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最具發展潛力城市:2023

文:任澤平團隊

導讀

城市是現代經濟社會活動的中心,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社會資源,國家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體現爲城市或城市集羣之間的競爭。40多年改革開放帶動中國城市化快速推進,中國城市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很多城市快速崛起,也有一些城市逐漸衰落或相對衰落。

按照人隨產業走、產業決定城市興衰等基本邏輯,我們在《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23》研究報告中對全國除港澳臺外的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發展潛力進行客觀排名,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南京、蘇州、武漢、重慶位居前10名。

從排名變動來看,南京超越蘇州位居第七,南京近年來通過加大高技術投入力度、不斷招才引智、積極開放交流等,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城市發展,而蘇州的發展韌性仍較強。

摘要

NO1.北京: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1)北京集政治中心、創新中心、金融中心、國際交流中心、文化中心等優勢於一身,未來將聚焦於發展首都核心功能。2)北京三產比重達到84%,金融、總部經濟和科技創新成爲三大名片。3)北京嚴控人口規模擡升生活成本、影響城市活力,但引導人口布局優化也有助於城市高質量發展;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存。4)未來,北京將建設成爲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引領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爲全國第一個減量發展城市,北京將從粗獷型擴張到精細化調整轉型。

NO2.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來媲美紐約。1)上海已基本建成國際經濟中心,隨着中國經濟的騰飛,未來有望媲美紐約,成爲主要的全球經濟金融中心。2)上海以汽車、電子、金融爲支柱,並培育了一批優秀的互聯網企業。3)上海城市規劃滯後,控人口降低城市活力,近年結構性放寬落戶條件,引進高學歷人才。4)未來,上海將繼續堅持開放,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帶動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羣。

NO3.深圳:乘改革開放之風、造創新活力之都。1)深圳乘改革開放之風騰飛,從1979年人均GDP僅爲香港1/11到2018年GDP超過香港,成爲活力四射的一線城市。2)深圳是引領全國的創新創意大都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爲支柱產業。3)深圳仍面臨着發展空間不足、重點產業發展受限、產業發展缺乏基礎研究支撐等問題。4)未來,深圳將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參與全球分工與合作,打造全球創新創意之都。

NO4.廣州:廣東省的排頭兵,省製造業的中堅力量。1)廣州由華南中心升級爲國家中心城市,GDP由1978年的全國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國第三,之後被深圳超越。2)汽車製造業、電子產品製造業和石油化工製造業是廣州的三大工業支柱產業。3)廣州存在創新能力弱、金融業發展不足的問題,廣州政府積極出臺一系列政策,積極引導金融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4)廣州將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參與全球分工與合作,建設活力全球城市。

NO5.杭州:民營經濟的“大本營”、全國領先的“數智城市”。1)杭州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居長三角第一。2)民營經濟和數字經濟是杭州的“金名片”。3)杭州產業佈局逐步完善,製造業與服務業各具特色,積極完善軌道交通建設。4)未來杭州將推動更高水平開放,打造面向世界的創新高地。

NO6.成都:新一線龍頭,西部經濟高地。1)成都2022年GDP超2萬億,佔四川省的36.7%,連續8年在新一線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一。2)電子爲支柱產業;擁有中西部地區數量最多、種類最齊全的金融機構資源。3)成都與重慶作爲西南雙雄,存在廣泛的競合關係,汽車和電子產業發展競爭與合作並存。4)成都將全面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並攜手重慶,合力打造西部經濟高地。

NO7.南京:六朝古都煥發新活力,打造“創新名城”。1)因地理和歷史因素,南京是江蘇和安徽之間的紐帶,2022年人均GDP位居十大城市第五。2)南京以汽車、鋼鐵、電子、石化爲支柱,積極培育新興產業。3)長三角地區經濟強市雲集,與杭蘇錫常等發達地市相比,南京輻射能力有限,人口集聚能力減弱。4)南京未來將以“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爲城市發展願景,攜手長三角各城市打造世界級城市羣。

NO8.蘇州:最強地級市,從“世界工廠”發展爲“創新高地”。1)蘇州先後經歷鄉鎮工業崛起、外向型經濟騰飛、開放型創新經濟等發展階段,成爲地級市的“天花板”。2)蘇州是“全球工業大市”,工業總產值僅低於深圳。3)蘇州存在教育、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4)未來蘇州將發揮長三角城市羣重要中心城市作用,爲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羣貢獻力量。

