿易挑戰升級。我們要做的是,盡我們所能證明我們爲什麼應該繼續與中國進行貿易,無論是葡萄酒、大麥還是煤炭……這是一種符合中國和澳大利亞利益的互利關係。”

莫里森警告,澳大利亞未來還會面臨更多挑戰

澳總理莫里森29日在ABC早間電臺的採訪中承認,中澳關係令人擔憂,澳大利亞正處於一個“困難時期”,並且未來還將面臨更多的經濟挑戰。

“這是一個困難的時期,存在緊張關係……澳大利亞對此並不陌生。”莫里森以上世紀70年代歐洲共同市場的問題和後來的資源泡沫破裂爲例,說明澳大利亞曾經經受住了種種挑戰。

莫里森警告:未來還有更多挑戰

他還警告,在新冠疫情徹底解決前,世界處於一個失常的、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全球競爭帶來的更多破壞,(澳大利亞)還將面臨更多的經濟挑戰。

在講話中,莫里森並未直接提到緊張的中澳關係,但他做出承諾,即政府“將盡一切努力”嘗試與中方解決貿易問題,並與歐盟和英國簽署新的貿易協議。

儘管莫里森稱,自他上臺以來一直在推動貿易多元化戰略,但《悉尼先驅晨報》援引官方數據顯示,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澳大利亞最大貿易伙伴。去年10月,澳大利亞出口商品總值的42%流向中國,第二大市場日本僅佔比11%。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曾明確指出,澳方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主動挑起挑釁性、對抗性行動,是造成當前中澳關係困難局面的根本原因。

關於中澳兩國間貿易的問題,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27日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外國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國際慣例,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任的行爲。

趙立堅強調,相互尊重是各國間開展務實合作的基礎和前提。澳方應切實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則處理兩國關係,多做有利於增進中澳互信、符合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精神的事,爲兩國務實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中國對澳葡萄酒出手 澳學者:中方"這一課"將響徹全球

中國商務部27日發佈公告,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中國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決定自本月28日起採用保證金形式對相關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價值數十億澳元的澳中貿易紛爭進入危機四伏的新領域。”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27日這樣評論。澳最大上市釀酒企業富邑葡萄酒產業有限公司當天的股價應聲下跌,降幅超過11%。澳貿易部長伯明翰抱怨中方裁決“極不公平”,並聲稱這背後可能出於其他目的。中國商務部27日強調,這是嚴格按照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世貿組織規則進行調查後作出的初步裁定。

保證金比率爲107.1%至212.1%

今年8月,中方決定對澳葡萄酒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調查範圍是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進口葡萄酒。商務部27日的消息顯示,針對各企業收取的保證金比率不同,被抽樣公司和其他配合調查企業的比率範圍在107.1%至169.3%之間,其他澳公司的比率則爲212.1%。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認爲,保證金的作用相當於“關稅”。“中國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然而現在,來自歐洲等地的主要競爭對手已經有了100%至200%的稅率優勢,這令我們的競爭力變得非常困難。”澳葡萄與葡萄酒協會首席執行官巴塔格林說。

《悉尼先驅晨報》稱,儘管這只是初步裁定,而且根據最終調查結果,進口經營者繳納的保證金存在退回的可能性,但澳業內人士普遍認爲,這項措施將對葡萄酒生產商造成“嚴重影響”。一名上海進口商稱,將暫停進口澳葡萄酒至少3個月,因爲保證金數額令經營無法維繫。

巴塔格林稱,由於自本月早些時候中國海關加強了檢測和審查程序,現在全中國的港口已經堆積數百個澳葡萄酒集裝箱,他尚未聽說近期有哪個澳葡萄酒產品得以清關。“我從不記得哪一年像今年這樣,這是我們在如此重要的市場上面臨的最大挑戰。”巴塔格林說。美國彭博社稱,從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價值12億澳元的葡萄酒進入中國市場,佔出口總額約40%,排名第二的美國市場進口約4.3億澳元的澳葡萄酒。

27日,莫里森政府與葡萄酒行業舉行緊急會議,討論如何應對。中方表示,各利害關係方可在10天內向調查機關提交書面評論意見。澳貿易部長伯明翰27日形容,本國葡萄酒產業將受到“致命打擊”,中方裁決“極不公平、不合理、不正當”,澳大利亞將尋求世貿組織介入。他聲稱,中方接連對澳大利亞產品實施制裁,令人懷疑背後有其他目的,即中國利用經濟壓力來迫使澳大利亞改變對華爲、外國干涉、國家安全等問題的立場。《悉尼先驅晨報》說,這是伯明翰作出的“最強硬表態”。