NO9.武漢: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1)武漢基本處於中國主要經濟帶的地理中心,2022年人均GDP近14萬元,雄踞中部地區首位。2)從“鋼城”到“車都”、“光谷”,目前武漢擁有鋼鐵及深加工、汽車、信息技術、醫藥等完整工業體系。3)武漢民營經濟佔比相對較低,民營經濟活力不足。4)未來,武漢將挺起長江經濟帶脊樑,在全球範圍內建設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

NO10.重慶:西南雙核之一,大重慶與小重慶。1)大重慶經濟總量超2.9萬億,小重慶人均GDP約10.5萬元,與成都相當。2)重慶以汽車和電子爲支柱,二者佔工業總產值比重約40%,並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3)重慶仍面臨科技創新實力不強的問題,應加速科技與產業融合,積極推動產業協調發展。4)重慶將加強發揮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作用,攜手成都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

目錄

1 北京: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

2 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來媲美紐約

3 深圳:乘改革開放之風、造創新活力之都

4 廣州:廣東省的排頭兵,省製造業的中堅力量

5 杭州:民營經濟的“大本營”、全國領先的“數智城市”

6 成都:新一線龍頭、西部經濟高地

7 南京:六朝古都煥發新活力,打造“創新名城”

8 蘇州:最強地級市,從“世界工廠”發展爲“創新高地”

9 武漢: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

10 重慶:西南雙核之一,大重慶與小重慶

正文

1 北京: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

北京集政治中心、創新中心、金融中心、國際交流中心、文化中心等優勢於一身,未來北京將聚焦於發展首都核心功能。2016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指出,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在北京功能定位發生變化的同時,2012年北京正式提出將通州建設爲“城市副中心”、2017年提出設立雄安新區,北京非首都功能承載地逐漸建設,北京更加專注於發展首都核心功能。

2022年北京GDP超4.1萬億,僅低於上海,全國第二。交通區位方面,北京是中國鐵路網的中心,京九鐵路、京滬鐵路和京哈鐵路等連通全國;目前,北京航空“雙樞紐”格局初步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過一億人次;北京是中國第一個開通地鐵的城市,截至2023年8月,北京城市軌道交通運用里程達807公里,居全國第二。北京是全國教育醫療水平最高的城市:聚集了全國數量最多的重點大學,其中有8所985,18所211,擁有55家三甲醫院。

北京從工業城市逐步發展爲服務經濟城市,三產比重達到84%,金融、總部經濟和科技創新成爲三大名片。建國初期,北京定位於工業城市,2022年北京第三產業比重達到83.9%,全國最高。當前,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是北京的支柱產業,增加值合計佔GDP比例超過46%。金融爲北京第一支柱產業,是對北京經濟增長拉動最大,財政增收貢獻最多的產業,2022年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近20%,佔比接近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北京是國家金融管理中心,不僅有金融監管部門——“一行一局一會”,還有三大政策性銀行總部、中農工建等大型商業銀行總部、四大資管公司總部等,2021年北交所成立繼續完善北京多層次的金融管理體系建設。北京科技創新優勢突出,科研院校和研究所集聚,根據2022年中關村論壇會議發佈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排名,北京總和排名全國第1、世界第3。2022年北京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值超過50%。

北京嚴控人口規模擡升生活成本、影響城市活力,但引導人口布局優化也有助於城市高質量發展;受益於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周邊地區功能定位不斷強化、交通聯繫日益緊密,但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存。2013年以來,北京市加強人口調控,提出以水定人、以房管人、以證管人、以業控人,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量由正轉負,此後人口幾乎0增長。控人政策擠出低收入人羣,減少了生活性服務業從業者數量,進而擡升生活成本,還會減少適齡勞動力佔比,加劇老齡化趨勢,影響城市活力。但引導人口布局優化也有助於城市高質量發展,近年,北京通過疏解產業、引導人口布局優化,形成“多中心”發展格局,打造了包括懷柔科學城、北京自貿區等一批新的經濟增長極。京津冀交通領域一體化逐漸發展,截至2022年底,京津冀三省市鐵路營業里程已達1.1萬公里,其中高鐵覆蓋京津冀所有地級市,交通聯繫日益緊密;產業方面,津冀地區持續承接北京溢出產業,近十年來,北京輸出到津冀的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超過2200億元。但北京與津廊兩市更爲緊密,而唐山、石家莊、保定、邯鄲等城市,較難受到核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存,京津冀高質量協同有待更大範圍的發展。

未來,北京將建設成爲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並且作爲核心引擎,引領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爲全國第一個減量發展城市,北京將從粗獷型擴張到精細化調整轉型。北京“十四五”規劃提出大力加強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及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未來將建成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之都。同時,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翼齊飛,增強與天津、河北聯動,構建現代化都市圈,建設以首都爲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羣。

2 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來媲美紐約

上海已基本建成國際經濟中心,隨着中國經濟的騰飛,未來有望媲美紐約,成爲主要的全球經濟金融中心。19世紀中期通江達海、地理位置優越的上海開埠;20世紀初成爲遠東第一大城市、中國金融中心,被譽爲“東方巴黎”。1990年,中央作出“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決策;爲了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加快人民幣自由兌換進程,2013年上海自貿區成立。上海“十四五”規劃提出,目前上海已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2022年上海GDP爲4.5萬億,全國第一。2023年1月-7月,上海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261家,同比增長50.6%,截至2022年底累計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891家,是我國內地跨國公司總部最爲集中的城市。交通方面,2022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超4730萬標準箱,連續13年蟬聯全球第一。教育醫療方面,上海擁有4所985,6所211,32家三甲醫院。

上海以汽車、電子、金融爲支柱,並培育了一批優秀的互聯網企業。建國以來上海產業結構經歷數次調整,1956年從以輕紡工業爲主向綜合型工業轉變;1992年抓住浦東開發的歷史機遇,上海吸引大量外國銀行、跨國集團和合資企業入駐,產業結構從“二、三、一”向“三、二、一”轉型;21世紀重點發展金融、商貿等第三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當前,汽車製造業、電子信息製造業及金融業是上海三大支柱產業,其中,2022年電子信息和汽車製造業總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4.2%,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19.3%。

第一,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最完備的城市之一,2022年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2933萬億元,全市持牌金融機構1736家。上海本土誕生了浦發銀行、交通銀行、太平人壽等大型金融機構。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上海已從2007年首次發佈時的全球第24位,躍升至現在的第3位。第二,上海是六大汽車基地之一,2022年上海汽車產量302萬輛,全國佔比11.5%、全國第2。第三,上海集成電路產業供應鏈完備、規模全國領先,佔全國比重超22%。芯片製造強企中芯國際、華虹集團總部均坐落於上海,支撐其強大的芯片製造實力。近年,上海一批優秀的互聯網企業逐漸崛起,比如電子商務平臺拼多多、視頻平臺嗶哩嗶哩等,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綜合實力指數(2022)》,上海上榜企業18家,數量僅低於北京。

上海城市規劃滯後,控人口降低城市活力,近年結構性放寬落戶條件,引進高學歷人才。第一,上海過去實際人口增長超過了政府規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能滿足市民需求。比如,上海都市區的軌道交通運營里長約831公里,路網密度約0.67公里/平方公里,遠低於紐約、東京等城市。第二,上海“2035規劃”提出要嚴控常住人口規模,至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左右。2022年上海常住人口2475.9萬人,相比於2021年減少約13.5萬人,按此規劃,上海未來常住人口增量有限。近年,上海結構性放寬落戶條件,引進高學歷年輕人才,有助於緩解戶籍人口老齡化問題、優化人口結構、增強城市活力。上海市2021年新版《上海市引進人才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辦法》將人才引進落戶通道由16個增加到18個,落戶通道明顯放寬;在21年底放寬五大新城和自貿區的落戶政策,本地應屆研究生可直接落戶;2023年,上海更新了投靠落戶政策,修改了“關於子女投靠”政策的部分,刪除了符合計劃生育必要條件的限制,降低了投靠落戶的門檻,激勵和吸引年輕外來人才落戶上海。

未來,上海將繼續堅持開放,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帶動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羣。根據上海“十四五”規劃,到2035年基本建成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海將堅持開放包容,充分發揮服務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和“一帶一路”建設橋頭堡的作用,帶動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羣。

3 深圳:乘改革開放之風、造創新活力之都

深圳乘改革開放之風騰飛,從1979年人均GDP僅爲香港1/11的小漁村到2018年GDP超過香港成爲活力四射的一線城市;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近60萬,居全國之首。1979年深圳人均GDP僅606元,僅爲一河之隔香港的1/11,得益於改革開放,1979年深圳被確定爲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此後進入快速增長的13年,GDP年均複合增速近50%,遠高於同期全國和全省的增速,創造了“深圳速度”。2014年深圳獲批首個以城市爲基本單位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面打造創新型城市。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深圳要發揮作爲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2022年深圳GDP超3.2萬億,居全國第三,僅低於上海和北京;常住人口1766萬,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超60萬,居全國之首;並且人口結構非常年輕,15-59歲人口占比79.5%,在重點城市中排第一。與廈門、珠海、汕頭等經濟特區相比,深圳一枝獨秀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毗鄰經濟發達的中國香港,初期可以便捷地接受香港及境外的投資和產業轉移;二是發展初期一窮二白,不受舊有體系的羈絆;三是深化改革堅持創新,緊跟時代不斷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