澳農業部長利特普勞德27日否認有關傾銷的說法,並稱澳葡萄酒因其高品質“在中國和全球範圍受到歡迎”。他強調,堪培拉“不會屈服”。彭博社引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員布拉克斯蘭的話說,中國政府的最新行動表明其下定決心要給澳方“上一課”,且“這一課”將響徹全球。

令人迷惑的“愉快共存”

在27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提問中方的最新舉措是否與中澳關係趨於緊張有關。發言人趙立堅對此表示,中方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外國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的行爲。“中澳之間確實存在一些貿易問題,但均屬於正常範疇,不存在澳媒炒作的中國發動貿易戰的情況。”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於鐳27日對《環球時報》說。

路透社27日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2019年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總額高達1040億美元(雙邊貿易額大約1580億美元),斷絕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將損害澳經濟,後者的牛肉、大麥、煤炭出口近來已遭受嚴重影響,而中國可以輕易找到可替代的供應來源。截至目前,作爲澳最大規模出口產品之一的鐵礦石尚未受影響,液化天然氣亦是如此。

對於中澳之間的貿易摩擦,西方媒體一貫將其與兩國外交關係緊張聯繫在一起,將中方的正當舉措稱爲“懲罰性”措施。路透社27日列出兩國矛盾“時間表”,稱2018年由於澳大利亞成爲首個公開禁止華爲參與5G網絡建設的國家而導致與中國關係惡化,今年,堪培拉要求對新冠病毒起源開展調查加劇了關係緊張,此後,雙方進行“針鋒相對的報復活動”,包括澳突然搜查中國記者在澳住所、從中國撤出部分記者,以及中方對澳出口產品實施一系列限制措施等。

本週一,莫里森轉變調子說要與中國“愉快共存”,並強調在與美國的“持久聯盟”和與中國的“開放、透明和互利關係”之間,澳大利亞不應該被動做出選擇。香港《南華早報》26日說,一些分析人士認爲,這樣的表態說明澳方試圖在兩頭下注,“不夠真誠”,但也有人表示,這將有助於修復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悉尼科技大選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羅震認爲其講話中的雙重含義、尤其是再次強調澳美同盟關係的表述“令人迷惑”。

澳前外長鮑勃·卡爾日前對媒體表示,在沒有首先告訴北京的情況下要求調查新冠病毒起源,以及將“反華狂熱分子”納入堪培拉的澳中關係國家基金會,都是澳政府做出的反華姿態。他認爲,鑑於澳曾在對華交往中摒棄“外交”做法,莫里森做出的“更放鬆表態”值得歡迎,“這抓住了將對華關係視爲一種不可替代的經濟機遇的現實”。

堪培拉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於鐳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儘管澳大利亞目前的經濟形勢非常不理想,但其國內的政治格局沒有出現明顯變化,主流社會依然認爲要配合美國遏制中國。他表示,澳大利亞要爭取中國市場,必須拿出切實行動,“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要區分開來,但兩國政治關係的改善肯定有利於深化經貿領域的合作”。“希望澳方多做有利於中澳互信與合作、符合中澳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精神的事,爲推動中澳關係重回正軌提供條件。”趙立堅27日表示。

澳大利亞戰略顧問凱蒂·豪近日在美國《外交學者》網站撰文稱,2012年澳中建交40週年時,澳大利亞首任駐華大使斯蒂芬·菲茨傑拉德曾深入思考兩國關係增長潛力。他表示,澳大利亞需要將對華關係的視線投向經濟之外,以發展一種多層面的雙邊關係。“這將有助於得到我們需要的通道和清晰的聲音,”他當時說,“那是一種成熟關係應有的樣子,一種良好的政治關係將取決於保持那種交往強度。”然而,2020年澳政府一直沒有能力發展這樣的對華關係。莫里森政府僅關注對華關係的經濟層面,這跟澳和其他地區夥伴之間的關係形成鮮明對照,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對華出口。

在鮑勃·卡爾看來,堪培拉需要在外交領域付出“巨大努力”才能恢復與中國的關係,並且需要化解雙方過去幾年來的“摩擦和失控的言論”。凱蒂·豪認爲,拜登當選美國總統爲重啓中美和中澳關係提供機遇,但對澳決策者、經濟學家和出口商來說,同時與中美保持穩固關係將繼續是一個長期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