深圳是引領全國的創新創意大都市,戰略新興產業爲支柱產業,2022年增加值佔GDP比重超41%。改革開放初期,深圳以來料加工、來料裝配、來樣加工和補償貿易爲主,初步實現從第一產業到第二產業的轉變;1990年代深圳憑藉地緣優勢承接國際產業梯度轉移,以電子和計算機爲龍頭的高科技企業及配套產業集羣開始迅速發展;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深圳的政策優勢有所減弱,面臨金融業和製造業流失的困境,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昔日的“製造工廠”邁向“硬件硅谷”、“創新之城”。目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爲深圳的支柱產業。截至2022年,深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2.3萬家,華爲、中興、騰訊、比亞迪等科技巨頭就坐落深圳。

深圳仍面臨着發展空間不足、重點產業發展受限、產業發展缺乏基礎研究支撐等問題。第一,伴隨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不斷髮展,深圳人口增速加快,狹小的空間難以提供優質的生活圈。空間不足也阻礙了深圳重點產業發展,2022年深圳出臺《關於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政策文件,規劃建設20個先進製造業園區,總面積僅300平方公里左右的空間略顯侷促。第二,深圳作爲中國明確提出建設的三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之一,在產業發展方面相比於北京、上海,缺乏基礎研究和產業共性研究支撐。深圳重點發展涵蓋信息科學、材料醫學、航天科學等學科在內的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和8個未來產業集羣,然而近九成的科研人員、經費和成果都在企業,缺乏研究型大學和科研機構對基礎研究和產業共性研究的支持。

未來,深圳將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參與全球分工與合作,打造全球創新創意之都。深圳“十四五”規劃提出,不斷增強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核心引擎功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富有活力、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年輕活力、銳意改革、開放創新的深圳將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參與全球分工與合作,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的創新型城市,到2035年實現在經濟總量上再造一個“深圳”。

4 廣州:廣東省的排頭兵,省製造業的中堅力量

廣州由華南中心升級爲國家中心城市,GDP由1978年的全國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國第三,之後被深圳超越。改革開放初期,廣州GDP全國第八,不僅低於北京、上海,也低於武漢和瀋陽等城市。得益於改革開放,廣州先試先行、積極實踐。1989年GDP躍居全國第三,僅低於北京和上海。2010年,廣州獲批國家中心城市,從華南中心城市變爲國家中心城市,城市定位升級。1989-2015年的27年間,廣州GDP穩居全國第三,奠定了其作爲一線城市的基礎。此後廣州被深圳超越,成爲經濟總量第4的城市。

2022年廣州GDP約2.9萬億,全國第五;人均GDP約15.3萬元,省內排名第3、十大城市中排名第10。人口方面,廣州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近55萬,全國第二,僅低於深圳;教育方面,廣州有廣東省超50%的高校,在校大學生總數超165萬人,數量居全國第一。

產業發展方面,廣州商業氛圍濃厚、是全省製造業的中堅力量。廣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重要的商業中心之一,服務經濟氣氛濃厚。2022年廣州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達到71.5%,低於北京、上海,高於深圳。當前,汽車製造業、電子產品製造業和石油化工製造業是廣州的三大工業支柱產業,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一半。具體看,廣州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2022年汽車產量爲310萬輛,佔廣州省的近七成,佔全國汽車產量的11%,連續4年居全國首位。其中2023年廣汽集團名列世界500強第165名,較2022年上升了21名,創歷史最好成績。

與其他一線城市相比,廣州存在創新能力弱、金融業發展不足的問題,爲此,廣州政府積極出臺一系列政策,積極引導金融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提高金融在資源配置中的效率。第一,近年廣州R&D經費支出佔GDP比重2%-3%,2022年爲3.1%,北上深分別爲6.8%、4.4%、5.5%,且每萬人發明專利授權量也是一線城市最低。第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資源配置的樞紐,廣州2022年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例爲9.2%,遠低於北上深的19.7%、19.3%、15.9%。第三,爲提升廣州科技創新水平,構建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廣州市政府近年來積極出臺政策,2023年10月,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四部門印發《廣州市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的若干措施》,推出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的13條舉措,旨在精準“滴灌”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提高金融的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廣州將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參與全球分工與合作,建設活力全球城市。廣州“十四五規劃”對廣州的定位是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科技教育文化醫療中心,廣州的發展目標是建成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國際大都市,未來廣州將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推動與港澳全面深度融合。

5 杭州:民營經濟的“大本營”、全國領先的“數智城市”

杭州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居長三角第一。改革開放後,依託鐵路以及上海在進出後貿易方面的帶動,杭州輕工業發展迅速,民營經濟活躍。2000年杭州開始大規模城市改造,大量資金流向杭州,推升杭州房價步入全國第一梯隊。但由於杭州房價上漲過快,加之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杭州房價一直陰跌至2015年低谷。隨着阿里巴巴、本站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爲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2016年G20峰會後,杭州的國際化水平和影響力大幅提升。2016-2022年,杭州經濟增長超65%,位列十大城市第三,僅小幅低於深圳。2022年杭州GDP約1.9萬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萬,全國第4,絕對購買能力強。從上市公司數量看,A+H股上市公司杭州有215個,全國第四,僅低於北上深。近五年杭州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爲長三角第一。

民營經濟和數字經濟是杭州的“金名片”。改革開放初期,杭州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1990年代,由工業開始向高新科技產業、服務業轉型。2022年三產佔比達68%,位列全國前10。杭州是我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之一,2022年民營經濟佔GDP比重達61%,彙集了包括阿里巴巴、吉利控股、傳化集團、本站等一批優秀的民營企業。根據全國工商聯公佈的“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杭州42家企業上榜,佔比8.4%,已連續21年位列全國和全省第一。杭州數字經濟發展全國領先,大批互聯網經濟體紮根於杭州,2022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5076億元,佔GDP的27.1%,“十四五”規劃提出繼續鞏固和壯大數字經濟產業,領跑行業。

杭州產業佈局逐步完善,製造業與服務業各具特色,積極完善軌道交通建設。第一,在過去的發展中,杭州的強項主要集中在傳統制造業、互聯網等少數領域,在金融、文創、智能硬件、生物科技等領域與北上廣深存在較大差距。爲此,杭州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製造業、文旅產業,逐步形成以文化、旅遊休閒、金融服務、生命健康、高端裝備製造爲支柱的產業體系。第二,過去杭州存在着軌道交通建設落後的問題,整體軌道交通密度較低,爲624公里/萬平,低於一線城市,且低於成都、長沙等二線城市,目前,杭州正積極佈局和完善軌道交通網絡,杭州在“十四五”期間投資950億元,運營里程達516公里,里程排名晉升至全國第6位。

杭州將推動更高水平開放,打造面向世界的創新高地。根據《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杭州定位爲長江三角洲區域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和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國際文化旅遊休閒中心,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杭州“十四五規劃”提出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城市,全面推進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建設,激發各類資源要素活力;率先以數字變革推進創新驅動發展,進入創新型城市前列。

6 成都:新一線龍頭、西部經濟高地

成都2022年GDP超2萬億,佔四川省的36.7%;連續8年位居新一線城市之首。成都是古蜀文明發祥地,漢爲五大都會之一,唐爲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會。改革開放初期,成都通過與首輪開放的沿海地區合作,實現了借道而行、拼船出海。

2022年GDP超2萬億,佔四川省的36.7%;人均GDP達9.8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萬元,絕對購買能力領跑西南。2022年成都常住人口2127萬人,是全國唯一常住人口超過兩千萬的省會城市。交通區位方面,成都是“陸上絲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中間連接點和樞紐,擁有亞洲最大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是我國第四大航空樞紐,是國內繼上海、北京後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2022年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旅客吞吐量3109.2萬人次,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一。教育醫療方面,成都集聚全省50%以上的本科院校,擁有2所985和5所211,大學生和三甲醫院數量均爲西南第一。與同爲“西南雙核”的重慶相比,成都的優勢在於居民收入、消費水平高,科教實力強。

電子爲支柱產業,佔工業總產值的62%;擁有中西部地區數量最多、種類最齊全的金融機構資源。從產業發展看,新中國成立後,出於國防需要,成都是重點建設的工業基地之一。改革開放前夕,成都已擁有較爲完善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具有機械、冶金、化工、電子、輕紡等多種工業,主要以重工業爲主,佔GDP近60%。2022年成都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分別爲30.67%、66.4%。當前成都電子信息爲支柱產業,成都是全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是“中國軟件名城”之一,2022年成都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1.2萬億元。此外,成都擁有中西部地區數量最多、種類最齊全的金融機構。2023年3月,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併發布“第3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成都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第44,位居西部第1。

成都與重慶作爲西南雙雄,存在廣泛的競合關係,汽車和電子產業競爭與合作並存。隨着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流動顯著加快,成渝雙城間的聯繫將空前緊密,競爭也更加錯綜複雜。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成都主要在集成電路、軟件研發等方面有優勢,重慶則是全球重要的計算機整機、手機生產基地。2022年,成渝電子信息先進製造集羣入圍國家級先進製造集羣,全年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製造集羣規模達1.68萬億元,佔全國比重近11%,成爲全球前十電子信息製造聚集地。在汽車產業方面,重慶作爲全國六大汽車基地之一,目前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而成都作爲後起之秀,目前已引進一汽大衆、吉利、沃爾沃等優秀的整車企業。

成都將全面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並攜手重慶,合力打造西部經濟高地。根據成都“十四五規劃”,未來成都將建成泛歐泛亞區域性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文化中心;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都作爲西南雙核之一,其定位是經濟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國際門戶樞紐。未來成都將繼續發揮在西部大開發新格局中的引領作用,成爲“一帶一路”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加速推進開放合作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同時全面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並攜手重慶,合力打造西部經濟高地,共築雙城經濟圈。

7 南京:六朝古都煥發新活力,打造“創新名城”

因地理和歷史因素,南京是江蘇和安徽之間的紐帶,2022年人均GDP位居十大城市第五。南京有着2400多年建城史,曾是六朝古都,歷史上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作爲江蘇省會,南京並未處於中心位置。南京主要轄區直接與安徽接壤,自南往北依次是宣城、馬鞍山、滁州,不少安徽人來到南京就業。南京對安徽東部影響力巨大,已經超過了安徽省的省會合肥。在歷史和地理因素的作用下,南京始終是江蘇和安徽兩省之間的一個紐帶。

2022年南京GDP近1.7萬億,人均GDP爲17.9萬元,位居十大城市第五,低於北京、蘇州、深圳、上海;常住人口949萬人,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13.3萬人,江蘇省第二。交通方面,南京高鐵網輻射全國6個方向,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爲江蘇兩大樞紐機場之一,南京港是國內最大的內河港口、吞吐量省內港口第二。教育方面,文化底蘊豐富,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南京目前擁有2所985,8所211,大學生在讀超90萬人,十大城市中位居第七。

南京以汽車、鋼鐵、電子、石化爲支柱,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改革開放初期,熊貓電視機、金城摩托、南汽依維柯、同創電腦等產品,不斷走到國內同行的前列。改革開放後,南京將產業結構調整作爲主要任務,大力發展第三產業,1979-2022年第二產業佔比從68%降至36%,第三產業佔比升至62%,全省最高。目前,南京大力實施產業強市戰略,形成了汽車、鋼鐵、電子信息製造業和石化新材料四大支柱產業,代表公司有南京汽車集團、南鋼股份、熊貓電子、揚子石化等南京重視鞏固提升四大支柱產業的同時,強調培育新興產業,加快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制定出臺了《南京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2—2024 年)》,2022年推動實施智改數轉項目2896個,到2024年底,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全面實施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由於長三角地區經濟強市雲集,與杭蘇錫常等發達地市相比,南京輻射能力有限,近期人口集聚能力明顯減弱。長三角城市羣是我國經濟規模最大、人口最爲集中的區域,強市雲集。在經濟方面,上海、蘇州、杭州GDP高於南京,無錫、寧波也呈奮起直追之勢。在產業方面,各個城市產業實力大多不俗,形成了具備各自特色的產業體系。在人口方面,南京市“十四五”規劃指出目標常住人口破千萬,2022年南京人口949.1萬,較2021年增加6.8萬左右,距離目標還差50萬左右,考慮2021-2022年增加7萬人左右,疊加少子化及搶人競爭激烈,實現目標仍有一定難度。

南京未來將以“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爲城市發展願景,攜手長三角各城市打造世界級城市羣。根據《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年)》草案,“創新名城”即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立足南京科教資源優勢,進一步塑造城市競爭力,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即立足南京生態人文優勢,豐富拓展美麗中國建設的南京實踐,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風範的美麗古都。《長江三角洲城市羣發展規劃》指出發揮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進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等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羣。

8 蘇州:最強地級市,從“世界工廠”發展爲“創新高地”

蘇州先後經歷鄉鎮工業崛起、外向型經濟騰飛、開放型創新經濟等發展階段,成爲地級市的“天花板”。蘇州自古經濟繁榮,春秋吳國時,蘇州是政治、經濟中心;秦漢時被稱爲“江東第一都會”;南宋時蘇州行政級別僅次於國都杭州;明清時蘇州商品經濟發達,成爲全國經濟文化中心、第一商業都會。改革開放後,蘇州乘國內開放和國際產業轉移的東風,提出“從五湖四海走向五洲四洋”戰略,成爲“世界工廠”,確立了外向型經濟龍頭地位。2013年開始創新驅動納入蘇州規劃,發展從要素驅動轉變爲創新驅動,由低端製造向高端製造轉型。2022年蘇州GDP總量近2.4萬億,位居全國第6、地級市之首。

蘇州是“全球工業大市”,工業總產值僅低於深圳。從規上工業總產值看,2022年蘇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近4.4萬億,超越上海,以極小劣勢遜於深圳。從結構看,蘇州前五大工業產業分別爲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汽車製造業,佔比分別爲29.6%、8.9%、8%、7.1%、5.7%。具體看,2021年蘇州共有營收超百億的工業企業46家,居全省第一。“有爲政府+市場化導向”是蘇州製造業成功的秘訣;“區位優勢+歷史積澱+優化營商環境”促成蘇州製造業規模日益壯大,並且蘇州政府發展意識超前,提前佈局製造業向“智造”、“智能化”轉型、打造電子信息和裝備製造業創新集羣,推動製造業“又大又強”。蘇州也涌現出一批包括科創第一股-華興源創、全球領先高端裝備製造商-邁爲科技等在內的優秀創新型企業。

蘇州存在教育、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第一,蘇州共擁有26所普通高校,其中本科層次的僅9所,而南京、杭州分別擁有53所、40所普通高校,遠高於蘇州。其中蘇州僅1所211院校,而南京擁有211院校8所,質量上遠超蘇州。爲了持續吸引人才,蘇州引進了牛津大學、杜克大學、利物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分校區或研究所。第二,蘇州醫療資源發展相對落後。蘇州每千人擁有的牀位數是5.86,低於南京的6.75和江蘇省的6.31,醫療資源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同時蘇州執業(助理)醫師數爲3.7萬人,低於北上廣深的11.9、8.2、6.2、4.0萬人,也低於南京的3.8萬人。

未來蘇州將發揮長三角城市羣重要中心城市作用,爲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羣貢獻力量。根據《蘇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明確蘇州城市性質爲國家先進製造業基地、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羣重要中心城市。未來蘇州將繼續發揮資源優勢,助力長三角城市羣發展成爲世界級領先城市羣。

9 武漢: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

武漢基本處於中國主要經濟帶的地理中心,2022年人均GDP近14萬元,雄踞中部地區首位。歷史上,武漢一直是中部地區的軍事和商業重鎮,目前已發展成爲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改革開放前,武漢GDP一度僅次於上海、北京、天津,1978年仍位居全國第十。隨着東南沿海城市憑藉着地理優勢、國家政策在改革開放道路上加速奔進,武漢步伐明顯落後,2002年武漢GDP跌落至14位。2004年抓住中部崛起戰略的機會,武漢開始重新崛起。

2022年武漢GDP近1.9萬億元,佔湖北全省的35%,全國第八;人均GDP近14萬元,雄踞中部地區首位。區位方面,武漢處於中國主要經濟地帶的地理中心,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是國家區域發展“鑽石結構”的核心,“米”字型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還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人口方面,是中部人口最多的城市,近五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56.9萬人,長江中游城市羣排名第1,超越長沙。教育方面,武漢有84所高等院校,其中2所985,5所211;武漢有約133萬在校大學生,全國第三,僅低於廣州、鄭州。醫療方面,武漢有31家三甲醫院,是華中最大的醫療中心。

從“鋼城”到“車都”、“光谷”,目前武漢擁有鋼鐵及深加工、汽車、信息技術、醫藥等完整工業體系。改革開放後,武漢將產業結構調整作爲主要任務,削減傳統重工業產能。40年間,武漢從一個以冶金、機械、紡織三大支柱產業的老工業基地,變成擁有鋼鐵及深加工、汽車及零部件、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等完整工業體系的現代化城市。武漢是國內首個聚集法、日、美、自主四大車系、五大整車企業的城市,被譽爲“中國車都”。2022年武漢汽車產量近135萬輛,佔全省汽車產量比重約71%。產業創新上,武漢充分挖掘科教資源、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光電、生物醫藥、智聯網汽車、數字經濟、航天等新興產業。2022年,武漢規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6.3%,淨增高新技術企業超3000家、總數超1.2萬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超27%。

武漢民營經濟佔比相對較低,民營經濟活力不足,近年武漢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武漢是傳統的工業重鎮,以武鋼、東風汽車等爲代表的國企是武漢的經濟支柱,而民營經濟發展卻明顯薄弱。2022年武漢民營經濟佔GDP比重約4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3個百分點,比杭州、重慶、蘇州、成都、南京分別低20、19、10、8、5個百分點,A+H股上市公司數量76家,而杭州、南京、成都均超過100家。在沿海經濟發達省份,民企已經是科技創新的主要力量。以江蘇省爲例,2022年江蘇超過五成的GDP、六成的稅收、七成的企業研發投入和社會固定資本投資、八成的新增就業崗位、九成的高新技術產值來自民營經濟。武漢逐漸認識到民營經濟的重要性,落實“車谷科創33條”、人才強區政策“黃金十條”、中小企業突破發展政策24條等惠企政策。

未來,武漢將挺起長江經濟帶脊樑,作爲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在全球範圍內建設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根據《武漢市十四五規劃》,武漢將緊緊圍繞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總體定位,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10 重慶:西南雙核之一,大重慶與小重慶

大重慶經濟總量超2.9萬億,小重慶人均GDP約10.5萬元,略高於成都。古時重慶爲西南軍事重鎮,19世紀末被闢爲對外商埠,至此重慶開始憑藉其水陸集散的優勢不斷髮展起來,並不斷追趕四川地區的傳統中心成都。重慶多次在隸屬四川省和成爲直轄市之間變換,1997年重慶第三次成爲直轄市,也是西部唯一的直轄市。交通區位方面,重慶是長江上游地區唯一彙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城市,有着成都無可比擬的水上交通優勢;作爲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共建成了“三環十射”高速公路網和“一樞紐十一干線”鐵路網。

2022年重慶GDP總量爲2.9萬億,僅低於四個一線城市,常住人口3213萬,是人口最多的城市。由於重慶面積較大,如果選取重慶主城都市區,GDP和常住人口分別爲2.2萬億、2122.7萬人,人均GDP爲10.5萬元,規模與成都相近。2011-2022年重慶主城都市區人口占比從62%提升至66%。教育方面,重慶擁有高等院校70所,其中有1所985,1所211。醫療方面,重慶擁有三甲醫院41家,5家醫院躋身我國百強醫院。

重慶以汽車和電子爲支柱,二者佔工業總產值比重約40%,並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目前電子製造和汽車產業是重慶工業經濟的支柱,合計佔工業總產值比重約40%。具體看,重慶是全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有惠普、華碩、戴爾、索尼等品牌落戶重慶,2014年至今重慶筆電產量一直位居全球第1,2022年重慶筆電產量7411萬臺,產值連續9年全球第一。在汽車產業中,重慶有長安、東風小康等四十多家本土汽車品牌,2022年汽車產量209.2萬輛,佔全國的7.7%。近年來傳統電子和汽車製造產業市場容量趨於飽和,重慶積極尋找新的增長動能,重點打造集成電路、智能家電、新能源、機器人等33條重點產業鏈,發揮製造業優勢,實現“強鏈補鏈”。重慶市政府推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以來新增“專精特新”企業近1600家,爲歷年之最。

重慶仍面臨科技創新實力不強的問題,應加速科技與產業融合,積極推動產業協調發展。一方面,儘管目前重慶有幾十所高校,但大部分爲職業院校,一流的理工類學校屈指可數,人才輸送不足。另一方面,近年來,重慶先後啓動了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技術創新與應用等重點專項,投入經費近5.7億元,成效初顯,但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仍有差距。從全年研究與試驗(R&D)經費支出佔GDP比重看,重慶爲2.4%,小於杭州的3.9%、成都的3.5%、蘇州的3.1%。從財政科技支出佔比看,重慶爲2.0%,小於蘇州的8.9%、成都的8.4%、武漢的8.0%、杭州的7.5%、南京的6.1%。重慶應注重推動產業協調發展,加速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融合,加大對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推動產業鏈現代化,提升產業鏈的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

重慶將加強發揮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作用,攜手成都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重慶“十四五規劃”對重慶定位是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對重慶的定位是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未來,重慶將加快國際交通樞紐建設,攜手成都共同推動內陸改革開放,建設與國際接軌的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體制。